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西方经济学 >> 正文

虚体经济周期理论与美国新周期


最好代表)自1992到1999年底的表现所印证。
    (三)金融加速良性循环最终表现为超长的持续增长
  虚体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金融加速机制具有乘数的自加强效应,这种效应通过如下几个途径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造成1990到1999年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事实。
  1.高消费是主要动力。由表1可见,美国经济在90年代的三个时期中,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同期的消费水平也翻了近一番,而个人储蓄率却下滑到3.1%的低水平,减少了一半有余。美国私人消费长期以来一直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3以上,因此从数字上不难得出结论:美国的高消费和过度消费是支持美国经济超常增长的主导因素之一。
    表1 90年代美国个人消费指标增长情况   %  
      GDP增长率 企业的固定资  消费增长  个人可支配  个人储蓄
          产投资增长率  率     收入增长率 增长率
1990-1995  2.4    5.0     2.6    2.1    7.2
1995-1997  3.9     10.4     3.5    3.1    4.7
1997-1999  4.2     10.5     5.1    4.0    3.1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2000年4月27日)和2000年美国《总经经济报告》整理。
  2.高投资推波助澜。股市的繁荣刺激了企业的投资欲望,90年代美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增长速度引人瞩目。在90年代上半期,投资率稳定在5%,从1995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率翻了一番还多,达到10.4%和10.5%的高水平;1991-1998年,美国总投资每年比上年的增长量为51亿、444亿、937亿、589亿、962亿、1082亿、410亿美元。
    (四)危机因素的累积
  现实中,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的确造成了危机因素的累积,使过多资金在持续注入新兴产业的同时为企业不能按时“还款”埋下了伏笔,由此在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作用下,经济由增长进入到虚体经济周期的减速阶段。
  危机因素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1)美国金融市场的代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纳指于1995年7月17日首次收于1000点以上,此后不到5年,该指数便突破了5000点,而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实现同样的突破却用了23年。这样的突破速度在以往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科技股因此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泡沫所在。除此之外,经计算,1995年,美国纽约股市收益有46%是来自于利润,54%则来自于资产溢价(杨帆,2001),从1997年开始由于公司利润增长停滞(注:相关数据资料可参见美国白宫网站:http://www.whitehouse.gov/fsbr/esbr.html.),市值飙升几乎全部来自于资产溢价,且增加幅度并不比1997年前的幅度小。(2)金融资产向信息产业的过度配置还导致了该行业内部不计成本的竞争局面,使整个信息产业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远远超过了现阶段的需求。供过于求局面的形成大大降低了信息行业投资的回报。因为信息行业是此次经济周期的主导行业,因此从整个经济系统的角度来说,代表企业按期“还款”可能的投资回报率指标,在该行业的降低意味着虚体经济周期的危机因素在不断累积。
    (五)危机因素释放源自系统受到的不利冲击
  不断累积的周期危机因素最终要寻找途径进行释放的,虚体经济周期的危机因素释放是以经济系统受到不利冲击为突破口的。具体来说,就是以美联储连续上调利率为导火索,继而在经济系统对这个负面影响因素的不断放大过程中逐步得到释放。
  从1999年5月到2000年5月,美联储数次提高短期利率,从4.75%上升至6.5%,共提高1.75个百分点。此举虽然是出于遏制经济过热的良好初衷,但却直接带来股市的下挫和震荡。其背后的经济原理是:在经济系统遇到了包括货币政策冲击在内的某种负面因素的冲击时,对前景的悲观往往使借款人提高了对资本预期回报的要求,企业投资需求因此减少,资本价格和企业净值随之下降。纳斯达克和纽约股市虽然后来分别在2000年1月及3月创过历史新高,但随着利率屡次调高,最终两者都没能避免下挫、整理、泡沫破裂的结果。
    (六)资本价格下跌使经济滑入减速阶段
  从虚体经济周期的角度看,美国经济在2000年第三季度进入了减速阶段,主要的表现是2000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增速分别是1.3%、1.9%,2001年四个季度的增速分别是1.3%、0.3%、-1.3%、1.7%,2002年第一季度增长率虽然有所回升,达6.1%,但

第二季度又回到了1.1%。经济之所以下滑,根本原因还在于拉动美国经济“火车头”——资本价格出现回跌:美股走势在2000年下半年发生逆转,2000年全年纳指累计下跌近40%,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指分别下跌超过6%和10%,并且是10年来三大指数首次同时下跌。到2001年3月22日,美国三大股市的指数(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从上年的高峰分别下跌20%、62.4%和26.8%。根据股市下跌幅度超过20%为熊市的国际通用标准,从那时起均已进入熊市,尤其是代表科技股的纳斯达克,其下挫幅度已经超过历史上最惨的一次空头(1973-1974年下挫60%)。加总来看,到2001年中期,美国股市跌掉的市值已经相当于美国总产值的50%,是1987年股市大暴跌时的两倍。目前,三大股指仍然分别在8500点、1200点、900点附近踯躅不前,美国经济进入调整阶段。
【参考文献】
  1 金志奇(1998):《美国信息产业革命与宏观经济目标》,《世界经济》第5期。
  2 许永兵、徐圣银(2001):《长波、创新与美国的新经济》,《经济学家》第3期。
  3 扬帆(2001):《盛极必衰:美国经济大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第11期。
  4 Bernanke,Ben,and  Mark  Gertler(1989):"Agency  Costs.NetWorth.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9pp.14-31.
  5 Bernanke,Ben,and  Mark  Gertler,Simon  Gilchrist(1996):"TheFinancial  Accelerati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NBERWorking  Paper  
No.4789,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8.February,pp.1-15.
  6 ——(1998):"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Business  Cycle  Framework",NBER  
Working  Paper  N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75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西方经济学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