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经济理论创新的阶段性
市场经济”(注:邓小平文选[M]·(2).231.),另一方面也证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如何协调关系到改革的深化与成败。因此,这时,邓小平的经济思想聚焦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他认为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得不好,就会糟。”(注:邓小平文选[M]·(3).17.)实际上,一个新的体制模式已在构思。
第二阶段以推陈出新、整体构思为特征,时间从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
这一时期,农村改革向城市改革推进,全面改革局面形成,国企改革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围绕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来重新定性社会主义经济是理论问题的焦点,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改革的走向,改革的深化发展,都由此而决定。
为适应全面改革运作的需要,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阐明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点,这实际上是重新定性社会主义经济。这个《决定》是在邓小平亲自指导和关心下起草的,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综合反映。“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成为这一时期主导整个改革的基本思路,代表了一种新经济体制。《决定》没有否定计划经济,但切中要害地指出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并对计划体制作了新的阐释。这个《决定》作为邓小平经济理论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其理论意义在于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新的基础,即把商品经济视为内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并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活力的因素。其实践意义在于推出了新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邓小平对它的评价很高。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注:邓小平文选[M]·(3).83.)他还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M]·(3).91.)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社会主义观念上的撞击也随之升温。问题的焦点是姓“社”还是姓“资”?要说服固守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理解新的社会主义观念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邓小平面对重重疑惑与误解,反复说明:“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注:邓小平文选[M]·(3).110~111.)“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就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注:邓小平文选[M]·(3).111.)
固守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人,在理论上从两个方面设置防线。一个方面,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公有制的经济,是完全的或纯粹的公有制,它只具有公有制的一元性。另一方面,强调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落脚点是计划,计划是主体。针对前一方面的问题,邓小平作了正面澄清。他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注:邓小平文选[M]·(3).252.)他没有直接批驳纯公有制论,但巧妙地提出了公有制主体论,从而间接地否定了纯公有制论。这一提法的创新意义在于突破了单一公有制的左倾思想的束缚,承认非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承认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事实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判断。至于后一方面的问题,“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提法本身确实会使人在理解和政策操作上发生歧义,弄得不好有可能重新落入计划经济体制的陷阱。因此,如何使这一提法更完善、更明确、更好地表达社会主义新观念,必须在理论的更深层次上寻求突破。
第三阶段以系统概括、目标定位为特征。时间是从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巡视。
这一时期,全党在理论思想上明确了我们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一次获得思想的大解放。改革突飞猛进,价格改革首当其冲,国企普遍推行承包制和转换经营机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人口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过程急剧加速,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程度不同地转移到市场运行轨道。实践的发展,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系统概括与科学总结提供了肥沃土壤。
由于在改革的全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根主线进行探索,便逐步地形成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识。这成为十三大报告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对在他指导下起草的十三大报告极为重视。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注:邓小平文选[M]·(3).261.)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科学地总结出来的,它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化了。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在这之前,邓小平总是说什么是社会主义还在探索之中。自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后,他认为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说:“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之前,邓小平总是说我们进行改革没有经验,要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自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后,改革理论成熟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基本路线也明确了,整个改革的目标模式也呼之欲出,他就发出了加速改革、加快发展的号召,鼓励大家“不要怕冒风险,胆子还要再大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注:邓小平文选[M]·(3).370.)他提出“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注:邓小平文选[M]·(3).372.)
1992年初邓小平巡视南方的谈话是对改革开放经验的系统概括与升华。
鉴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任务的复杂性与艰巨性,邓小平郑重地宣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条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集大成。他用反证的方法证明:“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注:邓小平文选[M]·(3).372.)他还以对待“傻子瓜子”这件事来说明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保持长期稳定,不可影响改革的大局。
他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改革的历史使命,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注:邓小平文选[M]·(3).373.)
但是,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也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需要我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否则,“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注:邓小平文选[M]·(3).373.)而有的人之所以“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注:邓小平文选[M]·(3).373.)邓小平认 《论邓小平经济理论创新的阶段性(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817.html
第二阶段以推陈出新、整体构思为特征,时间从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
这一时期,农村改革向城市改革推进,全面改革局面形成,国企改革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围绕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来重新定性社会主义经济是理论问题的焦点,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改革的走向,改革的深化发展,都由此而决定。
为适应全面改革运作的需要,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阐明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点,这实际上是重新定性社会主义经济。这个《决定》是在邓小平亲自指导和关心下起草的,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综合反映。“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成为这一时期主导整个改革的基本思路,代表了一种新经济体制。《决定》没有否定计划经济,但切中要害地指出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并对计划体制作了新的阐释。这个《决定》作为邓小平经济理论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其理论意义在于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新的基础,即把商品经济视为内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并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活力的因素。其实践意义在于推出了新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邓小平对它的评价很高。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注:邓小平文选[M]·(3).83.)他还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M]·(3).91.)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社会主义观念上的撞击也随之升温。问题的焦点是姓“社”还是姓“资”?要说服固守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理解新的社会主义观念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邓小平面对重重疑惑与误解,反复说明:“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注:邓小平文选[M]·(3).110~111.)“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就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注:邓小平文选[M]·(3).111.)
固守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人,在理论上从两个方面设置防线。一个方面,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公有制的经济,是完全的或纯粹的公有制,它只具有公有制的一元性。另一方面,强调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落脚点是计划,计划是主体。针对前一方面的问题,邓小平作了正面澄清。他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注:邓小平文选[M]·(3).252.)他没有直接批驳纯公有制论,但巧妙地提出了公有制主体论,从而间接地否定了纯公有制论。这一提法的创新意义在于突破了单一公有制的左倾思想的束缚,承认非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承认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事实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判断。至于后一方面的问题,“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提法本身确实会使人在理解和政策操作上发生歧义,弄得不好有可能重新落入计划经济体制的陷阱。因此,如何使这一提法更完善、更明确、更好地表达社会主义新观念,必须在理论的更深层次上寻求突破。
第三阶段以系统概括、目标定位为特征。时间是从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巡视。
这一时期,全党在理论思想上明确了我们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一次获得思想的大解放。改革突飞猛进,价格改革首当其冲,国企普遍推行承包制和转换经营机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人口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过程急剧加速,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程度不同地转移到市场运行轨道。实践的发展,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系统概括与科学总结提供了肥沃土壤。
由于在改革的全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根主线进行探索,便逐步地形成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识。这成为十三大报告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对在他指导下起草的十三大报告极为重视。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注:邓小平文选[M]·(3).261.)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科学地总结出来的,它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化了。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在这之前,邓小平总是说什么是社会主义还在探索之中。自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后,他认为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说:“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不过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现在才解决。”(注:邓小平文选[M]·(3).370.)
在这之前,邓小平总是说我们进行改革没有经验,要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自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后,改革理论成熟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基本路线也明确了,整个改革的目标模式也呼之欲出,他就发出了加速改革、加快发展的号召,鼓励大家“不要怕冒风险,胆子还要再大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注:邓小平文选[M]·(3).370.)他提出“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注:邓小平文选[M]·(3).372.)
1992年初邓小平巡视南方的谈话是对改革开放经验的系统概括与升华。
鉴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任务的复杂性与艰巨性,邓小平郑重地宣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条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集大成。他用反证的方法证明:“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注:邓小平文选[M]·(3).372.)他还以对待“傻子瓜子”这件事来说明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保持长期稳定,不可影响改革的大局。
他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改革的历史使命,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注:邓小平文选[M]·(3).373.)
但是,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也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需要我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否则,“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注:邓小平文选[M]·(3).373.)而有的人之所以“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注:邓小平文选[M]·(3).373.)邓小平认 《论邓小平经济理论创新的阶段性(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