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中国政治论文 >> 正文

庄子的死亡哲学


样成为无法摆脱的精神负担。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死亡意识,才能从这一与生俱来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解放和自由。
对于庄子哲学中的生命观和死亡观,有的书将其概括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在一段时期中,这曾是对庄子思想的主流评价。表面看,庄子确有这样的思想倾向,但从庄子的整体思想看,其生命观和死亡观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从多角度审视所论的问题,是庄子哲学的一个特点。在《秋水》篇中,庄子提出对一个对象,要“以道观之”、“以物观之”和”以俗观之”,也就是从道的角度、从事物的角度和从俗人的角度分别去认识。这里说的“以道观之”,就是从万物的本原去透视所要考察的对象的本质。对死亡问题,也首先要从“道”本体论去解读。
庄子说:“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齐物论》)就是认为道贯通一切事物而使一切事物构成整体。整体的分化便成为万事万物,而生成的任何事物都必然会毁灭,毁灭意味着复归于道。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也就没有事物的生成和毁灭了,一切都回复到一个整体。在这里,庄子并不是站在俗人的立场来看待生死成毁,而是站在万物之上的“道”的立场上来理解生死成毁。他不仅超越了个人,而且超越了人类和各别的事物。从人或其它事物的立场看,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但从万物本原的“道”的立场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和死也就“复通为一”了,庄子的意思是,认识死亡,不能局限于“以物观之”和“以俗观之”,而要“以道观之”,能做到以道观之,“死生无变于己”。(《齐物论》)死生问题不会使自身发生变化,在自己的身上也就不会发生作用了。在《在宥》篇中,庄子又借得道的广成子之口说:众人认为有生有死,人死了,一切也就结束了。而唯有得道之人,才能了解生死如一,既然生死如一,人也就长存了。
怎样才能做到“以道观之”呢?在《大宗师》中,庄子说:“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人于不死不生。”这里说的“见独”指洞见独一无二的道。《道德经》第25章说道是“独立而不改”的,道不依赖于它物而存在,超越于一切因果系列之上,是万物齐一的整体,所以是“独”。常人心中不会出现独立的道,所以是“见”不到道的,要经过“外天下”、“外物”和“外生”之后,才能如同早晨太阳升起大地一片光明一样“朝彻”,即领悟到道。领悟到道,就是在精神世界中“见独”。精神世界中“见独”,豁然开朗,就能突破时间限制,把古和今看作没有区别,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统一起来了,这就是“无古今”。突破了时间限制,也就能看破生死,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精神进入“不死不生”的境界,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身处变化中的世界,内心却能排除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心境达到的这种境界就是“撄宁”。
二是庄子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在《养生主》中,庄子在讲夫子适时来适时去之后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意思是说,一支烛是会燃尽的,但火却可以传续下去,而且这种传续没有穷尽。在这里,以薪火关系比喻个人与人类的关系。通俗地说,个人是有死亡的,如同一支烛会燃尽;但人类却世代延续下去,如同烛火却可以传续。老子《道德经》第33章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要将“死”和“亡”区别开来,人的肉体寿命虽然可以延长,但终究是有死的,在肉体消失以后,精神仍可与世长存。这里说明,个人和人类存亡的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从肉体生命来说,个人生命有限而人类生存没有穷尽;二是从精神生命来说,个人的精神汇集到人类精神中,那是可以不亡而长存的。
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知北游》)意思是说: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呢?人的生命的形成,是气的聚合,气聚合生命就开始了,气离散死亡就到来了。既然死和生是相互为继,我又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庄子认为,人们喜欢生的神奇,厌恶死的腐臭,岂不知腐臭终会转化为神奇,神奇又将转化为腐臭,因为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清醒认识死亡,那么神奇的生命被死亡的忧患所困扰,生命不再神奇而变得腐臭了;反之,清醒地认识了死亡,解除了生命过程中的精神负担,腐臭的死亡也变得神奇了。
三是庄子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在《大宗师》中,庄子提出“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就是认为,善待生命的人,才能善待死亡。“善夭善老,善始善终”,人的一生要妥善安排少年、老年,开始、终结。可见,庄子不是消极厌世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死亡,恰恰相反,他既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看待生命,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直面死亡。在他看来,不能善待生命的人,是不可能善待死亡的。反过来说,对死亡作深入的思考,形成清醒的认识,在生命过程中排除对死亡的恐惧,正是善待生命。
庄子将死亡放在生命的过程中来理解,他认为人生就是人的生命过程。“一受成其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知能止,不亦悲乎!”(《齐物论》)人生下来有了形体,人的生命活动也就开始了。生命过程是什么呢?不就是不可抗拒地一步步走向死亡吗?在生命的过程中,和外界的尘世事物互相较量磨擦,行动还尽最大努力快速奔驰,脚步总是停不下来,这不是很可悲吗?人一生劳碌奔波,总是希望事业有成前途光明,而更多时候却劳而无功,希望破灭,这不是很可哀吗?就算是有所成就,春风得意,到头来形体还是逐渐衰老,精神还是日益萎缩,生命过程原来是不可逆转地向死亡逼进,结局仍免不了死亡。“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同上)想想人生的过程,不过是如此的悲哀,真是越想越胡涂,越想越难受。世上哪有不胡涂不难受的人呢?庄子悲叹人生苦难,悲叹人对生死的困惑。但他认为,这种困惑其实是“以俗观之”的结果。他的哲学,目的就是在于使人通晓大道,从困惑中解脱,达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的境界。
《庄子·盗跖》篇说:“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通悦,引者注)其志者,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意思是:天地的存在是无穷的,人的死生却是有时限的。以有时限的生命寄托在无穷尽的天地之间,就像快马闪过空隙一样非常短暂。凡是不能让自己的心思情绪快乐,并以此保养寿命的人,都不是通晓大道的人。庄

《庄子的死亡哲学(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97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