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产权理论运用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四大问题
在我国理论界,运用西方产权理论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文献和观点越来越多。这里面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不考虑约束条件地把西方产权理论用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另一种则认为西方的产权理论并不适合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前者没有注意到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的前提条件或暗含的假定,这就导致西方产权理论用于分析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大大下降。如西方产权理论暗含这样的假定:有效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产权发挥作用的前提;产权变化与组织形式是同步的,等等。后一种倾向则没有注意到西方产权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产权是效率的基础,产权有效运作必须要有相应的宏观条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和微观条件(经济组织形式)及其科学的管理。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异同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更多强调的是公平与分配问题,产权是目的;西方产权理论更多强调的是效率与有效配置,产权是工具
近些年来,西方产权理论在中国的“盛行”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冷落”这个现象本身就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产权(或财产权)这个范畴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还是一个法学、政治学等都要涉及的概念。
从产权的实质来看,西方产权理论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有相同的地方,如西方产权理论认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系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这些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又例如,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都强调所有制(或产权)在社会经济问题分析中重要地位等等。但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亦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的是所有制作为最基本的制度对社会的性质及其社会公平的影响,而产权经济学却强调产权的经济效率的功能,即产权的界定、转让以及不同产权结构的差异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西方产权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要表明产权的内容如何以特定的和可以预期的方式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一般的财产关系制度的变迁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对行为的这一效应,产权安排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分配等等。阿尔钦认为,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经济学的问题,或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实质上是产权应如何界定与交换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形式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水平决定所有制的结构和演变,而产权经济学则强调交易费用、相对价格水平和人口因素对产权结构及其演变的影响。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从宏观的、动态的、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生产力及其发展水平与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所有制演变的一般规律。这种分析框架受到了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思的高度赞扬:“马克思的分析力量恰恰在于强调了结构变迁和社会生产潜力与产权结构间的矛盾”(诺思,1991)。而西方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技术。一些技术的发明降低了实行所有权的费用。在人类社会,技术因素是制约产权制度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2)人口压力。历史上存在着两个重要的人口与资源比例的转折点。诺思称之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革命。在影响制度和产权的成本与收益的多种参数中,“那种最重要的参数的变化就是人口的增长,它可以导致制度的创新从而为西方世界的起源提供一种说明。”(诺思,1991)随着人口的增长,一些资源也逐步开始变得稀缺起来,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必然促使人们建立排他性的产权;3)资源的稀缺程度。资源的稀缺程度是人口变化的函数,某一资源稀缺程度的增长也必然伴随其价值的上升,从而对其产权的界定是划算的(即产权界定的收益大于产权界定的成本);4)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某种要素价格的上升,会使这种要素的所有者相比其他要素而言能获得相对更多的利益。某种产品价格的上升,也会导致用来生产这种产品的要素的独占性(包括建立更明确的排他性产权)使用更具有吸引力。
3、什么是所有制形式的最优选择?西方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产权是最有效的,如西方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产权之外的其他产权形式,减弱了资源使用与市场上体现的价值之间的一致性。西方产权理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私有产权的有效性的:(1)公共地的悲剧,即人们在公共产权的条件下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是公共财产的低效使用甚至是无效使用。(2)共有产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共有财产导致了很大的外在性;共有财产排除了“使用财产就要付费”的体制,较高的谈判和监察成本使得“使用财产不得向他人付费”的体制无效。(3)外在性的内在化可以使资源有效使用并导致财产价值的上升。此外,西方产权理论还通过很多所谓的实证分析来证明私有产权的有效性。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则认为,公有制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而这种分析主要是建立在逻辑及宏观分析基础之上的。
4、西方产权理论的方法是新古典主义的。产权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试图通过效用函数与单个决策者联系起来,以系统地阐述有经验意义的最优化问题,然后将特定的内容引入到函数中去。西方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产权引入到经济分析之中,从而使经济学能更效地分析经济中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对“生产关系”研究的不足;西方产权理论还阐明了另一个关键思想,即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导致不同的收益-报酬结构。西方产权理论把产权主要作为一种“工具”来分析的趋势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一种延伸,而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5、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在这些权利中什么权利最重要呢?一般认为所有权最重要。其实,在一个社会中,产权最重要的不是归谁所有,而是由谁在使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些权利(即产权)应该配置给那些最能有效利用该权利、并有激励去这样做的人。为了发现(并维护)这样的权力分配,权利转移的费用要低;这又需要法律的清晰和转移法律要求的简化。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同样一笔财产的价值因人而异,一种物品或财产在A的手中可能一文不值,但在B的手中可能价值连城;一个企业在一个企业家的手中其企业价值会不断增长,但在一个不懂管理的人的手中可能会亏损甚至破产。为什么有的企业换一个老板就起死回生呢?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为什么企业高级经理人员的工资越来越高?高级经理人员的行为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价值,他们不好好干,企业的价值就会大大下降,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在西方产权理论看来,产权归谁所有不是什么重要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谁来使用。谁有能力,谁能使资源有效使用,谁能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谁就应该是产权的使用者;效率应该是产权转让的实质。初始产权的界定可能是低效的,但是通过转让和交易,产权可能会变成高效的。如果我们能建立起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使产权从低效人的手中转移到高效人的手中,那么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因为在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看来,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决定着社会的分配方式以及资源的配置方
总的来看,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在对社会财产关系的分析层次上并不一样,它们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是必然的。西方产权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是可以用来分析我国经济中的问题的,但是我们不能用西方产权理论代替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因为在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探讨上,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如马克思关于所有制与社会性质关系的分析,所有制与分配关系的研究,所有制与公平关系的研究等都是西方产权理论无法企及的。
二、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产权有效运作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撑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前提;行政权“挤占”产权的现象还存在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产权制度都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西方产权理论的分析,产权制度是一个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效率。但是,有效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又是产权改革发生效率和作用的前提。
1、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产权有效运作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609.html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异同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更多强调的是公平与分配问题,产权是目的;西方产权理论更多强调的是效率与有效配置,产权是工具
近些年来,西方产权理论在中国的“盛行”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冷落”这个现象本身就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产权(或财产权)这个范畴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还是一个法学、政治学等都要涉及的概念。
从产权的实质来看,西方产权理论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有相同的地方,如西方产权理论认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系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这些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又例如,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都强调所有制(或产权)在社会经济问题分析中重要地位等等。但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亦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的是所有制作为最基本的制度对社会的性质及其社会公平的影响,而产权经济学却强调产权的经济效率的功能,即产权的界定、转让以及不同产权结构的差异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西方产权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要表明产权的内容如何以特定的和可以预期的方式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一般的财产关系制度的变迁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对行为的这一效应,产权安排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分配等等。阿尔钦认为,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经济学的问题,或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实质上是产权应如何界定与交换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形式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水平决定所有制的结构和演变,而产权经济学则强调交易费用、相对价格水平和人口因素对产权结构及其演变的影响。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从宏观的、动态的、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生产力及其发展水平与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所有制演变的一般规律。这种分析框架受到了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思的高度赞扬:“马克思的分析力量恰恰在于强调了结构变迁和社会生产潜力与产权结构间的矛盾”(诺思,1991)。而西方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技术。一些技术的发明降低了实行所有权的费用。在人类社会,技术因素是制约产权制度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2)人口压力。历史上存在着两个重要的人口与资源比例的转折点。诺思称之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革命。在影响制度和产权的成本与收益的多种参数中,“那种最重要的参数的变化就是人口的增长,它可以导致制度的创新从而为西方世界的起源提供一种说明。”(诺思,1991)随着人口的增长,一些资源也逐步开始变得稀缺起来,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必然促使人们建立排他性的产权;3)资源的稀缺程度。资源的稀缺程度是人口变化的函数,某一资源稀缺程度的增长也必然伴随其价值的上升,从而对其产权的界定是划算的(即产权界定的收益大于产权界定的成本);4)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某种要素价格的上升,会使这种要素的所有者相比其他要素而言能获得相对更多的利益。某种产品价格的上升,也会导致用来生产这种产品的要素的独占性(包括建立更明确的排他性产权)使用更具有吸引力。
3、什么是所有制形式的最优选择?西方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产权是最有效的,如西方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产权之外的其他产权形式,减弱了资源使用与市场上体现的价值之间的一致性。西方产权理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私有产权的有效性的:(1)公共地的悲剧,即人们在公共产权的条件下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是公共财产的低效使用甚至是无效使用。(2)共有产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共有财产导致了很大的外在性;共有财产排除了“使用财产就要付费”的体制,较高的谈判和监察成本使得“使用财产不得向他人付费”的体制无效。(3)外在性的内在化可以使资源有效使用并导致财产价值的上升。此外,西方产权理论还通过很多所谓的实证分析来证明私有产权的有效性。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则认为,公有制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而这种分析主要是建立在逻辑及宏观分析基础之上的。
4、西方产权理论的方法是新古典主义的。产权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试图通过效用函数与单个决策者联系起来,以系统地阐述有经验意义的最优化问题,然后将特定的内容引入到函数中去。西方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产权引入到经济分析之中,从而使经济学能更效地分析经济中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对“生产关系”研究的不足;西方产权理论还阐明了另一个关键思想,即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导致不同的收益-报酬结构。西方产权理论把产权主要作为一种“工具”来分析的趋势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一种延伸,而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5、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在这些权利中什么权利最重要呢?一般认为所有权最重要。其实,在一个社会中,产权最重要的不是归谁所有,而是由谁在使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些权利(即产权)应该配置给那些最能有效利用该权利、并有激励去这样做的人。为了发现(并维护)这样的权力分配,权利转移的费用要低;这又需要法律的清晰和转移法律要求的简化。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同样一笔财产的价值因人而异,一种物品或财产在A的手中可能一文不值,但在B的手中可能价值连城;一个企业在一个企业家的手中其企业价值会不断增长,但在一个不懂管理的人的手中可能会亏损甚至破产。为什么有的企业换一个老板就起死回生呢?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为什么企业高级经理人员的工资越来越高?高级经理人员的行为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价值,他们不好好干,企业的价值就会大大下降,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在西方产权理论看来,产权归谁所有不是什么重要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谁来使用。谁有能力,谁能使资源有效使用,谁能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谁就应该是产权的使用者;效率应该是产权转让的实质。初始产权的界定可能是低效的,但是通过转让和交易,产权可能会变成高效的。如果我们能建立起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使产权从低效人的手中转移到高效人的手中,那么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因为在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看来,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决定着社会的分配方式以及资源的配置方
式。
总的来看,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在对社会财产关系的分析层次上并不一样,它们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是必然的。西方产权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是可以用来分析我国经济中的问题的,但是我们不能用西方产权理论代替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因为在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探讨上,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如马克思关于所有制与社会性质关系的分析,所有制与分配关系的研究,所有制与公平关系的研究等都是西方产权理论无法企及的。
二、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产权有效运作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撑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前提;行政权“挤占”产权的现象还存在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产权制度都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西方产权理论的分析,产权制度是一个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效率。但是,有效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又是产权改革发生效率和作用的前提。
1、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产权有效运作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