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正文

论社会主义是自觉发展的社会


人占有的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社会主义致力于消灭剥削  阶级与剥削制度,实现人际关系的平等,并使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归为己有,从而为  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政治制度上,社会主义第一次使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使民  主成为劳动人民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任何资产阶  级政党都掩饰其民主的阶级性,标榜其民主为全民的民主。但是,资产阶级民主不论其  形式如何,实质上都只能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无产阶级政党则致力于建立最符合广大人  民利益的人民民主。
  第三、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保证。
  精神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化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境界水平的标  志。从基本类型看,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和文化两个方面。思想方面主要包括人们的  政治思想、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文化方面主要包括科学、教育和知识的状况。精神文  明中的科学文化方面不具有阶级性,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即物质文明)直接决定的。而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方面则具有阶级性,受特定社  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物质文明只能在最终的意义上间接地决定它。由于科  学文化发展水平和思想道德性质的不同,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精神文明,即奴  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自觉建立  的文明,这主要表现为:
  首先,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而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邓小平提出:“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注:《邓  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  28页、第378—379页。)对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  9页。)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先进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而且  必须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只有在创造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  精神文明,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决  定了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能够产生多数人的共同理想和道德标准,  从而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力。正如邓小平所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必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也必然为世界上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为思想苦  闷的人们所钦羡。党的十六大则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其次,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重视科学文化建设,而且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的意  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因此具有以往社会所不具有的科学性。邓小平指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  、绝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他还多次  强调,理想、信念和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再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指导、有目标、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无产阶级  政党将精神文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根本任务和优越性所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建  设总体布局中精神文明建设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指导思想、地位、作用、目标、方针、步骤作了详尽的决议。(注:《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见《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  社1988年版第1173页。)党的十六大则从六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如此自觉、科学而全面地对精神文明建设  作出论述和决议。

>  第四,社会主义的自觉发展最终表现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并为人的自  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理想境界,也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说:“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  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第294页。)他还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第649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  主义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人,为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和人  的幸福。在人类历史上,一方面,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程度随着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在提升;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曾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  价。旧式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使人成为片面发展的人。这在历史发展的一定  时期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社会文明的发展,终将使人类进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王国  。当然,在社会主义阶段还不能达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境界,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  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这种社会主义新人,就是邓小平所说的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一方面,没有高素质的人,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手段;另  一方面,它又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所在。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觉建立和发展的社会,因此必然是按照历史规律自觉培  养四有新人,并最终塑造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社会。
  社会主义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发展诸方面自觉发展的社会。但  是,由于现实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的,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因此社会主义总体发展程度还比较低。然而,它毕竟是人类第一次自觉建立和发展的社  会制度,它开辟了人类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并终将实现世界的大同。

《论社会主义是自觉发展的社会(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47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