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策略浅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为随着关税壁垒和行政壁垒的逐渐消失,特别是在按照WTO要求降低关税、开放国内市场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更多地要依靠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激励,来保护。知识产权对市场的占领保护作用将逐渐凸显出来。根据世贸组织TRIPS协议的内容,知识产权问题前已经从传统的私权范畴上升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把无形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有形的贸易结合起来,针对由知识产权引起的争端通常采用贸易制裁手段来解决。发达国家甚至将专利上升为一个行业的标准来构筑技术的壁垒,比如美国的高通公司。在IT行业流行这样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卖力气、二流的企业卖产品、一流的企业卖技术、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但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特别是专利保护所达到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专利在大量企事业单位还是一片空白。我国上万个大型的企业一年的发明专利申请还赶不上日、美一个公司的申请,向国外申请的专利更是微乎其微。
一个纯粹的技术成果成为专利和单纯的技术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纯技术成为专利以后对于我这个企业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清楚,那么专利制度在企业形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良性运行机制中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从管理的角度讲,如果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没有知识产权的管理,那就称不上是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几乎没有一个不把知识产权的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的。据了解,日本日立公司,它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有370多人,是它整个公司管理的灵魂,这是国内的一些公司无法想象的事。这些跨国公司形成这样一种“左右手”的局面:一部分人在搞创造发明,一部分人在搞知识产权保护,在那里专利是和人、财、物并立的四大资源,专利战略是企业的生命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是要尽快地、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这种能力从哪里来呢?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鼓励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机制和一种制度,为技术创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国外几百年专利制度的历史和国内十几年的实践以及有关理论研究都表明,专利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长期稳定起作用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保护专利,是专利制度的核心。但光靠专利和新技术成果还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其取得专利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也就是世界上一些经济、科技大国、强国,同时又是专利大国强国的缘由。如日本每年发明专利申请达40多万件,美国20多万件,德国15万多件。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IBM、杜邦、日立、飞利浦等大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数万件,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就有上千件,有的高达1万多件,如此多的有效专利成了他们雄霸国际市场最重要的资本。
专利制度使技术资产化。这一点子很多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你说一篇论文值多少钱?但是变成专利就值钱了,专利是国际法承认的无形资产。例如,安徽扬子电冰箱厂和德国的西门子合资,就是拿25件冰箱冰柜专利,折合成了4000多万人民币!另外,我国担保法中明文规定,专利和股票、汇票一样,可以质押。
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是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也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支柱企业;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国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晴雨表。但如果对今年4月信息产业部发布的2001年度(第十五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作一番研究,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利润率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营业总额上,我们会发现本次电子百强的真正明星当属深圳华为和上海贝尔有限公司。按营业收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位居电子百强的第八名(152亿元),但利润率和利润额却高居榜首。去年华为的利润总额是29亿元,利润率为19.07%。上海贝尔2000年的营业收入为1082048万元,利润率15.5%。如果把利润率较高的企业与电子百强企业申请专利,尤其发明专利的数量排名相比,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海尔集团1495件申请量领先于其它企业,而深圳华为以120件居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第一。中兴通讯以75件发明专利居亚军,以后分别是海尔集团(34件)、长虹电子集团(29件)、上海贝尔(19件)、清华同方(16件)、联想集团(12件)等。而单项产品拥有的专利数目也被证明与其创造的利润成正比,荟萃多项专利于一身的产品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比如,联想一款拥有42项专利的“天禧电脑”,仅2000年就为联想创利润37.5亿元。为什么拥有专利多的企业利润率普遍较高?一个企业要提高利润,就必须更多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果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利润率必然受到牵制。某电子百强企业生产的手机市场售价仅在千元左右,而从欧洲进口的芯片成本就75美元,再加上销售成本、人力成本,利润率自然不会高。但拥有了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拥有”了市场和利润吗?核心技术并不代表现实的市场和利润,因为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像可口可乐公司那样保守自己的技术秘密许多年而不落在竞争对手的手里。发明了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就算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但实际上申请并获专利授权的技术或产品,才能称得上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应将着眼点从关税壁垒、行政壁垒转移到技术壁垒方面来。而构筑技术壁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专利,专利对市场已经构成了一种无形的法律保护。
拥有了专利就能占领市场吗?专利和市场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专利本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没有市场就没有专利。专利是一种权利,是国家确认的一种私权,在市场化的竞争中保护权利人获得其应该得到的利益,使社会更有效使用智力创作的成果。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市场环境,专利制度就没有根基;没有专利制度,市场就没有秩序,一切都会混乱。两者之间是非常紧密的一种联系。正如企业的根本任务不是研发新技术而是通过占领市场来赢利一样,所谓专利,其根本意义也并不局限于保护技术,而是旨在保护市场。其实,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许多个方面。
跨国企业早已向中国发起了专利进攻战,我国的高科技企业怎样呢?我国信息产业的发明专利,1996年以前每年增长在100件左右,1997年开始快速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的统计,1998至2000年我国已经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共计74,098件,其中涉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约占三分之一,与1997至1999年的统计相比,比例略有上升。这说明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专利的申请也日趋活跃;但由于基数太低,总体仍然差距很大,要短期内改变以前所积累的在专利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内外差距虽然很大,但可喜的是我国已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并积极地申请了专利。从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来看,国内同比增幅大于国外,增长势头强劲。有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快速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的专利分布以实用新型居多,
《入世后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策略浅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949.html
一个纯粹的技术成果成为专利和单纯的技术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纯技术成为专利以后对于我这个企业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清楚,那么专利制度在企业形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良性运行机制中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从管理的角度讲,如果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没有知识产权的管理,那就称不上是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几乎没有一个不把知识产权的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的。据了解,日本日立公司,它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有370多人,是它整个公司管理的灵魂,这是国内的一些公司无法想象的事。这些跨国公司形成这样一种“左右手”的局面:一部分人在搞创造发明,一部分人在搞知识产权保护,在那里专利是和人、财、物并立的四大资源,专利战略是企业的生命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是要尽快地、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这种能力从哪里来呢?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鼓励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机制和一种制度,为技术创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国外几百年专利制度的历史和国内十几年的实践以及有关理论研究都表明,专利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长期稳定起作用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保护专利,是专利制度的核心。但光靠专利和新技术成果还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其取得专利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也就是世界上一些经济、科技大国、强国,同时又是专利大国强国的缘由。如日本每年发明专利申请达40多万件,美国20多万件,德国15万多件。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IBM、杜邦、日立、飞利浦等大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数万件,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就有上千件,有的高达1万多件,如此多的有效专利成了他们雄霸国际市场最重要的资本。
专利制度使技术资产化。这一点子很多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你说一篇论文值多少钱?但是变成专利就值钱了,专利是国际法承认的无形资产。例如,安徽扬子电冰箱厂和德国的西门子合资,就是拿25件冰箱冰柜专利,折合成了4000多万人民币!另外,我国担保法中明文规定,专利和股票、汇票一样,可以质押。
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是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也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支柱企业;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国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晴雨表。但如果对今年4月信息产业部发布的2001年度(第十五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作一番研究,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利润率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营业总额上,我们会发现本次电子百强的真正明星当属深圳华为和上海贝尔有限公司。按营业收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位居电子百强的第八名(152亿元),但利润率和利润额却高居榜首。去年华为的利润总额是29亿元,利润率为19.07%。上海贝尔2000年的营业收入为1082048万元,利润率15.5%。如果把利润率较高的企业与电子百强企业申请专利,尤其发明专利的数量排名相比,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海尔集团1495件申请量领先于其它企业,而深圳华为以120件居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第一。中兴通讯以75件发明专利居亚军,以后分别是海尔集团(34件)、长虹电子集团(29件)、上海贝尔(19件)、清华同方(16件)、联想集团(12件)等。而单项产品拥有的专利数目也被证明与其创造的利润成正比,荟萃多项专利于一身的产品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比如,联想一款拥有42项专利的“天禧电脑”,仅2000年就为联想创利润37.5亿元。为什么拥有专利多的企业利润率普遍较高?一个企业要提高利润,就必须更多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果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利润率必然受到牵制。某电子百强企业生产的手机市场售价仅在千元左右,而从欧洲进口的芯片成本就75美元,再加上销售成本、人力成本,利润率自然不会高。但拥有了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拥有”了市场和利润吗?核心技术并不代表现实的市场和利润,因为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像可口可乐公司那样保守自己的技术秘密许多年而不落在竞争对手的手里。发明了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就算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但实际上申请并获专利授权的技术或产品,才能称得上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应将着眼点从关税壁垒、行政壁垒转移到技术壁垒方面来。而构筑技术壁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专利,专利对市场已经构成了一种无形的法律保护。
拥有了专利就能占领市场吗?专利和市场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专利本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没有市场就没有专利。专利是一种权利,是国家确认的一种私权,在市场化的竞争中保护权利人获得其应该得到的利益,使社会更有效使用智力创作的成果。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市场环境,专利制度就没有根基;没有专利制度,市场就没有秩序,一切都会混乱。两者之间是非常紧密的一种联系。正如企业的根本任务不是研发新技术而是通过占领市场来赢利一样,所谓专利,其根本意义也并不局限于保护技术,而是旨在保护市场。其实,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许多个方面。
跨国企业早已向中国发起了专利进攻战,我国的高科技企业怎样呢?我国信息产业的发明专利,1996年以前每年增长在100件左右,1997年开始快速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的统计,1998至2000年我国已经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共计74,098件,其中涉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约占三分之一,与1997至1999年的统计相比,比例略有上升。这说明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专利的申请也日趋活跃;但由于基数太低,总体仍然差距很大,要短期内改变以前所积累的在专利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内外差距虽然很大,但可喜的是我国已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并积极地申请了专利。从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来看,国内同比增幅大于国外,增长势头强劲。有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快速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的专利分布以实用新型居多,
发明专利还不多,反映我们国家的专利技术水平还不高,说明我国信息产业要称雄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在许多领域由于外国企业专利申请太多,民族企业的科研和市场活动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这些数据只是基本代表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申请的专利并没有完全反映中国的实力,因为许多企业的专利申请还不活跃。一家研究所做了多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工作,国家投入了几个亿竟然没有一项专利申请。在电子百强企业中,几乎每年每家企业都投入大量科研资金,1998至2000年却只有44家申请了专利,还不足一半。
《入世后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