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研究方法:规范与发展
分析中得出,使得定量分析只是定性结果的一种点缀。有些问题则由于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特点而显得更为严重,如他指出的,大部分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指标在村一级或县、乡不适用是因为总体规模不够。统计所研究的是总体的数量关系而不是个别的数量关系,所以统计指标在一定的总体规模下才有意义,这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但是在实际中却经常被误用。我们经常看到的错误都是统计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错误”,而不是“高深错误”。统计学上的概念和方法可能很简单,也容易理解,但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恰如其分地运用并不容易,需要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
郑真真副教授从另一个角度对描述性统计、双变量统计和多变量统计分析中经常被忽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她不仅指出了问题的所在,而且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做,她所讨论的内容是大部分统计教科书上所没有的,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对于正确地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具体的问题这里就没有必要再评述了。她的分析源于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总结和升华,很多观点具有独到性,如对描述性统计的重视,多变量分析结果的展示和解释,不必求最新、只求最合适的方法。
王谦和郑真真从不同角度对统计分析和统计数据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郭志刚教授则对人口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指标是否有效应该以研究目的为标准来判断,他从总和生育率对终身生育水平的背离和不能控制育龄妇女的孩次结构这两大缺陷出发,对问题的表现形式、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其中渗透了他自己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和体会。我看完他的文章觉得获益匪浅,如9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调查所得到的总和生育率指标都非常低,这里面有统计漏报的问题,也有总和生育率指标自身的缺陷所带来的问题,在婚育年龄推迟时,总和生育率会低估终身生育水平。在以往的人口学研究中,对方法论的讨论和重视是不够的。研究方法的创新源于实践的需求,面对21世纪更加错综复杂的人口问题,我们需要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这是目前我国人口科学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三位专家的分析和讨论有很大的实用性,值得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认真学习,但是毕竟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纳概括全面,这也不是本期论坛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本期论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同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中国规范的人口学研究毕竟只有20多年的历史,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和研究的不规范在其他学科领域也同样存在,甚至有可能更严重,但是我们不能漠视这种状况继续下去,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体同仁的重视和努力。我觉得目前至少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同行之间开展批评,这将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与规范;
(2)编审人员把好质量关,使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符合学术规范,杂志上文章的示范作用往往比教科书要大得多;
(3)加强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工作。强调方法的适用性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主持人 刘金塘)
【参考文献】
1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2 马瀛通,王彦祖,杨叔章.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
3 姚新武.中国生育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4 郭震威.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TFR')方法”的一点看法.人口研究,2000;1
5 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01;1
6 郭志刚.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1
7 Feeney.1985.Parity progression projectio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Florence 1985,vol.4
8 Bongaarts and Feeney.1998.On the quanturn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271~291/中译文:人口研究,2000;1
《人口学研究方法:规范与发展(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952.html
郑真真副教授从另一个角度对描述性统计、双变量统计和多变量统计分析中经常被忽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她不仅指出了问题的所在,而且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做,她所讨论的内容是大部分统计教科书上所没有的,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对于正确地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具体的问题这里就没有必要再评述了。她的分析源于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总结和升华,很多观点具有独到性,如对描述性统计的重视,多变量分析结果的展示和解释,不必求最新、只求最合适的方法。
王谦和郑真真从不同角度对统计分析和统计数据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郭志刚教授则对人口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指标是否有效应该以研究目的为标准来判断,他从总和生育率对终身生育水平的背离和不能控制育龄妇女的孩次结构这两大缺陷出发,对问题的表现形式、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其中渗透了他自己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和体会。我看完他的文章觉得获益匪浅,如9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调查所得到的总和生育率指标都非常低,这里面有统计漏报的问题,也有总和生育率指标自身的缺陷所带来的问题,在婚育年龄推迟时,总和生育率会低估终身生育水平。在以往的人口学研究中,对方法论的讨论和重视是不够的。研究方法的创新源于实践的需求,面对21世纪更加错综复杂的人口问题,我们需要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这是目前我国人口科学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三位专家的分析和讨论有很大的实用性,值得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认真学习,但是毕竟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纳概括全面,这也不是本期论坛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本期论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同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中国规范的人口学研究毕竟只有20多年的历史,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和研究的不规范在其他学科领域也同样存在,甚至有可能更严重,但是我们不能漠视这种状况继续下去,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体同仁的重视和努力。我觉得目前至少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同行之间开展批评,这将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与规范;
(2)编审人员把好质量关,使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符合学术规范,杂志上文章的示范作用往往比教科书要大得多;
(3)加强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工作。强调方法的适用性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主持人 刘金塘)
【参考文献】
1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2 马瀛通,王彦祖,杨叔章.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
进指标体系的确立.人口与经济,1986;1,2
3 姚新武.中国生育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4 郭震威.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TFR')方法”的一点看法.人口研究,2000;1
5 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01;1
6 郭志刚.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1
7 Feeney.1985.Parity progression projectio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Florence 1985,vol.4
8 Bongaarts and Feeney.1998.On the quanturn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271~291/中译文:人口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