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一种客观趋势,是时代潮流。全球化已经影响和改变着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并将继续影响和改变各个民族国家。面对全球化,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趋利避害,赢得主动,才能使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
政治上,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西化”与“分化”,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球化条件下,由于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众多国家的参与,比如人口问题、资源短缺问题、贫困问题、恐怖主义、生态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我国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有些还比较严重。人口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恐怖主义是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资源短缺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国家间进行政治接触、对话与协调。我国应积极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这样做对我们有利,能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上树立负责任的政治大国的形象,会给我们的建设赢得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渗透,妄图“ 西化”、“分化”中国。随着苏东剧变,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西方诸方面的压力和 挑战,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大。二战以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形成冷战。那时,西 方发达国家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苏联。相比之下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压力小一些 。他们采取和平演变战略,在全球化进程中,试图将自己的经济、政治制度通过传媒、人 员往来等手段强加给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导致80年代90 年代苏东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实现了他们“西化”、“分化”苏东社会主义的战略目 的。冷战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于是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攻 击的主要目标。近些年来,西方国家通过经贸往来、投资等经济活动对我国进行意识形 态、价值观念的渗透,扩大其对我国政治、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将社会主义 的中国视为其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不愿看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总想将中 国“分化”、“西化”掉。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综合国力明显 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鉴于此,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 担心中国的强大会挑战其在国际社会的领导地位,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的发展。它们散 布“主权过时论”、“霸权稳定论”,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行辩护。他们说 ,“如果没有霸权国家的存在,世界就会冲突四起”;“如果最强大的国家不去领导, 其后果对于国际稳定将是灾难性的”。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理论!如果这样的话(存在霸 权和强权),世界就不会太平。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觉。西方国家还鼓吹“人权 高于主权”,借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及台湾问题动辄干涉我国内政。对这种霸权主义的 行径,我们理应与之斗争,毫不妥协。
因而,我们要坚决反对西方国际对我们的“分化”和“西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在融入全球化大潮时,必须牢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苏东剧变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没有给这些国家的人们带来福祉,反而带来了社会、政治的动荡,经济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而我们顶住了西方的压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使得我们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中国呈现出蓬勃的生 机。所以,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证我国的长期和平、稳定与发展。
二
经济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各类经济组织,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进行体制创新,建立必要的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机制,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当今时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这已为我国的历史所证实了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建设资金、管理经验、管理体制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实践证明,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要缩小差距,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
现在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更多的建设资金,为此必须进一步对外开放, 多渠道吸引外资投入到西部建设中去。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 ]“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展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2]历史证明,兴盛与开放相伴,落后与封闭同在。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联系 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度更大,我们应抓住全球化的这一历史性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 ,加大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力度。这样,可以得到现代化建设所 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 生活的改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历史的事实已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 济技术发展规律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 国策。”[3]
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发展越来越与他国的经济发展相连,这主要体现在各类经济组织的活动中。战后,国际性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层出不穷,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加入各类经济组织当中,才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发展我国的经济。还可以借用集体的力量来缓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压力,规避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现在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中的各经济组织的游戏规划也主要是它们制定的,体现了他们的意志和利益。我们一定要参与各种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言权,才能参与各种规则的制定与修改,以体现我们的意志,实现我们的利益,使全球化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留有更大的余地,以减少因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贸易歧视而带来的损失。
参与各类经济组织一定要审慎,不能盲目地接轨,必须考虑我们的承受能力。我国现在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各方面体制、规章还不成熟、不完善,这是我们参与各类经济组织时所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入世是明智的、务实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盲目地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参与经济组织要让度部分经济主权,这是难免的。但重要的是,权衡利弊得失,要不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世界上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为此,这些国家及其跨国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向国外转移其部分产业、生产部门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我们要抓住这一全球性的结构调整的时机,对我国的经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的互动性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经济的脆弱性日益凸现出来,主要体现为一国经济出了问题遭殃的不仅仅是该国本身,还会殃及其他国家,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枢神经,金融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为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必须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在金融管理机制方面做的还很不足,我们既要借鉴吸取别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体制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防范金融风险之路。创新是最为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4]
三
文化上,要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纳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但同时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实施科教兴国战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735.html
一
政治上,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西化”与“分化”,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球化条件下,由于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众多国家的参与,比如人口问题、资源短缺问题、贫困问题、恐怖主义、生态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我国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有些还比较严重。人口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恐怖主义是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资源短缺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国家间进行政治接触、对话与协调。我国应积极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这样做对我们有利,能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上树立负责任的政治大国的形象,会给我们的建设赢得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渗透,妄图“ 西化”、“分化”中国。随着苏东剧变,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西方诸方面的压力和 挑战,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大。二战以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形成冷战。那时,西 方发达国家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苏联。相比之下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压力小一些 。他们采取和平演变战略,在全球化进程中,试图将自己的经济、政治制度通过传媒、人 员往来等手段强加给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导致80年代90 年代苏东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实现了他们“西化”、“分化”苏东社会主义的战略目 的。冷战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于是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攻 击的主要目标。近些年来,西方国家通过经贸往来、投资等经济活动对我国进行意识形 态、价值观念的渗透,扩大其对我国政治、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将社会主义 的中国视为其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不愿看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总想将中 国“分化”、“西化”掉。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综合国力明显 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鉴于此,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 担心中国的强大会挑战其在国际社会的领导地位,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的发展。它们散 布“主权过时论”、“霸权稳定论”,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行辩护。他们说 ,“如果没有霸权国家的存在,世界就会冲突四起”;“如果最强大的国家不去领导, 其后果对于国际稳定将是灾难性的”。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理论!如果这样的话(存在霸 权和强权),世界就不会太平。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觉。西方国家还鼓吹“人权 高于主权”,借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及台湾问题动辄干涉我国内政。对这种霸权主义的 行径,我们理应与之斗争,毫不妥协。
因而,我们要坚决反对西方国际对我们的“分化”和“西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在融入全球化大潮时,必须牢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苏东剧变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没有给这些国家的人们带来福祉,反而带来了社会、政治的动荡,经济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而我们顶住了西方的压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使得我们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中国呈现出蓬勃的生 机。所以,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证我国的长期和平、稳定与发展。
二
经济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各类经济组织,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进行体制创新,建立必要的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机制,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当今时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这已为我国的历史所证实了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建设资金、管理经验、管理体制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实践证明,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要缩小差距,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
现在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更多的建设资金,为此必须进一步对外开放, 多渠道吸引外资投入到西部建设中去。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 ]“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展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2]历史证明,兴盛与开放相伴,落后与封闭同在。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联系 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度更大,我们应抓住全球化的这一历史性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 ,加大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力度。这样,可以得到现代化建设所 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 生活的改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历史的事实已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 济技术发展规律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 国策。”[3]
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发展越来越与他国的经济发展相连,这主要体现在各类经济组织的活动中。战后,国际性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层出不穷,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加入各类经济组织当中,才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发展我国的经济。还可以借用集体的力量来缓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压力,规避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现在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中的各经济组织的游戏规划也主要是它们制定的,体现了他们的意志和利益。我们一定要参与各种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言权,才能参与各种规则的制定与修改,以体现我们的意志,实现我们的利益,使全球化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留有更大的余地,以减少因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贸易歧视而带来的损失。
参与各类经济组织一定要审慎,不能盲目地接轨,必须考虑我们的承受能力。我国现在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各方面体制、规章还不成熟、不完善,这是我们参与各类经济组织时所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入世是明智的、务实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盲目地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参与经济组织要让度部分经济主权,这是难免的。但重要的是,权衡利弊得失,要不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世界上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为此,这些国家及其跨国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向国外转移其部分产业、生产部门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我们要抓住这一全球性的结构调整的时机,对我国的经
济结构进行调整,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在建新兴产业的同时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的互动性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经济的脆弱性日益凸现出来,主要体现为一国经济出了问题遭殃的不仅仅是该国本身,还会殃及其他国家,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枢神经,金融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为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必须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在金融管理机制方面做的还很不足,我们既要借鉴吸取别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体制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防范金融风险之路。创新是最为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4]
三
文化上,要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纳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但同时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实施科教兴国战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