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再论邓小平理论的体系结构


分析具体情况”[5](P1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精髓、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4](P29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怎样去判断认识的是与非、真理与谬误呢?邓小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4](P28)这样邓小平就用精髓论——实践标准论,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破除了迷信,打开了禁区,为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精神法宝。所以,这一层次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核心层次。 
第二个层次结构是上述九个方面中的第二、三个方面,即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的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论述有关社会主义的特征、本质、根本任务、根本目的,以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主要内容是关于怎样科学看待社会主义,明确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作为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人们,认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始终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未按马克思恩格斯原先设想的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同时取得胜利,而首先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俄国、中国胜利后,这一问题的认识便显得更为紧迫而复杂。列宁曾坦率地承认:“如果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将来终归会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还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也不能说。”[5](P134)因为他认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6](P466)“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7](P208)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列宁的上述思想。他曾多次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5](P312)“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搞清楚这个问题。”[4](P116)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邓小平首先抓住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从对基本特征的重新分析中,进一步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性质上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僵化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之间的界线。邓小平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4](P116)“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作法。”[5](P25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P373)邓小平还要求我们准确地判断国情,懂得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因此要明确“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4](P252)这样,邓小平就通过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建构,从总体上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主要轮廓和发展规律,使得我们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有了科学的依据,使社会主义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想”回到“现实”,纠正了长期“左”的超越阶段的作法。所以,这一层次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实质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上述九个方面中第四至第九个方面,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理论。这些理论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障论”,主要有政治保证论、依靠力量论、领导核心论等。另一类是“战略手段论”,主要有改革开放动力论、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战略论、外交战略论、“一国两制”论等。这些论述解决的是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系列支柱性观点,具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广泛具体等特点,起着直接指导、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作用。所以,这一层次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具实践操作性的层次。 
四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还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也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核心内容。这条基本路线从构成看,主要是五个要素: 
第一,实施党的基本路线的主体: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和核心的全国各族人民。它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二,党的基本路线之中心环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关键,也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战略路线的特殊标志。正像列宁所说,未取得政权前,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战略路线,以夺取政权为目标,主要从事阶级斗争的政治、军事的政治;而取得政权并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政治,则主要是“经济的政治”。邓小平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同

列宁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这一要素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 
第三,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前者从领导、道路、政权、指导思想四个方面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不走偏方向,一旦出现偏离就能够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坚决纠正过来;同时,上述四个方面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长期坚持改革开放方针不动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因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两个基本点”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的理论。 
第四,实施党的基本路线的立足点、基本方针和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对此邓小平非常重视。1978年,他刚刚复出之后就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必须发展我们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邓小平又提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业的立足点和精神状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时刻不能离开的。 
第五,基本路线要实现的大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三位一体”的目标,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联系,就反映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规律,即重点性与全面性的有机统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片面强调任何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都是不对的,都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nbs

《再论邓小平理论的体系结构(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05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