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关系及其走势
一
建交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双方经济关系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发生了结构性良性变化。这些为中日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提供了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
(一)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贸易结构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1972年中日建交之后,由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地理上仅一海之隔,经济交往条件得天独厚,经贸关系得到快速、稳定发展。2001年,由于“9·11”事件影响,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国际贸易条件急剧恶化,日本对全球的贸易出口减少15.7%,进口也减少7.9%,但惟有对华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4%,达到891.96亿美元,与中日建交初期相比已经增长了80倍以上。(注: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7月公布的统计资料。http://www.jetro.go.jp/ec/j/trade/selector.html)日本连续9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上半年,中日贸易额达451亿美元,其中日本对华出口增长11%,进口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中日贸易占日本贸易总量的份额比上年增长1.7%,达到12.8%,中国已多年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注: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7月公布的统计资料。http://www.jetro.go.jp/ec/j/trade/selector.html。)中日贸易在总额不断上升的同时,表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贸易结构已经开始由“垂直”向“水平”方向发展。过去,中日贸易长期呈“垂直分工”形态,即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多为工业制成品,而对日本出口则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对日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服装、机电产品为主的制成品出口明显上升。2001年中国对日制成品出口比率已经高达84%,为历史最高值,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保持了持续旺盛增长势头,从1990年的5.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65.4亿美元,占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28.4%,仅次于纺织品的29.1%,居对日出口的第二位,2001年8月以后,纺织品月度统计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机电产品出口仍然呈上升走势,因此可以预测2002年机电产品将有望成为中国对日出口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产品。(注: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7月公布的统计资料。http://www.jetro.go.jp/ec/j/trade/selector.html。)
(二)对华直接投资(注:对华直接投资仅指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在起伏中上升,投资领域向高附加价值产业转变。整个80年代,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较为缓慢,但是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日本对华投资开始大幅增长,1995年形成高峰,投资额达44.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在所有对华直接投资国家中名列第二,中国成为日本对亚洲投资最大的投资对象国。1996年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大幅下滑,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对华投资进一步下落。直到2000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在即,日本对华投资欲望开始恢复。2001年在西方主要国家出现经济同步下滑的背景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合同件数仍然多达2003件,比上年增加了24.1%,合同金额为54.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7.3%;实际利用资金也达到43.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9%。日本对华投资尽管起伏较大,但在对华投资国家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01年底,日本向中国投资企业达22370家,累计协议金额约441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约327亿美元。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注: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公布的统计资料。http://www.jetro.go.jp/)90年代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延伸,2001年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急剧上升,达到1590亿日元,比上年增加89.3%,相反对非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只有209亿日元,同比下降18.4%。(注: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资料计算。http://www.mof.go.jp/fdi/sankou03.xls.)投资领域已由服装、食品等行业向电子、机械、汽车、建材等行业扩展。近年机电产品所以成为中国对日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产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对机电等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对两国贸易起到了拉动作用。
(三)中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过去中日两国的金融合作主要是围绕政府开发援助(ODA)展开的,自1979年12月至今,日本已经向中国提供总额约达2.7万亿日元的日元贷款,1112.8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和1089.5亿日元的技术合作资金。(注:日本《ODA白皮书》。)日本对华援助约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50%以上,是对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来日本的ODA政策有些调整,但今后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仍将是未来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中日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逐日增多,除两国央行之间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相互在对方增设金融分支机构外,更重要的是两国在2002年3月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实现了中日两国金融领域在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合作。根据上述协议,两国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可向对方提供总额为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以协助稳定其金融市场秩序。日本是继泰国之后与中国第二个缔结这类协议的国家,作为外汇储备位居世界前两名的日本和中国在金融领域的这一合作不仅使两国经济关系走向新层次,也为今后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多边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中日货币互换协议作为东亚国家货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加快东亚货币安全网络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展望未来,无论从目前两国经济运行轨迹看,还是从东亚地区多边领域走势看,中日合作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中国加入WTO将成为中日发展经贸关系的重要动力。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将进入同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全面接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与世界经济接轨就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日本多年奉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期盼的重要目标。它将为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入WTO将加速降低中国关税总水平。2002年以来,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从15.3%下降到12%,已经下调了5332种进口产品的关税,(注:朱róng@①基2002年3月6日在九届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关税措施也大为减少。按中国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还将进一步下降,无疑将使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容易。日本是中国连续多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口国家中日本所占比例最大,一直占20%左右,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在市场准入条件向好的背景下,作为中国近邻和最大贸易伙伴的日本必将成为中国入世后获利最多的国家。加入WTO后,中国将按WTO的规则调整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目前中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正在逐步撤除,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问题也在很多方面已经得以
(二)中国在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巨大需求潜力将为中日两国深化合作提供可能。在信息技术领域,美国的新经济泡沫破灭导致世界IT市场进入调整期,但这并不意味着IT革命的终结。日本虽然在IT领域落后于美国,但仍然在某些方面的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而且这一市场需求还在扩大。中国在IT市场的潜在需求正在化为现实的需求能力。据预测,到2006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电脑市场。中国对芯片的需求到2010年将会翻四番,为480亿美元。近年来世界IT巨头纷纷抢滩中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742.html
建交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双方经济关系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发生了结构性良性变化。这些为中日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提供了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
(一)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贸易结构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1972年中日建交之后,由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地理上仅一海之隔,经济交往条件得天独厚,经贸关系得到快速、稳定发展。2001年,由于“9·11”事件影响,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国际贸易条件急剧恶化,日本对全球的贸易出口减少15.7%,进口也减少7.9%,但惟有对华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4%,达到891.96亿美元,与中日建交初期相比已经增长了80倍以上。(注: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7月公布的统计资料。http://www.jetro.go.jp/ec/j/trade/selector.html)日本连续9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上半年,中日贸易额达451亿美元,其中日本对华出口增长11%,进口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中日贸易占日本贸易总量的份额比上年增长1.7%,达到12.8%,中国已多年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注: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7月公布的统计资料。http://www.jetro.go.jp/ec/j/trade/selector.html。)中日贸易在总额不断上升的同时,表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贸易结构已经开始由“垂直”向“水平”方向发展。过去,中日贸易长期呈“垂直分工”形态,即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多为工业制成品,而对日本出口则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对日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服装、机电产品为主的制成品出口明显上升。2001年中国对日制成品出口比率已经高达84%,为历史最高值,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保持了持续旺盛增长势头,从1990年的5.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65.4亿美元,占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28.4%,仅次于纺织品的29.1%,居对日出口的第二位,2001年8月以后,纺织品月度统计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机电产品出口仍然呈上升走势,因此可以预测2002年机电产品将有望成为中国对日出口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产品。(注: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7月公布的统计资料。http://www.jetro.go.jp/ec/j/trade/selector.html。)
(二)对华直接投资(注:对华直接投资仅指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在起伏中上升,投资领域向高附加价值产业转变。整个80年代,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较为缓慢,但是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日本对华投资开始大幅增长,1995年形成高峰,投资额达44.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在所有对华直接投资国家中名列第二,中国成为日本对亚洲投资最大的投资对象国。1996年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大幅下滑,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对华投资进一步下落。直到2000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在即,日本对华投资欲望开始恢复。2001年在西方主要国家出现经济同步下滑的背景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合同件数仍然多达2003件,比上年增加了24.1%,合同金额为54.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7.3%;实际利用资金也达到43.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9%。日本对华投资尽管起伏较大,但在对华投资国家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01年底,日本向中国投资企业达22370家,累计协议金额约441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约327亿美元。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注: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公布的统计资料。http://www.jetro.go.jp/)90年代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延伸,2001年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急剧上升,达到1590亿日元,比上年增加89.3%,相反对非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只有209亿日元,同比下降18.4%。(注: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资料计算。http://www.mof.go.jp/fdi/sankou03.xls.)投资领域已由服装、食品等行业向电子、机械、汽车、建材等行业扩展。近年机电产品所以成为中国对日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产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对机电等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对两国贸易起到了拉动作用。
(三)中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过去中日两国的金融合作主要是围绕政府开发援助(ODA)展开的,自1979年12月至今,日本已经向中国提供总额约达2.7万亿日元的日元贷款,1112.8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和1089.5亿日元的技术合作资金。(注:日本《ODA白皮书》。)日本对华援助约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50%以上,是对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来日本的ODA政策有些调整,但今后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仍将是未来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中日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逐日增多,除两国央行之间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相互在对方增设金融分支机构外,更重要的是两国在2002年3月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实现了中日两国金融领域在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合作。根据上述协议,两国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可向对方提供总额为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以协助稳定其金融市场秩序。日本是继泰国之后与中国第二个缔结这类协议的国家,作为外汇储备位居世界前两名的日本和中国在金融领域的这一合作不仅使两国经济关系走向新层次,也为今后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多边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中日货币互换协议作为东亚国家货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加快东亚货币安全网络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展望未来,无论从目前两国经济运行轨迹看,还是从东亚地区多边领域走势看,中日合作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中国加入WTO将成为中日发展经贸关系的重要动力。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将进入同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全面接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与世界经济接轨就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日本多年奉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期盼的重要目标。它将为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入WTO将加速降低中国关税总水平。2002年以来,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从15.3%下降到12%,已经下调了5332种进口产品的关税,(注:朱róng@①基2002年3月6日在九届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关税措施也大为减少。按中国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还将进一步下降,无疑将使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容易。日本是中国连续多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口国家中日本所占比例最大,一直占20%左右,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在市场准入条件向好的背景下,作为中国近邻和最大贸易伙伴的日本必将成为中国入世后获利最多的国家。加入WTO后,中国将按WTO的规则调整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目前中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正在逐步撤除,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问题也在很多方面已经得以
实现。包括日本在内的境外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在日本官方及各家新闻媒体进行的各类海外直接投资调查中,中国均成为日本企业未来海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国家。可以预言随着入世后中国在入世各项承诺的陆续兑现,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热将再度升温。
(二)中国在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巨大需求潜力将为中日两国深化合作提供可能。在信息技术领域,美国的新经济泡沫破灭导致世界IT市场进入调整期,但这并不意味着IT革命的终结。日本虽然在IT领域落后于美国,但仍然在某些方面的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而且这一市场需求还在扩大。中国在IT市场的潜在需求正在化为现实的需求能力。据预测,到2006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电脑市场。中国对芯片的需求到2010年将会翻四番,为480亿美元。近年来世界IT巨头纷纷抢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