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正文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述评


  在于探讨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从哪个角度更能恰如其分地概括马克思的思想,理清马  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问题的切入点还应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灵魂  ,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  的统一,正是在“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进程中,在对理论自身不断批判、  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的学说不断走向成熟。社会与理论的互动构成马克思社  会批判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实践中把握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我们把握马克思思想真谛的现实途径。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
  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理论所独具的思想魅力。然而囿于马克  思著作之丰,内容之巨,人们对其社会批判理论特征的把握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活动基本上经历着两步回溯或还原过程:第一,从表  面现象向深层本质的回溯或还原。马克思习惯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区分出现象与  本质、表层存在与深层存在、上层建筑与基础等等,然后从本质、深层存在和基础出发  去对现象、表层存在或上层建筑作出价值学判断,说明后者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揭示其  局限性和消极方面,指出其被超越与扬弃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由一般本质向人的活动  的回溯或还原。他在做了第一步回溯或还原之后,没有停留于此,没有把这些深层的和  本质的存在或基础当作给定的和终极的实在,而是进一步揭示这些存在或基础背后更深  层的原因,从而把它们回溯或还原到人的基本活动,即劳动或实践的层面上。从人的劳  动或实践活动出发,扬弃各种社会历史存在的给定性和自在性,这是马克思全部批判意  识的基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有两个主要特点:1.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所谓科  学批判,是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科学的批判;所谓价值批判,是指站在工  人阶级立场上,以实证事实为根据,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不合理性。科学批判与价  值批判是有机统一的。2.批判与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从对现  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得出其否定性的理解。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就是揭示事物自身内  在矛盾的发展,从对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所以,这种发展本身  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因而也是一种批判。马克思是批判中包含着自我发展,发展中又体  现着批判,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总之,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既是科学的,又是彻底  的。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性论辩的特点在方法论上为我们的这一研究  提供了重要启迪。这些特点有:1.坚持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2.坚持哲  学前提和现实前提双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3.坚持多学科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4.坚  持不断扬弃和反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总之,批判性视角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  解的一个重要视角。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于其他非理论、非专门化的批判活动,这些批判往往具有  自发性、随意性,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  又是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马克思社会批判  理论的基础,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独具特色。
      四、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其他批判理论的区别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他对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是他探索人类命运的一种不懈尝  试。但西方学者在赞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片面的阐发,使马克思哲学  中固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日益走向片面与狭隘。因此,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  社会批判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
  以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把“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认  为只有抓住马克思的批判方法,才能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批判”不仅意味着对现  存学说在理论上的变革,而且还要批判地分析现存社会以导致社会的变革。但是这种理  论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而是置身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之外。  它的目的不是要维护现存社会的秩序,而是要破坏一切既定的东西,以证明它的不合理  性和不真实性。而且这种社会批判理论把人看作全部历史生活的生产者,所运用的方法  仍然是主体性原则和抽象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区别在于:1.两种批判理论由于对  社会动力结构的不同认识,使批判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不是通过  分析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说明社会的发展,而是  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归结为日益发展的文化、科学技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  因此他们以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等来取代马克思哲学的政治经济学  批判。2.两种批判理论选择了不同的革命主体。新马克思

主义流派的批判家们认为科学  技术是现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改变了马克思所处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  级的对立关系,从而使革命的主体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认为,革命的主体不是马  克思所认为的工人阶级,而是知识分子。3.这两种批判理论采取了不同的革命策略。马  克思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主要采取了暴力夺取政权的措施,而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家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时期,则采取了文化心理革命的方式。
  持批判精神学说的还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这种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列斐  弗尔,他力图把马克思的学说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在  他看来,日常生活批判就是向人们揭示:控制消费的官僚机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每个人  的经验深处,消除异化的设想必须从自我改造入手,使人们克服社会制度的网络影响,  去掉国家机器的物化和神秘性的外罩,认识到国家机器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真正起源,  以此削弱现代官僚生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日常生活批判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分  析它,就是要揭穿日常生活的虚假性,撩开异化现实的面纱。
  乍看起来,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似乎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但实际上它  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与批判精神割裂开来,片面地弘扬了批判的一面,而失去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它们以对个人的重视压倒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以主  体性的研究取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它们把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变成了一种不加区别  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最终无法逃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窠臼。这种对马克思主义  片面的曲解并不能切中当代资本主义的要害,从而使它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离  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内涵越来越远,而成为一种从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述评(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45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