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中国政治论文 >> 正文

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述评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而且丰富了政党制度研究的方法。
      二、评价和思考
  通过对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状况的分析,笔者感到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很多,结合 近年来的思考,提出一些问题,以期学界同行共同研究。
  1.要加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政党政治思想研究
  应该说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政党政治思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成果 相对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很不够的。某种意义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 人政党政治思想研究上的创新,才能推动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不断发展。要从政治发 展角度,在动态中把握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发展规律,尤其要在时空的 现实交汇点上,认真研究第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政党政治思想,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 究在正确方向上不断创新发展。
  2.进一步加强对西方政党制度的研究
  当前对西方政党制度的研究,描述性、解释性的偏多,缺少对其本质和特点的深入分 析和研究。对西方政党制度研究以及中西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主要是为西方多党制不适合 中国寻找依据,很少有论者通过研究来揭示西方政党制度的进步性和某些优点,从而为 完善与发展中国政党制度提供有益借鉴。我们反对简单移植西方政党制度,但我们同样 重视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社会主义是 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形态,而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各方面优于资本主义,能在政治 制度方面超越资本主义,恰恰在于社会主义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 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因此只有在批判地吸收一切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才能够 切实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不断发展。就中国政党 制度发展来看,既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立足于中国多党合作政治的历史、现实,又 批判地借鉴西方政治文明中的某些方面和形式,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和实践上超越西方 政党制度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阶 段发展。
  3.中国政党制度的党际关系研究
  中国政党制度的两个主体——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八个民主党派)的关系以 及各参政党(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也是当前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需要重视的问题。
  (1)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对这个问题,不少国内有影响的学者认为是“领导和被领 导的关系”,(注:黄福寿:《论参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笔者以为无论从历史和现实看,还是从逻辑上看,都是 一个需要进一步商榷和探讨的问题。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应该是领导和接受领导的关系 ,这既是历史和现实证明的,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关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出 发点。(注:《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辅导)》,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第18页,第10页。)如果把执政党与参政党 的关系理解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容易简单化为上下级关系,这显然使人很难理解 中国执政党和参政党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监督的政治关系。
  同时,执政党和参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正在发生变化。江泽民在“七一”讲话 中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 、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注:《新世纪党的建设 的伟大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辅导)》,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第19页,第18页,第10页。)而这些对象——“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注:《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6页。)一向是参政党的重要社会基础,是参政党联系和发展 的重点对象。因此如何认识这种变化,也是科学把握执政党和参政党关系发展的客观要 求。
  (2)各参政党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民主党派“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注:《新世纪党的建 设的伟大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辅导)》,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版,第19页,第18页,第10页。)从民主党派现有成员的构成看,知识分子占有绝对多 数,各党派传统的界别区别(如民盟以高教界人士为主、九三以科技界人士为主等)正趋 向模糊。而且如继续坚持传统界线,那么某些党派(如民革等)的存在和发展将面临严禁 挑战。因此,要使中国政党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稳定发展,必须加紧研究这些现实课 题。
  4.参政党理论研究
  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是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对参政党 理论的研究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起了学界关注,但从研究成果来看,也仅限于对 其历史、特点、功能、运行机制、自身建设等的描述性陈述。就目前我国多党合作政治 的具体实践来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参政党建设尤其是参政党理论建设相对落后,不能 满足参政党实践

的需要,以致于参政党在实践中缺少应有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必将弱化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延缓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因此,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积极推进我国参政党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 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8卷,第423页。)为中国各阶层人民获得切实政治利益提供理论指导和有效途 径。
  5.研究方法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进行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根本方法 。在这一根本方法指导下,运用各种具体方法是深化和拓展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必由之 路。但在运用各种具体方法时,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1)关于比较方法。比较方法是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比较方法本身也 存在缺陷,运用不当会使我们的研究结果出现很大的片面性,正如列宁所说:“任何比 较都不会十全十美,这一点大家早就知道了。任何比较只是拿所比较的事物或概念的一 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相比,而暂时地和有条件地撇开其它方面。我们提醒读者注意一下 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常常被人忘掉的真理。”(注:王邦佐:《政治学的繁荣和发展 需要理论创新》,《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1期。)因此要克服片面性,增强科学性, 惟有提高比较的全面性。当前应拓展这样四个维度的研究:一是发展中国家政党制度的 比较研究;二是亚洲国家政党制度的比较研究;三是前东欧共产党国家多党合作制的比 较研究;四是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形态的比较研究。通过多维度研究,才有可能科学揭示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2)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中国政党制 度研究中需要强调的问题。从近年来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现状看,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倾 向比较明显。一方面是实际工作者缺少从政治发展尤其是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角度的理 论思考;另一方面是理论工作者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实践了解不够,缺少理论研究的现实 基础。只有实现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紧密联系,共同研究,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政 党制度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因为“政治生活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政治学 研究如果离开了现实,缺乏对政治现实的回应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的政治学学者更应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创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43)
  注释:
  (28)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 67-351页。
  收稿日期:2003-01-10

《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述评(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92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