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邓小平文化观的哲学思考


【 正 文 】 
邓小平的文化观,是指邓小平关于文化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文化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期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后来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时期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依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一)确立物质文化建设的优先地位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组成的有机体。文化在这种结构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就是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问题。毛泽东曾以非常精炼的语言,论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的关系。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毛泽东选集》第2卷,1991年第2版,第663~664页)。在解决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问题上,邓小平始终坚持运用毛泽东这个基本观点,从社会整体结构中划分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1941年5月, 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这篇报告中指出,当时的中国,“不管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势力……各种势力的文化工作都是与其政治任务密切联系着的”(《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2页)。1982年9月,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中恢复了正确的政策,并且研究新情况、新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确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页)。1987年10月,他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这篇谈话中又讲: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这涉及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所有方面的问题”(同上书,第25页)。所有这些地方,都是在与经济、政治相对的意义上使用文化概念,其含义,即是毛泽东所说的“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文化作为社会结构中的观念形态的层面,与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相结合,形成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因此,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关系,就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对于政治和文化的基础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促成了中国当代文化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范式),而且为新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参见俞吾金所著《邓小平与中国当代文化范式的转变》,《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邓小平谈文化,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文化范式出发的,因此他不仅关注观念形态上的文化,更关注物质形态上的文化,并把后一种形态的文化看作是前一种形态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文化观的根本特征,就是对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总是反复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主义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23页)。 这段话告诉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就得承认,物质文化(或物质文明)始终是观念文化(或精神文明)的基础。后来,邓小平在《关于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问题》这篇谈话中又强调指出:“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41页)。邓小平的科学表述说明了作为思想、精神层面的文化,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是由特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是适应当时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文化的最本质的规定看,它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的变迁,基础在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归根到底,经济是最后决定的力量。因此,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对经济的绝对依赖性:“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44页)。只有从经济的发展出发,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才能真正认识文化的本质。 
正是因为牢牢地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唯物辩证原理,邓小平确立了物质文化建设的优先地位,实现了文化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并制定了观念文化建设的主导性原则。 
(二)制定观念文化建设的主导性原则 
如前所述,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文化范式出发,邓小平始终把物质文化的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忽视社会主义观念文化(或精神文明)的建设。他反复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同上书,第123页)。 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依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观念文化并不是物质文化的消极的分泌物,相反,它常常作为重要的因素反作用于物质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之后,又具有其自身运动的特殊发展规律,以及对经济和政治起作用的能力。这就是观念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亦即观念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反作用。它表现为一定的意识、观念、精神、思想、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等,并由此影响和制约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活动,从而引起不同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结果,与经济必然性一起,形成历史发展的交互作用。 
首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观念文化的核心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他在解释精神文明概念时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326页)。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乃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坚持共产主义。而在阐明观念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导向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样的词在邓小平那里并不是形式主义的套语,而是体现了他对这些术语的本真精神的创造性的发展。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实

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是一个什么社会?共产主义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104页)。这段话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文化范式的肯定。事实上,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比较起来,邓小平已赋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的术语以崭新的时代的内涵。应从这些新的内涵出发来理解观念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 
其次,邓小平确定了观念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众所周知,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而人的文化素质是通过教育来提高的。

《邓小平文化观的哲学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97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