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三大发展
【关 键 词】经济哲学/邓小平/发展
【 正 文 】
学界对经济哲学这一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就是研究经济学内部的方法论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诸如经济运行中的必然与偶然、理性与非理性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哲学应该有别于经济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它应该是一门关于经济研究的哲学方法的学问。本文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来使用经济哲学这一概念的。马克思与邓小平这两位历史伟人都对经济领域付诸了极大的理论精力。把支撑他们进行经济学思考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种对比,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邓小平理论本身的理解,而且对于我们实实在在地把握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很有好处。
一
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第一大发展是,把经济哲学的主题由批判变成了建设。马克思的经济哲学集中体现在他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之中。仔细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就可知道,马克思后期经济学研究中呈现出来的哲学方法与他在中期通过批判哲学唯心主义所得出的哲学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他正是运用了中期所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于经济学研究之中,《资本论》的与西方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均不同的经济思路才能得以形成。而这种独特思路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其经济哲学是在一个批判的主题下展开的。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资本论》的批判是一种科学的批判,它与“李嘉图式的经济学社会主义者”和西斯蒙第等人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那种立足于人性的外在伦理式批判全然不同。在它那里贯穿其指导思想主线的是代表着对历史内在本质之最深刻揭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只有从这一角度出发才能理解《资本论》在理论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商品——货币——资本等等范畴的逻辑递进之现实基础。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必须明确,那种把价值批判与科学实证截然割裂开来的分析和评判方法在《资本论》这里显然是行不通的。
其次,我们同时应当看到的是,就《资本论》的理论阐述体系来说,它的确主要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这是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对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这具体表现在,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方面,《资本论》没有侧重于研究生产力是怎么在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下得到发展的,也不侧重于研究生产力除了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之外的发展动力问题,而只是紧紧抓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不放并以此为核心来建构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即使是在某些地方研究了资本主义之前的私有制度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那也是为了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时有一个理论的前提,即这一经济形态已经充分具备了必然灭亡性,因此,根据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的理论逻辑,马克思当然会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性这一理论线索来重点展开其经济学思路。他与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其赞扬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们不同,不从交换价值,而从商品出发来组建理论体系,就是出于上述这种独特经济学思路的要求。
强调了这一点,当然就会弱化其它方面。但《资本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不是面面俱到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特点。不过,当后来人要来接过《资本论》的方法时,关键在于能否对指导《资本论》研究的基本哲学方法与《资本论》具体理论结果的阐述方法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是否只能用来指导批判生产关系的经济学理论?理解这一问题时显然应该注意,理论的阐述层面是经典作家把自己的经济哲学思想运用于他当时的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而得出来的观点。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当然重要,但问题是,如果把它直接当成是经典作家本人的完整的经济哲学思想,那就不对了。如果再对这一部分内容来一个曲解,用机械的外在矛盾的观点来代替马克思阐述生产关系时的内在矛盾观点,那就更糟糕了。对经典作家经济哲学思想的真正继承应该是把握其理论研究层面上的完整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运用于现实的经济问题之中,正像经典作家当年运用于他当时的经济问题的研究之中一样。
毛泽东同志晚年在经济生活领域所犯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的错误从理论层面上看,首先没能把指导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完整的经济哲学思想运用于中国的经济实践之中;其次还在于,即使是对《资本论》理论阐述层面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线索也作了不准确的理解,把内在矛盾的线索理解成了外在性的阶级斗争线索(脱离经济哲学的完整思想所理解的阶级斗争必然是外在性的)。马克思当年抓住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的线索成功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必须灭亡的证明,并使社会主义理论从假设变成了科学。而“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的理论则是在建设的主题下只是抓住了生产关系矛盾理论被曲解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在它的指导下经济建设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正像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客观上完成了马克思经济哲学从批判主题向建设主题的转变,并以此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作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与发展。他继承的是指导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经济哲学的完整思想,即完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发展的是《资本论》理论表述层面所反映出来的侧重于生产关系批判的内容。在复出工作后不久,邓小平就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小平同志甚至把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即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称为“最根本的拨乱反正”。这显然标志着邓小平经济哲学的主题已不再是生产关系的批判的线索,而是转移到了生产力的发展方面上来。
邓小平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两个主要的观点,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体制改革。就第一个观点而论,由于现在经济哲学的主题是建设性的,因此,经济哲学的研究当然不应该再仅仅集中在生产关系的批判线索上,不能再仅仅把生产当成一个既定的前提,而应当把理论研究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果说马克思当年抓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的线索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正确运用的话,那么,邓小平在当代中国抓住生产力发展的线索来展开其经济学的理论思维同样也是对上述基本原理正确运用的结果。就第二个观点而论,小平同志也没忘记从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上把经济哲学的主题从批判转变成建设的一个最好的写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抓住生产
二
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第二个重大发展是,在生产关系理论方面完成了从以对立着的阶级关系为主的解释角度向与特定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之关系的解释角度的特变。对马克思来说, 《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三大发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915.html
【 正 文 】
学界对经济哲学这一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就是研究经济学内部的方法论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诸如经济运行中的必然与偶然、理性与非理性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哲学应该有别于经济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它应该是一门关于经济研究的哲学方法的学问。本文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来使用经济哲学这一概念的。马克思与邓小平这两位历史伟人都对经济领域付诸了极大的理论精力。把支撑他们进行经济学思考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种对比,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邓小平理论本身的理解,而且对于我们实实在在地把握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很有好处。
一
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第一大发展是,把经济哲学的主题由批判变成了建设。马克思的经济哲学集中体现在他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之中。仔细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就可知道,马克思后期经济学研究中呈现出来的哲学方法与他在中期通过批判哲学唯心主义所得出的哲学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他正是运用了中期所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于经济学研究之中,《资本论》的与西方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均不同的经济思路才能得以形成。而这种独特思路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其经济哲学是在一个批判的主题下展开的。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资本论》的批判是一种科学的批判,它与“李嘉图式的经济学社会主义者”和西斯蒙第等人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那种立足于人性的外在伦理式批判全然不同。在它那里贯穿其指导思想主线的是代表着对历史内在本质之最深刻揭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只有从这一角度出发才能理解《资本论》在理论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商品——货币——资本等等范畴的逻辑递进之现实基础。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必须明确,那种把价值批判与科学实证截然割裂开来的分析和评判方法在《资本论》这里显然是行不通的。
其次,我们同时应当看到的是,就《资本论》的理论阐述体系来说,它的确主要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这是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对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这具体表现在,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方面,《资本论》没有侧重于研究生产力是怎么在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下得到发展的,也不侧重于研究生产力除了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之外的发展动力问题,而只是紧紧抓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不放并以此为核心来建构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即使是在某些地方研究了资本主义之前的私有制度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那也是为了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时有一个理论的前提,即这一经济形态已经充分具备了必然灭亡性,因此,根据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的理论逻辑,马克思当然会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性这一理论线索来重点展开其经济学思路。他与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其赞扬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们不同,不从交换价值,而从商品出发来组建理论体系,就是出于上述这种独特经济学思路的要求。
强调了这一点,当然就会弱化其它方面。但《资本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不是面面俱到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特点。不过,当后来人要来接过《资本论》的方法时,关键在于能否对指导《资本论》研究的基本哲学方法与《资本论》具体理论结果的阐述方法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是否只能用来指导批判生产关系的经济学理论?理解这一问题时显然应该注意,理论的阐述层面是经典作家把自己的经济哲学思想运用于他当时的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而得出来的观点。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当然重要,但问题是,如果把它直接当成是经典作家本人的完整的经济哲学思想,那就不对了。如果再对这一部分内容来一个曲解,用机械的外在矛盾的观点来代替马克思阐述生产关系时的内在矛盾观点,那就更糟糕了。对经典作家经济哲学思想的真正继承应该是把握其理论研究层面上的完整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运用于现实的经济问题之中,正像经典作家当年运用于他当时的经济问题的研究之中一样。
毛泽东同志晚年在经济生活领域所犯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的错误从理论层面上看,首先没能把指导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完整的经济哲学思想运用于中国的经济实践之中;其次还在于,即使是对《资本论》理论阐述层面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线索也作了不准确的理解,把内在矛盾的线索理解成了外在性的阶级斗争线索(脱离经济哲学的完整思想所理解的阶级斗争必然是外在性的)。马克思当年抓住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的线索成功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必须灭亡的证明,并使社会主义理论从假设变成了科学。而“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的理论则是在建设的主题下只是抓住了生产关系矛盾理论被曲解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在它的指导下经济建设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正像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客观上完成了马克思经济哲学从批判主题向建设主题的转变,并以此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作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与发展。他继承的是指导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经济哲学的完整思想,即完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发展的是《资本论》理论表述层面所反映出来的侧重于生产关系批判的内容。在复出工作后不久,邓小平就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小平同志甚至把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即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称为“最根本的拨乱反正”。这显然标志着邓小平经济哲学的主题已不再是生产关系的批判的线索,而是转移到了生产力的发展方面上来。
邓小平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两个主要的观点,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体制改革。就第一个观点而论,由于现在经济哲学的主题是建设性的,因此,经济哲学的研究当然不应该再仅仅集中在生产关系的批判线索上,不能再仅仅把生产当成一个既定的前提,而应当把理论研究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果说马克思当年抓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的线索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正确运用的话,那么,邓小平在当代中国抓住生产力发展的线索来展开其经济学的理论思维同样也是对上述基本原理正确运用的结果。就第二个观点而论,小平同志也没忘记从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上把经济哲学的主题从批判转变成建设的一个最好的写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抓住生产
关系的范畴目的在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情境中抓住生产关系的线索,目的则在于如何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两者在具体结论上尽管不同,但一致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在理解生产关系体制的改革的具体问题时,邓小平同样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哲学思想。他没有仅仅停留在交换关系的领域,也没有仅仅停留在分配或消费关系的领域来展开思路,而是深入到了狭义的生产关系的层次来思考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提出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后来的经济特区建设和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思想都是这方面理论的体现。
二
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第二个重大发展是,在生产关系理论方面完成了从以对立着的阶级关系为主的解释角度向与特定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之关系的解释角度的特变。对马克思来说, 《邓小平对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三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