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论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政府管理理论


会各种形式的所有制进行平等、无差别的管理,不断扩大市场准入程度。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向国家必须控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集中。 
最后,政府要成为社会管理者。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负责搞好宏观调控,制订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进行行政管理,维护正常的经济和信用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执法监督。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企业,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出资人要到位,但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各级政府必须转换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改变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多方面依赖政府的状况。 
第四,邓小平认为,小康社会的政府管理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财政必须为实现政府公共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保障。为此,要加强中央在财政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邓小平认为,要维护对整个经济的宏观管理,中央要有权威,中央权威的基础就是要保证中央有进行宏观管理的财政基础。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汇报时指出:“……中央要有权威。……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我们讲中央权威,宏观控制,深化改革,都是在这样的新的条件下提出来的。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也就是说,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逐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为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有效进行宏观调控奠定坚定的基础。 
邓小平1979年10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就是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时指出:“中央现在手上直接掌握的收入只有那么一点,这算集中?……中央如果不掌握一定数额的资金,好多应该办的地方无力办的大事情,就办不了,一些关键性的只能由中央投资的项目会受到影响。……中央必须保证某些集中。”(《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9~201页)为了保证中央政府能有效地进行宏观管理,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中央必须有一定的财力。1954年,邓小平在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时也明确指出,财政工作一定要有财有政,切不可有财无政。要懂得数字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数字包含轻重缓急,哪个事该办,哪个事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标准。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保证中央宏观管理的顺利进行。首先,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尤其是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以弥补市场缺陷。其次,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主要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人民与企业的财产权利,提供全国性的必须由中央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也就是由中央建设为市场经济提供基础的全国性的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全国高速公路网建设、全国铁路建设、重大的全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地方不能完成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环保项目的建设,如淮河污染防治等。此外,政府还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一方面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社会救济,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平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发展高科技,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社会公共需要。最后,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公共财政体系。也就是要发挥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提高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使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拥有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基础,使中央政府能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是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的核心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国家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财税政策手段,来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统筹兼顾地调节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济利益关系。 

《论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政府管理理论(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07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