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中国政治论文 >> 正文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论


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 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在解决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并初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 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文化的基本要求。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又从9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更全面、更系统、理论性更强的概括。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大 则提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半个多世纪 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奋进。正是因为这种探索 ,使中国逐步走上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才取得了现代化 建设中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二)由求强向富民转变——现代化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
  近代史上,中国人对近代工业文明的最初认识来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有志之士们 对现代化追求的首要目标从一开始就被定位在迅速求强的选择上,即所谓“师夷长技以 制夷”。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分立对抗的世界格局中,尤其是在西方资 本主义势力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而工 业化的首要目标便是迅速求强,迅速建成以拥有强大国防力量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一目标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战略,即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优先增长的 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这种战略与资本严重不足的资源条件形成了尖 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家不得不采取特殊的超经济手段,以高度集权的方式 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可用资源,实现超常规的资本积累。但这一发展战 略,是无法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
  1978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确定,富 民思想被明确提了出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三步走 ”的现代化战略,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富民方略。它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的重新定位,即由求强向富民转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求强的目标,而是要为国家 真正的强盛培植深厚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人民的富裕。这既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要达到 的最终目的所决定,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体现。富民目标的确 立,决定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即从资源劣势启动转变为立足于资源优势的战略,由 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片面突进转变为结构均衡的整体经济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高 。于是,长期被抑制的民生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显著增长,第三产业迅 速成长。这种工业结构的变革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极大 地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全面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随着 现代化目标的重新定位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主体的多元化,改变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局面,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掘出最有活力的源泉,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来自民间、来自社 会源源不竭的支持。富民目标的确立,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整个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转 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从经济现代化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内涵的渐趋丰富和完整。
  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柱,没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 但现代化不只是物质经济的现代化,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素质在内的 整体性社会变革。20世纪60年代,用“四个现代化”代替“工业化”,体现了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已更趋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开始注意把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同时并提。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把国家 发展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 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了十三大,则进一步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四化”的侧重物质技术,到作出实现高 度文明、高度民主的补充,中国现代化的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在20世纪80年代后,邓 小平为现代化注入了精神文明的内容,多次反复强调物质文明要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以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基于跨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发 展要求,把社会全面进步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就讲到,“要围绕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 《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 特别讲到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八届人大 四次会议根据以上建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在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指导方针”时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鉴于发达国 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引发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分离和对立造成的自然生 态和社会生态的双重危机,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在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层面上, 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五大报告更以鲜明的全面意识 ,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构成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从经济、政治、 文化几个层面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全面 进步的基本纲领。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社会全面发展意识。中国共产党已明确认识 到,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注: 见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继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培养“四有新人” 的要求后,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要求的一代

又一代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中,江泽民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他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 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必定要造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人;同时 现代化的事业惟有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人,才能得到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未来社会的目标。在中国加快推进现 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被提到全党工作的 重要议事日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臻于完整。
  (四)由封闭到全面开放——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不断拓宽。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在政治上孤立、军事上 包围的同时,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了严密的封锁禁运政策。中国在政治外交采取“一边 倒”方针,在经济上仅得到苏联的有限援助,于是采取的是自力更生开展经济建设的方 针。因而在建国后的较长时期里(尤其是在“左”倾思想泛滥的年代里,对资本主义世 界的一切视若洪水猛兽),中国实际上是在一个较封闭的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的。从20 世纪70年代后期起,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改 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 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明确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 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页。)“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 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论(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78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