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和发展
都市型工业是指与城市、城区功能相协调,首先为本城市的生产、流通、分配或消费服务,同时也为本城市外部需求服务的生态型、轻型化的各种工业的总称,诸如出版业、服装业、食品制造业等。发展都市型工业,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工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推进对外开放,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我国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区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构建在我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上海等城市近年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南宁市新城区也在积极创建都市型工业网络体系。在此背景下,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进行一些经验总结及相关理论探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动因及其形成机理
(一)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动因
都市型工业并非到现在才出现,它伴随城市的形成而产生,但过去其发展往往是自发性的、无序的,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下,其分布会比较凌乱,甚至“遍地开花”。这种自发、无序状况,既不利于都市型工业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自发、无序的都市型工业发展到一定时候,还会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当老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或者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都市型工业的市场行为的政府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创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则是政府引导的重要手段及路径,是都市型工业健康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
(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指依托城市中某一城区而建立起来的都市型工业产业网络体系。其经济形态表现为:城区都市型工业之间以及同上、下游产业之间存在一个互补共生、共存共荣的产业网络;并且,在空间分布上,还会有一批关联产业组织集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密集度高的“蜘蛛网”——企业集群。它具有区域性、局部性、连续性、开放性、集聚性等特征。区域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建立在城市中某一特定城区的地域范围之内的;局部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并非完整的或自成体系的,它仅是整个城市都市型工业网在各城区分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食品制造业就有可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城区;连续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并非在时间上与以前自发、无序状态中形成的工业形态断然决裂,它是在以前的都市型工业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放性则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不仅与同一城市中其他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其他产业相关联,还同其他城市产业或农村产业甚至国外产业和市场相联系,在开放型经济系统中成长;集聚性是指众多关联企业集聚在一定空间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本质上说,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同都市型工业园或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的工业园形式相比,根本区别在于:后两者的地域特征是园区的土地连片,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土地并非连片的;同时,都市型工业网的实体是由分散在城区范围内的都市型工业园区、都市工业楼宇和一部分没进园、楼的工业企业所组成,都市型工业园区包含于都市型工业网之中。这些特征决定着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
1.城区功能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起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都市型工业分布在城市的外环线内,“落户”在城区,依托城区成长,城区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空间布局。以南宁市新城区为例,南宁市是广西的首府,南宁市新城区是广西和南宁市的政治中心,省级和市级党委、政府机构均集中于此。政治中心功能影响甚至决定着该区的文化功能。该区集聚了21家报社(全市23家),全市的6家图书出版社,113家期刊社(全市148家)。在此十分凸现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作用下,该区为党政系统文件印刷的市场巨大,为书刊报纸印刷的市场也十分广阔。这两大市场需求奠定了印刷业在该区都市型工业中的地位,并带动包装业的发展。该区印刷包装业繁荣,共有各类印刷包装企业56家,占该区全部工业企业的22%。由此可知,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必须同城市各城区功能相协调。这是保证各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和发展具有规划性、整体性、关联性、可持续性、成长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2.产业链作用会使城区都市型工业形成产业网络
城区都市型工业受产业链的影响和作用,形成网络体系。产业链的特征主要是,产业经济结构是由内部相连的公司链组成,每一条公司链看起来都像一条“肋骨”,而每一家公司则是链上的“节点”,众多的公司链及其“节点”在城区的某个区域集聚,就形成星罗棋布的“产业网”。以美国纽约最大的一种都市型工业形式服装制造业为例[1]。其产业网特征是:(1 )产业成“链”:服装设计业→服装生产业→服装销售业→服装旅游业→服装传媒业→服装教育业→服装辅助工业(如纽扣、拉链生产等);(2)产品成“簇”:包括女装、男装、皮装、礼服、休闲装、针织装等的设计和生产;(3 )企业成“群”:服装企业遍布纽约城市的各个角落,又最集中于曼哈顿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业中心之一,服装生产工人占全市总数的60%;(4 )产业效应:实现服装业年收入27亿~30亿美元→带动服装观光游客年逾10万人次→带动服装观光游客商业消费10亿美元。
3.重要资源要素丰裕程度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除了受到城区功能、产业规律等内生因素的作用,还受到资源条件、社会因素等外生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城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多寡对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的影响很大。以北京中关村软件研发产业为例[2],中关村以软件产业为特色,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药、新材料与环保为支柱,拥有联想、方正、清华紫光、中国惠普等国内业界的领先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发达,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都设在中关村,主要原因就是中关村是我国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核心聚集区,研发资源十分丰富,它集中了大量孵化器及创新服务体系,是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的首选地区,同时拥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产品信息传递迅速、集中,对于研究开发的创新十分重要。
4.政府推动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以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为例[3],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于20 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工厂企业超过900家,项目投资总额达16亿美元。 其高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于印度政府和卡纳达克邦政府的推动措施和政策。印度政府于80年代后期把发展软件业置于优先地位;1991年在班加罗尔成立该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2000年在班加罗尔成立印度国内第一个计算机园区——技术孵化中心;从关税、所得税、货物税、劳务税、进出口、投资等方面给予极大优惠。北京中关村研发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得益于政府鼓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例如,1997年9月, 国家科委颁布《关于设立中外合资研究开发机构、中外合作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办法》;1999年6月,&nb
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
根据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以及国内外都市型工业发展经验、发展趋势等因素,培育和发展都市型工业网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以规划为龙头,选准城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方向
规划在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发展中具有先行的龙头地位,培育和发展都市型工业网,规划先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城市各城区功能的规划
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首先必须对城市中各城区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定位,对全市各类产业发展进行整体性的空间布局与调整,使各城区的功能既各具特色又互补协调。科学合理的城区功能定位,可以规范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布局和发展。以南宁市为例。从行政区划来看,南宁市现辖兴宁、新城、永新、江南、城北五个城区和武鸣、邕宁两县。各城区的基本分工是:兴宁为中心商业区;新城为政治、文化区;永新为批发与轻工业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506.html
城区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构建在我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上海等城市近年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南宁市新城区也在积极创建都市型工业网络体系。在此背景下,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进行一些经验总结及相关理论探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动因及其形成机理
(一)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动因
都市型工业并非到现在才出现,它伴随城市的形成而产生,但过去其发展往往是自发性的、无序的,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下,其分布会比较凌乱,甚至“遍地开花”。这种自发、无序状况,既不利于都市型工业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自发、无序的都市型工业发展到一定时候,还会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当老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或者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都市型工业的市场行为的政府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创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则是政府引导的重要手段及路径,是都市型工业健康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
(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指依托城市中某一城区而建立起来的都市型工业产业网络体系。其经济形态表现为:城区都市型工业之间以及同上、下游产业之间存在一个互补共生、共存共荣的产业网络;并且,在空间分布上,还会有一批关联产业组织集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密集度高的“蜘蛛网”——企业集群。它具有区域性、局部性、连续性、开放性、集聚性等特征。区域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建立在城市中某一特定城区的地域范围之内的;局部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并非完整的或自成体系的,它仅是整个城市都市型工业网在各城区分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食品制造业就有可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城区;连续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并非在时间上与以前自发、无序状态中形成的工业形态断然决裂,它是在以前的都市型工业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放性则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不仅与同一城市中其他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其他产业相关联,还同其他城市产业或农村产业甚至国外产业和市场相联系,在开放型经济系统中成长;集聚性是指众多关联企业集聚在一定空间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本质上说,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同都市型工业园或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的工业园形式相比,根本区别在于:后两者的地域特征是园区的土地连片,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土地并非连片的;同时,都市型工业网的实体是由分散在城区范围内的都市型工业园区、都市工业楼宇和一部分没进园、楼的工业企业所组成,都市型工业园区包含于都市型工业网之中。这些特征决定着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
1.城区功能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起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都市型工业分布在城市的外环线内,“落户”在城区,依托城区成长,城区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空间布局。以南宁市新城区为例,南宁市是广西的首府,南宁市新城区是广西和南宁市的政治中心,省级和市级党委、政府机构均集中于此。政治中心功能影响甚至决定着该区的文化功能。该区集聚了21家报社(全市23家),全市的6家图书出版社,113家期刊社(全市148家)。在此十分凸现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作用下,该区为党政系统文件印刷的市场巨大,为书刊报纸印刷的市场也十分广阔。这两大市场需求奠定了印刷业在该区都市型工业中的地位,并带动包装业的发展。该区印刷包装业繁荣,共有各类印刷包装企业56家,占该区全部工业企业的22%。由此可知,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必须同城市各城区功能相协调。这是保证各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和发展具有规划性、整体性、关联性、可持续性、成长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2.产业链作用会使城区都市型工业形成产业网络
城区都市型工业受产业链的影响和作用,形成网络体系。产业链的特征主要是,产业经济结构是由内部相连的公司链组成,每一条公司链看起来都像一条“肋骨”,而每一家公司则是链上的“节点”,众多的公司链及其“节点”在城区的某个区域集聚,就形成星罗棋布的“产业网”。以美国纽约最大的一种都市型工业形式服装制造业为例[1]。其产业网特征是:(1 )产业成“链”:服装设计业→服装生产业→服装销售业→服装旅游业→服装传媒业→服装教育业→服装辅助工业(如纽扣、拉链生产等);(2)产品成“簇”:包括女装、男装、皮装、礼服、休闲装、针织装等的设计和生产;(3 )企业成“群”:服装企业遍布纽约城市的各个角落,又最集中于曼哈顿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业中心之一,服装生产工人占全市总数的60%;(4 )产业效应:实现服装业年收入27亿~30亿美元→带动服装观光游客年逾10万人次→带动服装观光游客商业消费10亿美元。
3.重要资源要素丰裕程度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除了受到城区功能、产业规律等内生因素的作用,还受到资源条件、社会因素等外生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城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多寡对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的影响很大。以北京中关村软件研发产业为例[2],中关村以软件产业为特色,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药、新材料与环保为支柱,拥有联想、方正、清华紫光、中国惠普等国内业界的领先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发达,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都设在中关村,主要原因就是中关村是我国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核心聚集区,研发资源十分丰富,它集中了大量孵化器及创新服务体系,是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的首选地区,同时拥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产品信息传递迅速、集中,对于研究开发的创新十分重要。
4.政府推动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以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为例[3],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于20 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工厂企业超过900家,项目投资总额达16亿美元。 其高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于印度政府和卡纳达克邦政府的推动措施和政策。印度政府于80年代后期把发展软件业置于优先地位;1991年在班加罗尔成立该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2000年在班加罗尔成立印度国内第一个计算机园区——技术孵化中心;从关税、所得税、货物税、劳务税、进出口、投资等方面给予极大优惠。北京中关村研发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得益于政府鼓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例如,1997年9月, 国家科委颁布《关于设立中外合资研究开发机构、中外合作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办法》;1999年6月,&nb
sp; 北京市政府出台《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规定》等。
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
根据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以及国内外都市型工业发展经验、发展趋势等因素,培育和发展都市型工业网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以规划为龙头,选准城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方向
规划在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发展中具有先行的龙头地位,培育和发展都市型工业网,规划先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城市各城区功能的规划
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首先必须对城市中各城区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定位,对全市各类产业发展进行整体性的空间布局与调整,使各城区的功能既各具特色又互补协调。科学合理的城区功能定位,可以规范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布局和发展。以南宁市为例。从行政区划来看,南宁市现辖兴宁、新城、永新、江南、城北五个城区和武鸣、邕宁两县。各城区的基本分工是:兴宁为中心商业区;新城为政治、文化区;永新为批发与轻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