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和发展
区;城北为工业、教育区;江南为重工业区。根据各城区功能布局现状以及未来30年南宁市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因素等,该市在2002年9月重新制订了《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 确立了新的工业发展布局的空间战略格局。基本方案是: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工业空间组织模式,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的空间战略格局,以城市中心商贸区为核心,环绕城市中心商贸区,整合中心城区工业圈,做大南部工业区(包括江南区和部分邕宁地域)、做强北部工业区(以城北区为主)、开拓东部工业区(以新城区为主)等3 个工业区,发展武鸣-华侨区、培育西部金坛工业区等2个卫星工业城,形成“1+3+2”的城市工业布局的空间格局[4]。这样, 南宁市各经济区域的工业布局也就确立了,从而为各城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提供了决策参考。
2.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方向的规划
在规划全市各城区功能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规划城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方向。要根据各城区功能,立足市情、区情,着眼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重点考虑以下一些内容:(1 )要发展哪些都市型工业。从都市型工业的分类来看,主要有电子信息、食品制造、印刷包装、服装服饰、旅游工艺、家具装饰、清洁洗涤、工业设计等行业,要从中作出选择。(2)主导型都市工业的选择。 在考虑发展的多种都市型工业中,选出少数几个行业加以优先发展、重点扶植。(3 )传统都市型工业和传统产业的置换。要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都市型工业进化的影响。由于技术进步,往往会导致城市功能的空间替代,即技术进步使原有技术落后的企业被技术领先、高利润、高效益的企业所替代,或被先进技术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吸引,进而转变企业生产结构,并带动与之相关的生产要素及厂商区位的调整。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电子、仪表行业对机械、化工行业的替代等。通过以上多方面综合分析,制订出今后一个时期本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发展规划,以指导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
(二)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发展平台,推动都市型工业“进园区”、“进楼宇”、“成网络”
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是以一定的载体为基础的,而都市型工业园区或工业楼宇则是都市型工业网发展的理想载体或平台。以上海都市型工业发展为例。上海市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全新理念。上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蒋以任提出:“为了促进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利用中心城区的工业库存房产积极推进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并以此作为中心城区工业布局调整的重点,把发展都市型工业与增加城市就业,改善环境,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后劲结合起来,作为提升上海综合竞争力、构建工业新高地的一项重要战略。”[5]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 上海市逐步摸索出发展都市型工业之路,都市型工业现已成为上海市建设工业新高地的一个新亮点。该市发展都市型工业的突破口就是“利用中心城区的工业库存房积极推进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到目前,该市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和市场化运作的阶段,9个中心区已完成改建、 新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150万平方米,引进电子产品加工、软件开发、广告印刷、 服装服装、食品加工、钻石工艺等创业型、科技型和就业型企业450 多家,增加就业岗位1.2万个。该市现有都市型工业企业发展到60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6]。
从南宁市新城区来看,都市型工业“进园区”、“进楼宇”的特征明显。该区管辖的星湖路是南宁市甚至广西、西南地区著名的电子科技一条街,它虽然没有冠以“园区”之名却实为园区,在不到1 公里的街道两旁,沿街聚集了1700多家以电子产品销售、加工、软件开发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因之被称为南宁市的“中关村”。2000年星湖路建成一座集贸易和生产为一体的电子科技广场,已有170多家企业入楼, 成为一座都市科技工业楼宇。
因此,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要把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其重要意义在于:为都市型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推动城区都市型工业集聚化、规模化;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络化创造一个学习平台。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都市型工业网中的作用
政府是发展都市型工业的重要推动力量,起两方面主要作用:
1.优化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运行基础
对于推动城市经济长期持久增长, 西方学者提出“供给基础”(SUPPLY BASE MODEL)理论[7],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城市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城市投资的聚集程度;三是城市的投资环境。由此创造的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即可吸引域内外投资,引起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供给基础”理论同样可以运用于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构建。也就是说,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同样需要有良好的都市型工业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增进城区都市型工业投资的集聚程度,改善城区都市型工业的投资环境,从而从整体上改良城区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的运行基础。在这方面,尤其是在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创建初期,无论是市政府,还是城区政府,都要有所为,有所分工,有所侧重。
2.制定出台都市型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
目的是鼓励、扶持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扶持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关于加快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认定标准》《关于都市型工业小企业认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区(县)发展特色产品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8]。
三、创建南宁市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几点对策
南宁市新城区作为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政治功能突出,第三产业发达,一、二、
(一)规划都市型工业网的空间布局
根据该区现有的产业条件与未来产业环境,可把现有都市型工业企业比较集聚的,又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街区或地带划定为都市型工业网的主要辖地,主要是星湖路电子科技一条街和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工业带(简称“一街一带”)。同时,可根据经济发展,创建“一街一带”之外的都市型工业园区、工业楼宇,扩大都市型工业网的范围;还可以吸收散落在城区各地、属于都市工业主导产业的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重要企业为都市型工业网的成员。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一街一带”为龙头,带动关联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二)进行城区部分房产改造,兴建都市型工业园区和楼宇
当前,新城区可供整片开发的土地已经没有,不可能利用整片土地去开辟大的工业园,难以按建立大工业园来发展工业的一般模式来构筑工业的发展基地、发展平台,只能根据产业集聚的要求,对现有部分城区房产进行改造,兴建微型都市工业园区和都市工业楼宇。最近,该区与南宁市双龙实业有限公司在长gāng@①路共同创办了南宁市印刷工业园,占地24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它充分利用企业原有土地和厂房,吸引了11家企业入园办厂,新增产值1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安置了350名下岗人员就业。
(三)重点抓好“一街一带”的建设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506.html
2.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方向的规划
在规划全市各城区功能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规划城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方向。要根据各城区功能,立足市情、区情,着眼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重点考虑以下一些内容:(1 )要发展哪些都市型工业。从都市型工业的分类来看,主要有电子信息、食品制造、印刷包装、服装服饰、旅游工艺、家具装饰、清洁洗涤、工业设计等行业,要从中作出选择。(2)主导型都市工业的选择。 在考虑发展的多种都市型工业中,选出少数几个行业加以优先发展、重点扶植。(3 )传统都市型工业和传统产业的置换。要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都市型工业进化的影响。由于技术进步,往往会导致城市功能的空间替代,即技术进步使原有技术落后的企业被技术领先、高利润、高效益的企业所替代,或被先进技术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吸引,进而转变企业生产结构,并带动与之相关的生产要素及厂商区位的调整。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电子、仪表行业对机械、化工行业的替代等。通过以上多方面综合分析,制订出今后一个时期本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发展规划,以指导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
(二)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发展平台,推动都市型工业“进园区”、“进楼宇”、“成网络”
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是以一定的载体为基础的,而都市型工业园区或工业楼宇则是都市型工业网发展的理想载体或平台。以上海都市型工业发展为例。上海市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全新理念。上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蒋以任提出:“为了促进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利用中心城区的工业库存房产积极推进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并以此作为中心城区工业布局调整的重点,把发展都市型工业与增加城市就业,改善环境,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后劲结合起来,作为提升上海综合竞争力、构建工业新高地的一项重要战略。”[5]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 上海市逐步摸索出发展都市型工业之路,都市型工业现已成为上海市建设工业新高地的一个新亮点。该市发展都市型工业的突破口就是“利用中心城区的工业库存房积极推进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到目前,该市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和市场化运作的阶段,9个中心区已完成改建、 新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150万平方米,引进电子产品加工、软件开发、广告印刷、 服装服装、食品加工、钻石工艺等创业型、科技型和就业型企业450 多家,增加就业岗位1.2万个。该市现有都市型工业企业发展到60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6]。
从南宁市新城区来看,都市型工业“进园区”、“进楼宇”的特征明显。该区管辖的星湖路是南宁市甚至广西、西南地区著名的电子科技一条街,它虽然没有冠以“园区”之名却实为园区,在不到1 公里的街道两旁,沿街聚集了1700多家以电子产品销售、加工、软件开发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因之被称为南宁市的“中关村”。2000年星湖路建成一座集贸易和生产为一体的电子科技广场,已有170多家企业入楼, 成为一座都市科技工业楼宇。
因此,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要把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其重要意义在于:为都市型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推动城区都市型工业集聚化、规模化;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络化创造一个学习平台。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都市型工业网中的作用
政府是发展都市型工业的重要推动力量,起两方面主要作用:
1.优化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运行基础
对于推动城市经济长期持久增长, 西方学者提出“供给基础”(SUPPLY BASE MODEL)理论[7],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城市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城市投资的聚集程度;三是城市的投资环境。由此创造的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即可吸引域内外投资,引起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供给基础”理论同样可以运用于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构建。也就是说,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同样需要有良好的都市型工业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增进城区都市型工业投资的集聚程度,改善城区都市型工业的投资环境,从而从整体上改良城区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的运行基础。在这方面,尤其是在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创建初期,无论是市政府,还是城区政府,都要有所为,有所分工,有所侧重。
2.制定出台都市型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
目的是鼓励、扶持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扶持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关于加快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认定标准》《关于都市型工业小企业认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区(县)发展特色产品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8]。
三、创建南宁市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几点对策
南宁市新城区作为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政治功能突出,第三产业发达,一、二、
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为1∶14∶85。2001年, 分布在该区内的工业企业共有260家,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村及村以下企业130家;从业人员1.5万人,工业总产值16.37亿元。 工业行业有:印刷包装业、电子软件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服装制造业、纸制品业、纺织业和汽车修理业等。这些行业几乎全为都市型工业,这为发展都市型工业网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一)规划都市型工业网的空间布局
根据该区现有的产业条件与未来产业环境,可把现有都市型工业企业比较集聚的,又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街区或地带划定为都市型工业网的主要辖地,主要是星湖路电子科技一条街和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工业带(简称“一街一带”)。同时,可根据经济发展,创建“一街一带”之外的都市型工业园区、工业楼宇,扩大都市型工业网的范围;还可以吸收散落在城区各地、属于都市工业主导产业的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重要企业为都市型工业网的成员。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一街一带”为龙头,带动关联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二)进行城区部分房产改造,兴建都市型工业园区和楼宇
当前,新城区可供整片开发的土地已经没有,不可能利用整片土地去开辟大的工业园,难以按建立大工业园来发展工业的一般模式来构筑工业的发展基地、发展平台,只能根据产业集聚的要求,对现有部分城区房产进行改造,兴建微型都市工业园区和都市工业楼宇。最近,该区与南宁市双龙实业有限公司在长gāng@①路共同创办了南宁市印刷工业园,占地24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它充分利用企业原有土地和厂房,吸引了11家企业入园办厂,新增产值1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安置了350名下岗人员就业。
(三)重点抓好“一街一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