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中国政治论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及其科学意义


现;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把理论和理论创新神秘化。邓小平同志说过,“我 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 朴实的道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291-292,382页。)他把马克思 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归结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精髓和活的灵魂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有的人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解得非常片面 ,固执地认为只有给马克思主义增添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新论点,才谈得上发展马克思主 义。诚然,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论点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但发展和创新 的涵义绝不仅限于此。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本国实践,提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符 合国情世情的新的理论观点,解决了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也是一种发展。从某 种意义上说,还是一种更重要的发展。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在实际上拓宽了马克思主义 普遍原理的应用范围,使理论上的普遍性在新的实践领域中变成为可以确证的经验;另 一方面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本国实践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会遇 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在理论和实践的交互作用中,必然会形成一些新的理论观点,而这 些理论观点中又总会有一些普遍性的意义。一般寓于个别之中,一般不能离开个别而存 在。离开当代中国的实际,侈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妄自菲薄 ,轻视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造,也只会在事实上堵塞马 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 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和我们党的新变化,不断总结新经验所作出的新的理 论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新,是新世纪推进中国 共产党建设伟大工程的伟大纲领。但它的意义不止于此。由于它建立在深入研究共产党 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因而它所提出 的理论观点也不限于党建范围内,而是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体现了党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新任务、新目标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一个 完整的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是一次全面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 进到了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夺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事业的巨 大贡献,这也使得指导这一伟大事业的理论具有了一定的国际意义。一切为实现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而斗争的人们都将会从中得到启迪,思考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本 国的实际,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再次,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的根本方向。
  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推向新境界,最重要的是选择和确定理论创新的主 题。理论创新的主题构成了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根本方向和成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阶级 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然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 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注:《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1卷,第467页。)二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把 “实践性”规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任何旧哲学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检验、修正和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 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其它仅仅是流而不是源。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的理论家轻视实践,淡漠实 践和群众的呼声,热衷于在象牙塔里做学问,从经典著作中找研究主题,看不起实际问 题的研究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总以为那样出不了“大成果”,登不了“大雅之堂”。 其实,他们这样做恰恰 颠倒了源和流的关系,他们所做的学理性的梳理至多是一种正 本清源的理论创新的准备工作,而不是理论创新本身。真正的理论创新主题只能到亿万 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去寻找。面向实践,深入实践,倾听群众的呼声,总结群众的创造, 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理论之树就会常青常绿,长成参天大树。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 于创造性,这就提出了理论创新不仅要以实践为中心,而且要以当代实践为中心的问题 ,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 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过程,高度重视理论工作和理 论创新,并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 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 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邓小平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个推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飞跃。这说明,社会科学工作者只要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中去,注重对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对当 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的研究,就能够在研究和解决重大课题上取得突破,奉献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 精品力作,发挥出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可替代 的重大作用。
  最后,宽广的新视野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的重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革命是影响和改变当今世界格局和发展态势的两股最强有力的 浪潮。它不仅使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一切物质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 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了世界性的,而且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使人们的视野和思维突破了狭隘的地区和民族国家的界限,开始用“世 界公民”的眼光来审视、思考个人、民族、国家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中国实行全面对 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使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迅速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世界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 开世界。在这种开放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不考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 动对中国的影响,不能不研究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的发展 规律,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斗争中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必须学习 和利用一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同样,实现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发展推向新境界也不能闭关自守,闭门造车。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种世界 哲学,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优秀成果的结晶,它的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文明发 展的大道。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依相伴,离开民族性的世界性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 开世界性的民族性只能是丑陋的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怪胎。立足于中国的大地,以博大的 胸怀,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把握历史和现状,思考未来,在多元文化的交 流、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火花,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中汲取营养,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会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明的一株奇芭。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 前进的必然规律。”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研究、回答、 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实践 的基础上发展理论,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就能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新胜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更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及其科学意义(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69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