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政策何以“逆转”
美国对华政策何以“逆转”
口刘建飞
内容摘要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度表现出对华友好的姿态。但进入2010年以来,中关关系却跌宕起伏,外交冲突接连不断。如何解读美国对华政策的这种“逆转”?这是奥巴马政府出于内政需要而采取的一时之策,还是战略性的调整?中美关系向何处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对华政策 逆转 未来发展
作
者 刘建飞,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091)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度表现出对华友好的姿态,谋求与中国“同舟共济”,将双边关系由布什时期的“建设性合作关系”提升为“积极合作全面关系”。甚至一些美国战略专家还提出建立一个中美共治的“两国集团”(G2)。然而,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却跌宕起伏,外交冲突接连不断。不仅如此,在中国与别国涉及重大利益的纠纷中,比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美国都是站在中国的对立面,根本不顾事情的是非曲直,甚至改变以往不介入或不公开介入的做法。那么,如何解读美国对华政策的这种“逆转”?这是奥巴马政府出于内政需要而采取的一时之策,还是战略性的调整?中美关系向何处去?能否恢复到奥巴马上台初期或布什时期那样?有无可能滑到冷战时期美苏对抗那种状况?
内政因素影响美国对华政策
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出现如此急速、大幅度的“逆转”,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国内政治因素影响的,其中以中期选举和军工利益集团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美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举。每四年一次大选,要选出新的总统和国会全部众议员以及1/3的参议员。在两次大选之间,还要有一次中期选举,选出全部众议员和1/3的参议员。中期选举往往会改变国会两院的人员构成和两党力量对比,从而影响行政部门和国会之间的关系。如果国会两院由总统所在的党即执政党控制,那么总统在施政上就会有很大的自由度;反之,总统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执政能力会大打折扣。从美国选举的历史来看,中期选举通常不利于执政党。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大选中执政党同时也成为国会两院多数党的时候,选民出于权力平衡的理念,更倾向于将选票投给在野党。
2008年大选后,民主党继续控制着国会两院,这为奥巴马推行“新政”创造了很好的政治条件。然而,奥巴马上台一年多来,虽然在内政外交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美国老百姓并不满意。在各种民意调查中,奥巴马政府的支持率持续走低。经济历来是影响选举的首要因素,选民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钱袋子。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缓慢让很多人失望,特别是同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发出的鼓舞人心的承诺形成很大反差。民意下降,再加上中期选举的规律,使奥巴马政府产生了危机感。民主党虽然并不奢望继续控制国会两院,但是也不能输得太惨。
然而,在内政方面,奥巴马手中能够影响中期选举的牌实在有限,只好到外交领域去挖掘资源。在美国政治中,一直有“十月惊异” ( October Surprise)之说,意思是每到选举年的十月份,即投票前一个月左右,如果发生美国同别国的冲突,那么肯定会有利于执政党赢得选举,因为这时选民会考虑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让总统更有执行能力.在决策上少受国会掣肘。当然,能够产生“十月惊异”效应的外交事件必须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为了选举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如果无事生非,人为制造事端,在传媒如此发达的当今世界,一旦被揭露出来,那对肇事者及其所在政党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近几十年来,“十月惊异”已经很少出现。比如2008年大选,共和党一开始就处于下风,但是布什政府并没有为了影响选举而刻意搞“十月惊异”。
不过, “十月惊异”现象说明,外交事务是会影响选举政治的。奥巴马政府打外交牌来影响选举,人们都心知肚明。上台之初,奥巴马大搞“柔性外交”、“微笑外交”、“倾听外交”、“握手外交”、“鞠躬外交”,虽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感,但是却遭到美国国内保守派的攻击,认为这种做法有损美国“世界领导者”的尊严。这迫使奥巴马政府进行政策调整,对华政策就在调整之列。2009年,奥巴马政府在发展对华关系上确实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但是美国保守派却认为,美国的好意并未得到中国的回报。他们宣称,奥巴马访华是失败的,因为中国政府没有让媒体公开报道他的活动;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奥巴马受到中国低级别官员的羞辱;在售台武器、会见达赖、黄海军事演习上,奥巴马所作所为都是按惯例行事,但却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指责……奥巴马政府要应对这种局面,一定要有所表示,堵住保守派的嘴,弱化保守派攻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华强硬还可能有助于促进“十月惊异”的出现,如果中国以牙还牙,以强硬对强硬,就有可能发生擦枪走火的事情,假若持续到十月还解决不了,那必定产生“十月惊异”的效果。当然,随着中期选举的结束,美国对华政策还会有所调整,毕竟美国也需要有一个稳定而良好的中美关系。
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的作用非同一般。而在影响美国外交政策方面,当属军工利益集团最为突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军工利益集团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在冷战期间,由于同苏联大搞军备竞赛,刺激了美国军事工业蓬勃发展,军工企业为美国取得冷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冷战后,美国一度削减军费开支,但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军费开支又大幅度回升。这一方面同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有关,另一方面又同军工利益集团的影响有关。从全球战略角度看,美国要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需要拥有超强的军事实力。但是,光是全球战略的需要还不足以让美国保有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现在美国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全球的将近一半,远远超过其他大国,特别是美国眼中的那些“潜在战略竞争对手”。根据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报告,2009年全球军费开支总和为13350亿美元,其中排前10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沙特、意大利、印度)总和为9855.55亿美元,占全球73.820/0;而美国一国就占全球43qo,为5740.7亿美元,超过其他九国的总和,而且是大幅度超过。[1 3在这九国中,多数为美国的盟友。被美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的只有俄罗斯和中国,而这两国军费开支的总和只有1083.75亿美元,不及美国的1/5。单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维持这么庞大的军费开支实在是巨大浪费。美国要继续在阿富汗的战争、打击基地组织、维护伊拉克局势稳定、威慑伊朗、防范崛起大国的威胁,这些确窦需要军事力量,但是, 《美国对华政策何以“逆转”》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473.html
口刘建飞
内容摘要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度表现出对华友好的姿态。但进入2010年以来,中关关系却跌宕起伏,外交冲突接连不断。如何解读美国对华政策的这种“逆转”?这是奥巴马政府出于内政需要而采取的一时之策,还是战略性的调整?中美关系向何处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对华政策 逆转 未来发展
作
者 刘建飞,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091)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度表现出对华友好的姿态,谋求与中国“同舟共济”,将双边关系由布什时期的“建设性合作关系”提升为“积极合作全面关系”。甚至一些美国战略专家还提出建立一个中美共治的“两国集团”(G2)。然而,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却跌宕起伏,外交冲突接连不断。不仅如此,在中国与别国涉及重大利益的纠纷中,比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美国都是站在中国的对立面,根本不顾事情的是非曲直,甚至改变以往不介入或不公开介入的做法。那么,如何解读美国对华政策的这种“逆转”?这是奥巴马政府出于内政需要而采取的一时之策,还是战略性的调整?中美关系向何处去?能否恢复到奥巴马上台初期或布什时期那样?有无可能滑到冷战时期美苏对抗那种状况?
内政因素影响美国对华政策
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出现如此急速、大幅度的“逆转”,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国内政治因素影响的,其中以中期选举和军工利益集团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美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举。每四年一次大选,要选出新的总统和国会全部众议员以及1/3的参议员。在两次大选之间,还要有一次中期选举,选出全部众议员和1/3的参议员。中期选举往往会改变国会两院的人员构成和两党力量对比,从而影响行政部门和国会之间的关系。如果国会两院由总统所在的党即执政党控制,那么总统在施政上就会有很大的自由度;反之,总统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执政能力会大打折扣。从美国选举的历史来看,中期选举通常不利于执政党。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大选中执政党同时也成为国会两院多数党的时候,选民出于权力平衡的理念,更倾向于将选票投给在野党。
2008年大选后,民主党继续控制着国会两院,这为奥巴马推行“新政”创造了很好的政治条件。然而,奥巴马上台一年多来,虽然在内政外交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美国老百姓并不满意。在各种民意调查中,奥巴马政府的支持率持续走低。经济历来是影响选举的首要因素,选民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钱袋子。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缓慢让很多人失望,特别是同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发出的鼓舞人心的承诺形成很大反差。民意下降,再加上中期选举的规律,使奥巴马政府产生了危机感。民主党虽然并不奢望继续控制国会两院,但是也不能输得太惨。
然而,在内政方面,奥巴马手中能够影响中期选举的牌实在有限,只好到外交领域去挖掘资源。在美国政治中,一直有“十月惊异” ( October Surprise)之说,意思是每到选举年的十月份,即投票前一个月左右,如果发生美国同别国的冲突,那么肯定会有利于执政党赢得选举,因为这时选民会考虑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让总统更有执行能力.在决策上少受国会掣肘。当然,能够产生“十月惊异”效应的外交事件必须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为了选举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如果无事生非,人为制造事端,在传媒如此发达的当今世界,一旦被揭露出来,那对肇事者及其所在政党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近几十年来,“十月惊异”已经很少出现。比如2008年大选,共和党一开始就处于下风,但是布什政府并没有为了影响选举而刻意搞“十月惊异”。
不过, “十月惊异”现象说明,外交事务是会影响选举政治的。奥巴马政府打外交牌来影响选举,人们都心知肚明。上台之初,奥巴马大搞“柔性外交”、“微笑外交”、“倾听外交”、“握手外交”、“鞠躬外交”,虽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感,但是却遭到美国国内保守派的攻击,认为这种做法有损美国“世界领导者”的尊严。这迫使奥巴马政府进行政策调整,对华政策就在调整之列。2009年,奥巴马政府在发展对华关系上确实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但是美国保守派却认为,美国的好意并未得到中国的回报。他们宣称,奥巴马访华是失败的,因为中国政府没有让媒体公开报道他的活动;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奥巴马受到中国低级别官员的羞辱;在售台武器、会见达赖、黄海军事演习上,奥巴马所作所为都是按惯例行事,但却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指责……奥巴马政府要应对这种局面,一定要有所表示,堵住保守派的嘴,弱化保守派攻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华强硬还可能有助于促进“十月惊异”的出现,如果中国以牙还牙,以强硬对强硬,就有可能发生擦枪走火的事情,假若持续到十月还解决不了,那必定产生“十月惊异”的效果。当然,随着中期选举的结束,美国对华政策还会有所调整,毕竟美国也需要有一个稳定而良好的中美关系。
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的作用非同一般。而在影响美国外交政策方面,当属军工利益集团最为突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军工利益集团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在冷战期间,由于同苏联大搞军备竞赛,刺激了美国军事工业蓬勃发展,军工企业为美国取得冷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冷战后,美国一度削减军费开支,但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军费开支又大幅度回升。这一方面同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有关,另一方面又同军工利益集团的影响有关。从全球战略角度看,美国要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需要拥有超强的军事实力。但是,光是全球战略的需要还不足以让美国保有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现在美国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全球的将近一半,远远超过其他大国,特别是美国眼中的那些“潜在战略竞争对手”。根据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报告,2009年全球军费开支总和为13350亿美元,其中排前10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沙特、意大利、印度)总和为9855.55亿美元,占全球73.820/0;而美国一国就占全球43qo,为5740.7亿美元,超过其他九国的总和,而且是大幅度超过。[1 3在这九国中,多数为美国的盟友。被美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的只有俄罗斯和中国,而这两国军费开支的总和只有1083.75亿美元,不及美国的1/5。单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维持这么庞大的军费开支实在是巨大浪费。美国要继续在阿富汗的战争、打击基地组织、维护伊拉克局势稳定、威慑伊朗、防范崛起大国的威胁,这些确窦需要军事力量,但是, 《美国对华政策何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