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特点
社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邓小平认为,应该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为了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解决的是“心志”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解决的是“心力”问题。两者统一起来,就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邓小平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既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又要讲求经济效益;既要继承、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正确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只要“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同上,第379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及其内在本质联系的辩证分析,有助于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教训,正确指导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
三、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时,始终立足我国现实,面向世界未来。一方面,邓小平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人的需求意识日益多样化。经济的起飞使人们在思想上片面认为经济的发展才是可靠的,而精神因素充其量只是一种反作用,“物质文明是硬任务,精神文明是软任务”。同时,长期的贫困又使人们片面注重尽快增加和积累物质财富,甚至不惜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物质利益。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严肃地指出:“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我们再不下大的决心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能全面地发挥出来?”(同上,第143~144页)因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否则,“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同上,第154页)另一方面,邓小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因长期思想僵化而陷入困境,继而在改革中又放任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易帜、共产党更名、社会主义制度面临严重挑战和生死存亡考验的严峻现实中,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仍然非常激烈,因而多次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语重心长地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它可能使社会主义垮掉,“垮起来容易”,“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同上,第379页)要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历久不衰,“要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同上,第156页)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
一切优秀的民族文明都具有两重性,一是它的民族性,即这种文明的民族特征,二是它的时代性和开放性,这是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活力源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正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一方面,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立足本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既吸收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创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果,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特征,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等。尤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前进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因。另一方面,邓小平从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度出发,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文明放在世界文明的前沿进行总体考察。他总结了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多次强调要在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更好地建设本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比资本主义文明更高层次的人类新型文明。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提高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国际挑战,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530.html
三、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时,始终立足我国现实,面向世界未来。一方面,邓小平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人的需求意识日益多样化。经济的起飞使人们在思想上片面认为经济的发展才是可靠的,而精神因素充其量只是一种反作用,“物质文明是硬任务,精神文明是软任务”。同时,长期的贫困又使人们片面注重尽快增加和积累物质财富,甚至不惜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物质利益。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严肃地指出:“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我们再不下大的决心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能全面地发挥出来?”(同上,第143~144页)因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否则,“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同上,第154页)另一方面,邓小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因长期思想僵化而陷入困境,继而在改革中又放任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易帜、共产党更名、社会主义制度面临严重挑战和生死存亡考验的严峻现实中,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仍然非常激烈,因而多次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语重心长地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它可能使社会主义垮掉,“垮起来容易”,“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同上,第379页)要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历久不衰,“要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同上,第156页)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
一切优秀的民族文明都具有两重性,一是它的民族性,即这种文明的民族特征,二是它的时代性和开放性,这是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活力源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正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一方面,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立足本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既吸收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创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果,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特征,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等。尤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前进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因。另一方面,邓小平从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度出发,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文明放在世界文明的前沿进行总体考察。他总结了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多次强调要在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更好地建设本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比资本主义文明更高层次的人类新型文明。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提高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国际挑战,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特点(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