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中国政治论文 >> 正文

中国外交中的多元思想:实践与源泉


00年间(1912至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凹丫丫范文网 fanwen.oyaya.net)现代民族依然值得研究。③与此同时,中国政治改革的道路依然崇山阻隔。这意味着民主转型还没有完成,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民主建设出现了两个独特的进程,即“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但依然没有涉及政治民主化的核心。在经济领域,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始于1980年代,1990年代后由于邓小平南巡而加速了;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经济体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然而,一个在地域上完全统一的市场经济秩序在中国依然没有实现,还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而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作用也并没有作清晰而科学的划分,这使得官员腐败现象日益严峻。同时,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权益因法制不健全而遭到损害,当有些公民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社会正义并不总能及时得到保障和恢复。尤其近年来,由于社会分层的加剧和官员腐败越来越严重,公民权益正面临削弱的危险。而且由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分裂状态没有结束,中国领土尚未统一。
因此,在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完全的政治民主化、地区平衡发展的市场经济、公民权切实得到保障和领土完全统一等所有目标实现之前,中国还难以被称作一个现代国家。而一个处于追求这些目标、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的中国,是不会放弃主权独立和平等原则的,而多元思想观念,完全符合对各国主权独立和平等原则的尊重。
3.体系层次: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冷战的伤疤
20世纪前后中华朝贡体系在东亚彻底崩溃以后,东亚国际关系便在一片混乱之中无法自拔,分别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冷战结束之后依然存在潜在的区域冲突。不过总体而言,目前主导东亚国际秩序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这一体系下,除日本和韩国依靠美国的安全保护之外,这一地区的每一个国家都通过自助方式来确保主权独立和其他国家权益。这可以从这一地区的安全状况加以解释。例如,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如印尼、菲律宾、越南和日本等存在领土纠纷。尽管马英九上台之后,台海关系得到了缓解,但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一良好关系趋势可以永久延续。因此中国国家安全并不比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中国国防力量的增强部分基于这些潜在冲突的存在。此外,东亚地区的冷战态势也并没有随着全球冷战的终结而结束。作为冷战的产物,美国领导的美日和美韩军事和政治同盟是以防止日本和韩国遭到中国、苏联和北朝鲜等假想敌的攻击而建立起来的。如今冷战在全球层次已经终结,但这些同盟并没有随之瓦解,甚至有加强趋势。同时,具有冷战根源的北朝鲜核问题也日益棘手。
基于上述国际现实,中国只有通过加强主权独立来保障自身安全,即使在经济相互依存和全球化时代,这一任务并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此强调在多元主义基础上尊重各国主权,是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基本原则。
4.认知层次: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特殊国家
视中国为特殊国家的观念植根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和复杂的现实。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在其早期就认为中国是一个特殊国家,其民主革命的道路不应照搬苏俄,因此最终采取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完全不同于列宁在苏俄所采取的革命方式。当社会主义中国建成之后,中国政府又巧妙地进行社会动员,在1960 - 1970年代反抗苏联的沙文主义,和在1980 - 1990年代反抗西方的自由主义。1979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非常有别于其他任何社会主义的类型。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此外,根据西方历史经验,任何国家的崛起总会伴随着区域甚至全球性冲突,但中国领导人认为,中国的崛起或发展将是一个和平的进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华盛顿共识”遭到了广泛的垢詈,而英国记者乔舒亚·拉姆( JoshuaCooper Ramo)所提出的“北京共识”,虽然激起学术界激烈的辩论,但中国政府似乎对此概念比较冷淡,或者并不接受。中国政府始终认为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不能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效仿和移植,作为一个特殊国家,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无法复制的。
总之,中华文明5千年连续绵延的特殊历史、1920年代至1950年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道路及其成功、以及近年来中国因采取不同于西方发展模式而获得的快速崛起,使得中国领导人视中国为一个特殊国家。而多元思想包含着特殊论的因素,一个特殊的国家的发展方式在多元主义框架下是可以获得承认的。
结语
2005年4月,胡锦涛在一次亚非峰会上指出,中国外交的目的是与其他国家一道建设和谐世界。在中文世界里,“和谐”是一个与“礼”有关的儒家概念,“礼”指的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秩序和结构,在这一秩序和结构中,每个人满意或安心于其社会地位以及根据其身份而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义务。根据儒家的“和谐”理念,“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国家都对自身的国际地位或身份以及根据其地位和身份所应承担的责任感到满意和顺从。对“和谐世界”的理解不能只仅限于“礼”的社会结构与秩序。而“和谐世界”应通过和平、合作和自愿的方式建成,它强调国家主权平等。因此,“和谐世界”不仅是为实现稳定的世界秩序而规定的中国外交战略目标,也是用来致力于一个更美好未来世界的全新方式,而这一方式建立在如下基础之上,诸如国家平等、合作、讨论、说服、协商一致和承认现实的多元性,而所有这些方式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符合多元主义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实践和巩固以多元思想为哲学基础的外交战略。然而,这一将构建“和谐世界”作为目标和方法的中国外交将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客观现实中的国家不平等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二是其他强大的和雄心勃勃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观上的竞争。就后者而言,美国和欧盟都正分别以霸权方式和所谓“规范化”( normaliza-tion)方式扩大它们的影响力,扩张的目标和方式都不太符合建设“和谐世界”的宗旨和方法,因此这将成为以多元思想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外交的持久挑战。
[参考文献]
[1][英]巴里(J.B.Bury).自由主义思想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意识形态结构及其功能[J].国际政治研究,2009,(1). 《中国外交中的多元思想:实践与源泉(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20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