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国际政治论文 >> 正文

海德格尔与生命哲学——一种基于“存在论”的历史性考察


问题一道被给予的是一种确定的对于心灵的把握。对于心灵生活的确定把握和流行的生命哲学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生命哲学没有任何自我约束的倾向,它的前提是虚假的原始性,而世界观心理学的目的是要给出作为自我沉思之手段的各种澄清和可能性。海德格尔这样告诉我们:
这种澄清工作乃是关于以某种方式被看待的“生命”的澄清;随着澄清之开端、澄清之技术、澄清之目标的范围与方式,对于这样一些澄清的占有者来说,生命本身就被逼入某个确定的方面之中。如果说可能性被开启出来,那它们就是在生命和心灵此在的一个确定地被表达出来的方面中的可能性,是对这个方面而言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是借此表达出生命本身之方式的一个本质性意义。
在海德格尔看来,我们对于生命是不可能按某些哲学家所认为的以那种毫无偏见的纯粹观察的态度来看待的,对于生命的沉思,一旦“按其意义来说,也已经要求着那种进入和同行( Ein -und Mitgehen)”,换言之,如果我们真要理解“人是什么”这个问题,那么,在真正的和先行的任务提法中,一方面包含着我们对于心灵一精神此在整体之存在意义的前概念,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对生命应该在其中被澄清且被经历的那种困难方式也须有前概念。
前概念普遍地存在于事实性的生命经验中,也就是说,存在于哲学和科学活动中,然而,重要的是,当前概念处于某种关于事物的原则性认识的实践功能时,会共同经验到这种前概念,并且是在为了它们本身所要求的“普照之光”中去共同经验这种前概念。海德格尔在这里把一切前概念的问题最终都归结为方法的问题,盖因前概念和方法其实都来自同一个意义源泉。当然,这里所说的方法是指海德格尔特有的“形式显明/形式指引”(formale Anzeige)的方法。海德格尔特别指出,这里所说的方法决不是某门具体科学为完成某项特殊任务所设定的那种技术程式,它必须被理解为是能够使得真正的具体规定保持开放的东西,并且其意义是和前概念同时得到预先确定的。
海德格尔说:“在形式显明中,要讨论的真正对象被确定为生存( Exsitenz)。在这样一种形式上显明出来的意义中,这个概念指示着‘我在’(ich bin)现象,即包含在‘我在’中的存在意义;而后者乃是一种原则性的现象联系及其所包含的问题的开端。”雅斯贝尔斯是把生存这个概念当作康德式的理念引入的,在他看来,生存就是某种整体,生存就是当下的个体性生命,它总是蕴含着心理生命的真实性以及心理此在中的不安宁的极端运动(这一观点可追溯到克尔凯戈尔和尼采的生命哲学)。然而,海德格尔却与之不同,他是通过形式显明/形式指引而走向生存概念的,因此他要求预防一种非批判性的沉迷,亦即沉迷于某种诸如克尔凯戈尔和尼采的生存概念中。在这里,我们虽然还没有看到海德格尔本人对于生存的详尽阐述,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他已接受了雅斯贝尔斯通过极限处境而通达真正的生存现象的思路。
海德格尔特别赞同雅斯贝尔斯对于极限处境的观点,因为只有在极限处境中,我们才能够认识处境之整体,才能认识那个由对立性和摧毁过程等等组成的统一性。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统一体总是一再被体验,而且恰恰是那些充满了张力的思考,往往喜欢以某种矛盾方式来表达这样一种神秘的或者说活生生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生命就是精神本身的生命,而人始终处于通向这个无限者或者说整体的道路上。海德格尔对雅斯贝尔斯前概念的剖析揭示了雅斯贝尔斯和生命哲学之间的关联,这体现在,由于雅斯贝尔斯过分强调了生命哲学的前概念,这就的确难以摆脱对于他使用概念存在模糊性的批判。在海德格尔看来,李凯尔特的批判虽然击中了雅斯贝尔斯生命哲学的要害,但这只是从一种具有确定方向出发的对生命哲学的批判,而没有对概念的形成方式和哲学概念的结构以及哲学的一概念性的阐明的基本倾向作出应有的规定。这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而合理的讨论,那就是,形式的意义差异化作用所起源于其中的那个质料是如何存在的,对于质料通达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此,海德格尔高度评价了生命哲学,认为它把生命当作源始现象而置于哲学的关注点中,把生命视为基本现实性,并把一切现象都归结为这种基本现实性,归结为对生命的客观化和生命显示的把握,这确实是一种深刻的洞见。而且,雅斯贝尔斯在这里开启了另外一个领域,那就是“他通过对于迄今为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现象的有所规整的提供,使人们以最强烈的专注去关注生存问题”,尽管他的前概念虽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批判,里面还大量充斥着各种直接借自于科学的概念来把握生存现象。
通过对雅斯贝尔斯关于生命无限性的思考的考察,海德格尔得出结论说,雅斯贝尔斯之所以把从肉体生命上看到的无限性转移到对“精神之生命”的考察,是因为他不理解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无限性,他没有根据生命自身运动的无限性来赢获并在概念上重塑新的无限性概念。所以,雅斯贝尔斯的失足也在于他的前概念,因为这种前概念在客观化的过程中把生命设定成了整体。既然雅斯贝尔斯明确看到了要把生命过程之奔涌和流动纳入到概念中,他就必须摧毁在此意义上的生命的本质、生命的不安和运动,但是,他却没有自省到自己所使用的是客观地被对待的、与理论上的把握相关的那种无限性。他所坚执的那种前概念相信,只要指明了那种本身就根基不牢的、被臆测为客观地发生着的生命之流的静止状态,我们就从生命行为本身之特殊的实行意义出发把握住了生命及其可能性。对此,海德格尔认为,雅斯贝尔斯恰好忘记了自己首先必须去审视这些实行意义的关联,所以,“批判工作的目标在于讨论指导性的先行把握,讨论达种先行把握所意向的内容( Was)以及它的意向方式( Wie),亦即说,要就其能力来考察这种先行把握,对生存现象做出概念的界定,或者提供出概念性的界定活动于其中的那种基本对象性。”
海德格尔详细考察了雅斯贝尔斯的前概念之所由来,他如此刻画雅斯贝尔斯的前概念:“生命作为整体对我来说是一个指导性的理念,我只需要寻视自己,而这种生命普遍地都以某种方式径直在此存在。这一整体、统一者、未破碎者、超出对立的东西、包围一切生命的东西、与破裂和摧毁格格不入的东西、最终和谐者,引导着我。在它的光亮中我看到一切个别的东西,它给出真正的光亮,它预先确定着那种基本意义,在其中,一切照面事物得以被规定和被把握为从这种生命而来的自行构成和突现,并且被规定和被把握为向这种生命的回降( Zurucksinken)。”我们由此可以看到,雅斯贝尔斯的动因经验其实是想把生命整体本身看作是一种理念,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审美基本经验”。这就意味着雅斯贝尔斯所采取的态度是完全纯粹的观看、考察( Betracht-ung),而被考察的东西必须具有作为某个考察者的对象性的基本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这种考察始终只能是理论化的,对于生命整体的态度也必然是思辩的,而现象学考察所坚持的原则,“被考察者本身的存在意义源初地必须在某种考察中才可通达,而且在先行把握之揭露中得到重视”,却被完全忽视了。
在海德格尔看来,雅斯贝尔斯之所以历史地获得他的生活整体的绝对,是因为雅斯贝尔斯的沉思依旧停留在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以及在那里起指导作用的无限性概念的领域内,同时还混有从路德教派而来的或者说在神学上被净化了的克尔凯戈尔的绝对概念。这两个因素被强行挤压到当时流行的生命概念中,并且成为雅斯贝

《海德格尔与生命哲学——一种基于“存在论”的历史性考察(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525.html

  • 上一篇范文: 庄子的死亡哲学
  • 下一篇范文: 港澳台与内地律师制度之比较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国际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