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中国政治论文 >> 正文

转变思维方式 推进民族复兴


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的历程吧:鸦片战争以后的洋 务运动属于技术创新,当然模仿的成分很重,但总要结合中国实际吧。我们现在对它批 判的多,但当时可是石破天惊的事,至少它开始扭转了“中央之邦”的封闭思想。其后 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属于制度创新。前者因敌不过守旧势力而失败,但它激发了人们 的制度创新思想;后者虽最终也失败了,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意义更深远,同时也揭示 了中国在制度上因历史积淀过于深厚其创新难度极大。再后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属 于文化创新。这个在质上依次递进的文化创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重建国家这个 首要任务奠定了基石,但民主与科学却只能被当作工具使用了。以上是历史演进的一个 循环。其后,在中国依次产生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制度创新阶段, 从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到实现总体小康目标这个技术创新阶段。当然,历史的进步是综 合性的,这里只是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来阐述而已。之所以把最近的这一历史阶段 称作技术创新阶段,是因为周恩来说过“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 代化”(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2页。)和邓小平说 过“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 版社,1983年版,第86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第90页、第274页。)。到20世纪末,我国已实现 的目标,被1990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称为“小康水平”,即人民“生活质 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是属于以技术创新为关键环节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目 标(当然也包含一定的社会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今后20年我国的目标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这应该是一个以制度创新为关键环节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目标,这个阶 段可简称为制度创新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从现实可能性讲,今后20年,中等 收入者群体会越来越扩大,他们的有序政治参与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我国有推进制度 创新的基础。而且,我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越高,积留在人们脑海中的经不住历史检验 的沉淀将被冲洗得越多。其二,从必要性讲,“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的制度瓶颈必须冲开。而且,没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科技第一生产力就难以正常地发 挥作用。其三,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讲,按照上述创新—进步的历程,近代以来,中华 民族依次经历的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一个循环;再逆循环,从上述文 化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下一步,应该是顺循环,从上述的技术创新,再进入制 度创新—文化创新。这像一条以制度为中轴、以文化和技术为上下两端极值的正弦曲线 。由于受特有文化环境和既定利益格局的制约,下一步仍可能是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未 来,还应再有文化创新阶段,才能实现更成熟的制度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 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 任务”。这是一个极有远见的提法。经过循环往复的技术、制度、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 新,不断克服因循守旧惯性思维,树立新的民族精神,并将它灌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伟大实践中,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复兴。

《转变思维方式 推进民族复兴(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67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