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
【 正 文 】
一百五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是仅见的对人类社会运动形成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晚近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它所牵动的社会实践目前正在深入进行,因而在理论上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任务。
一 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形式及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内容
像一切完整的思想体系一样,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自身的三个环节:
一是它的方法原则。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世界、分析对象并制定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它的总原则,还是它赖以与其他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基本标志。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核环节。
二是它的逻辑论证。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现实问题,不是单纯地反映现实,而是历史地分析现实,通过把握现实而预测未来,并为现实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干,是它存在的基本标志。逻辑论证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中间环节。
三是它的策略理论。从根本上说,策略理论是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理论体系。它具有自身特有的方法原则和不可缺少的逻辑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策略理论和逻辑论证都运用唯物辩证法,都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区别主要在于,策略理论考察具体的社会发展问题,针对特定时代条件、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为特定的社会主体提供从事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战略思路和策略路线;而逻辑论证则考察整个历史发展规律,从宏观上对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说明和描述,其结论具有很强的时空涵盖性。策略理论包含了通常意义的战略和策略内容,属于直接的实践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外部环节。
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依赖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开放性。
实践是连续过程。人类一切理论活动都是从现实出发的,也都是以现实为归宿的;然而,任何实践活动又都是以理论为先导的,或者说,是以理论为形式的。理论源于历史中的实践又高于它,因而能够指导现在的实践;现在的实践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超越自身,因而能够修正既定的理论。实践与理论的这种相互渗透、相互融通、互为前提、互为表里的辩证关系,只有在人类发展的总过程中才能被理解。
概括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在两种意义进行:一是策略理论层面;一是逻辑论证层面。策略理论的发展仅仅源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所调整的是战略模式和策略步骤;而逻辑论证的发展源于时代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所调整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性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发展,都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开始的,因而都具有策略意义。来自策略方面的突破,在实践中将不断深化自己的原则,不断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如果现有的逻辑论证无法包容这种发展,无力解释新出现的事实,它本身就需要改变了。
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现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初,邓小平理论被视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论一致,人们尽可能寻找两种理论之间的逻辑对接关系;然而,由于总体条件的变化,要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此时的最佳策略应当是“不争论”。“不争论”策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一方面,它填补了新生理论体系在一段时间内未臻完善的缺憾,使这一理论得以以完整面貌示人,因而不致影响其在实践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它提供了邓小平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逻辑理论之间的磨合机会,当无法做到双方一致时,人们在心理上就能接受对新的逻辑理论的探索了。
在此问题上的最大障碍将是政治考虑:一种在实践中发挥了如此重大作用的理论居然没有形成逻辑论证的支撑,人们又在什么意义上承认它是一种理论体系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从人类一般认识规律的角度入手。这里需要确定两个前提:
首先,一种创新理论的提出,必然有一个完善过程;而它对实践的依赖,又使这一过程从一开始就同社会热点及难点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看到,既为“热点”,就是社会矛盾积聚之所在;大的、长期的“热点”问题同时构成了“难点”问题,又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人们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往往已经在理论上作了比较深入、比较系统的探讨,在实践上作了比较认真、比较全面的工作;但一旦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就意味着,现有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模式,从总体上不适应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人们从更深层次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
一般说来,事物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能获得突破性进展。此时,由于矛盾诸方面已充分展开,解决矛盾的实践经历了诸多尝试,新的实践模式将更少片面性,也将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但是,以实践作为突破形式的社会发展,其理论内容也往往是围绕着实践展开的。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品格,注定了它将按照自身的客观规律发展。新的理论只有依据实践启迪,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突破,并最终形成完整的逻辑架构。
其次,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它的划时代理论涵义,往往是采取人们所熟悉的语言来表达,往往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背景。事实上,人们不能奢望反映新的时代要求的理论,一下子就能取得一个十分清晰的面貌。要在一个庞大思想体系中表达时代的客观要求,新的理论刚开始必然带有原有理论的种种痕迹,其发展只能是渐进的。从整体上推行新的理论,只有在逻辑论证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后。这意味着这种理论到达其发展的新时期。
一俟新的理论能够为自身早已开始的实践提供完整的逻辑论证,就将为这一实践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都是从解决前人留下的历史课题开始的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属于整个人类进步历史的晚近部分。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对理想社会作了精彩描述,并且对组织新社会作了大胆尝试,却没能找到推翻旧制度、实现新制度的社会主体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认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唯物史观的发现,明确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揭示了无产阶级形成的历史根源;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指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奋起斗争、寻求解放的必然性。而无产阶级作为最后一个被剥削阶级,其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
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把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由此而形成的社会主义运动就是以阶级斗争为基本内容的运动。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那么,运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方式,能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主义的诞生解答了马克思
列宁认为,世界大战破坏了资本主义国家联手遏制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状况,使单独一国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落后国家面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使这些国家有条件率先进行革命,他们成功后应努力点燃发达国家革命的烈火,最终造成双方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局面。
问题在于,列宁的设想仅仅实现了前半部分:落后的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而发达国家却没能跟上来。直到今天,举着社会主义旗帜的仍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民族。
这一事实具有挑战性。但这种挑战似乎主要针对着理论领域。人们不得不面对一道难题:按照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先进国家实现,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首先由落后国家来建设这一现实呢?
至少在半个世纪中,社会主义者并没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905.html
【 正 文 】
一百五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是仅见的对人类社会运动形成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晚近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它所牵动的社会实践目前正在深入进行,因而在理论上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任务。
一 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形式及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内容
像一切完整的思想体系一样,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自身的三个环节:
一是它的方法原则。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世界、分析对象并制定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它的总原则,还是它赖以与其他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基本标志。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核环节。
二是它的逻辑论证。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现实问题,不是单纯地反映现实,而是历史地分析现实,通过把握现实而预测未来,并为现实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干,是它存在的基本标志。逻辑论证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中间环节。
三是它的策略理论。从根本上说,策略理论是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理论体系。它具有自身特有的方法原则和不可缺少的逻辑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策略理论和逻辑论证都运用唯物辩证法,都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区别主要在于,策略理论考察具体的社会发展问题,针对特定时代条件、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为特定的社会主体提供从事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战略思路和策略路线;而逻辑论证则考察整个历史发展规律,从宏观上对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说明和描述,其结论具有很强的时空涵盖性。策略理论包含了通常意义的战略和策略内容,属于直接的实践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外部环节。
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依赖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开放性。
实践是连续过程。人类一切理论活动都是从现实出发的,也都是以现实为归宿的;然而,任何实践活动又都是以理论为先导的,或者说,是以理论为形式的。理论源于历史中的实践又高于它,因而能够指导现在的实践;现在的实践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超越自身,因而能够修正既定的理论。实践与理论的这种相互渗透、相互融通、互为前提、互为表里的辩证关系,只有在人类发展的总过程中才能被理解。
概括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在两种意义进行:一是策略理论层面;一是逻辑论证层面。策略理论的发展仅仅源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所调整的是战略模式和策略步骤;而逻辑论证的发展源于时代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所调整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性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发展,都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开始的,因而都具有策略意义。来自策略方面的突破,在实践中将不断深化自己的原则,不断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如果现有的逻辑论证无法包容这种发展,无力解释新出现的事实,它本身就需要改变了。
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现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初,邓小平理论被视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论一致,人们尽可能寻找两种理论之间的逻辑对接关系;然而,由于总体条件的变化,要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此时的最佳策略应当是“不争论”。“不争论”策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一方面,它填补了新生理论体系在一段时间内未臻完善的缺憾,使这一理论得以以完整面貌示人,因而不致影响其在实践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它提供了邓小平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逻辑理论之间的磨合机会,当无法做到双方一致时,人们在心理上就能接受对新的逻辑理论的探索了。
在此问题上的最大障碍将是政治考虑:一种在实践中发挥了如此重大作用的理论居然没有形成逻辑论证的支撑,人们又在什么意义上承认它是一种理论体系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从人类一般认识规律的角度入手。这里需要确定两个前提:
首先,一种创新理论的提出,必然有一个完善过程;而它对实践的依赖,又使这一过程从一开始就同社会热点及难点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看到,既为“热点”,就是社会矛盾积聚之所在;大的、长期的“热点”问题同时构成了“难点”问题,又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人们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往往已经在理论上作了比较深入、比较系统的探讨,在实践上作了比较认真、比较全面的工作;但一旦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就意味着,现有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模式,从总体上不适应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人们从更深层次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
一般说来,事物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能获得突破性进展。此时,由于矛盾诸方面已充分展开,解决矛盾的实践经历了诸多尝试,新的实践模式将更少片面性,也将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但是,以实践作为突破形式的社会发展,其理论内容也往往是围绕着实践展开的。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品格,注定了它将按照自身的客观规律发展。新的理论只有依据实践启迪,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突破,并最终形成完整的逻辑架构。
其次,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它的划时代理论涵义,往往是采取人们所熟悉的语言来表达,往往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背景。事实上,人们不能奢望反映新的时代要求的理论,一下子就能取得一个十分清晰的面貌。要在一个庞大思想体系中表达时代的客观要求,新的理论刚开始必然带有原有理论的种种痕迹,其发展只能是渐进的。从整体上推行新的理论,只有在逻辑论证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后。这意味着这种理论到达其发展的新时期。
一俟新的理论能够为自身早已开始的实践提供完整的逻辑论证,就将为这一实践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都是从解决前人留下的历史课题开始的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属于整个人类进步历史的晚近部分。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对理想社会作了精彩描述,并且对组织新社会作了大胆尝试,却没能找到推翻旧制度、实现新制度的社会主体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认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唯物史观的发现,明确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揭示了无产阶级形成的历史根源;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指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奋起斗争、寻求解放的必然性。而无产阶级作为最后一个被剥削阶级,其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
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把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由此而形成的社会主义运动就是以阶级斗争为基本内容的运动。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那么,运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方式,能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主义的诞生解答了马克思
、恩格斯留下的问题。
列宁认为,世界大战破坏了资本主义国家联手遏制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状况,使单独一国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落后国家面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使这些国家有条件率先进行革命,他们成功后应努力点燃发达国家革命的烈火,最终造成双方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局面。
问题在于,列宁的设想仅仅实现了前半部分:落后的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而发达国家却没能跟上来。直到今天,举着社会主义旗帜的仍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民族。
这一事实具有挑战性。但这种挑战似乎主要针对着理论领域。人们不得不面对一道难题:按照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先进国家实现,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首先由落后国家来建设这一现实呢?
至少在半个世纪中,社会主义者并没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