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
w.chinatorch.gov.cn
3 高新区发展动态比较分析
(1)高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正在逐步缩小。1994年排名第一的北京得分24分,排名末尾的珠海为-3.1,两者相差27分,而1999年,北京与乌鲁木齐的得分差距为8分。又如北京与上海1994年与1999年位次都是第一、第二位,而得分差距则由1994年的14分缩小为1999年的1.8分。这与全国各地都在抓高新区建设,加大高新区投入,高新区整体发展较快的态势相吻合,各高新区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以苏州、深圳、青岛为代表的第二批批准建立的高新区也已成长起来。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速度特别明显、突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杭州都有较大的升幅,南京由11位上升至6位,苏州由19位上升至3位,无锡由49位上升至10位,常州由47位上升至31位,杭州由31位上升至25位。这也说明了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三角洲整体呼应上海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外资的有效引入,给这一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苏州和无锡两市成为跨国公司本土化生产的制造生产基地,发展特别迅速。
(3)东北地区除哈尔滨、大连位次没有变化外,沈阳、长春、吉林都有较大幅度跌落,其中沈阳由1994年的第3位、1999年的第15位下降达12位,长春、吉林降幅也在7位以上。在国有企业在国家高新区内产业和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减小的总体情况下,上述地区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的优势正在逐步消逝,相反东三省地处我国东北角,偏居一隅,区位的劣势显得更为明显,北京、天津的发展又阻碍了资金、人才向这一地区的流动,使这些高新区仅仅依靠自身城市的资源、传统产业来带动发展越来越显得后续无力。
(4)中西部地区高新区位次也呈总体下降趋势,且发展大体上与其所处城市的等级规模相一致。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这些中西部大城市原有基础好,其高新区位次集中在Ⅱ类等级,不过都比1994年的评价结果略有下降。Ⅱ类等级以上的中西部地区高新区还有长沙和绵阳,这两者升幅较大,长沙上升10位,绵阳上升21位。长沙的人均在校大学生数位居全国第一,而绵阳被誉为西南科技城,较为雄厚的科技资源和以长沙远大、绵阳长虹为代表的支柱企业的壮大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其它中西部地区的高新区的发展虽有所变动,但都处于Ⅲ类等级内。
(5)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智力资源的密集区和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发展高新区的条件得天独厚,高新区的发展也基本与城市规模相一致,其中除石家庄、济南分别下降13位、青岛上升到14位外,其它各高新区在全国的位置与1994年相比变化不大,北京仍然有较大的优势,科技实力是它的保障,如中关村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培育形成的中小科技企业集群对在我国国情下发展高新区创新机制有很大借鉴意义。
(6)东南沿海地区与1994年相比,深圳、佛山和厦门分别上升13、17和6位,广州下降13位,但这一地区在Ⅰ、Ⅱ类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这与该地区城市规模小、重工业基础差、科技力量薄弱有很大的关系。整个地区发展与外贸关系密切,从珠江三角洲到闽东南再到环北部湾逐步随外资引入的减少而呈趋弱的态势。这一地区虽然有开发较早的优势,但早期外资多数为港资、台资和东南亚投资,属“三来一补”型,多为单纯制造基地,所发展的外向型加工业虽然促进了许多专业性城镇的发展,但普遍技术含量低、规模小、布局分散,对高新区的促进意义不大,随着投资中心的转移,优势也在丧失。
(7)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外资引进量开始快速增长,此后保持了一个恒定的高位,1993、1994年成为了一个发展的转折点。由于目前高新区的主要活动仍然是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转移与研发机构,在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外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1999年与1994年的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外资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高新区空间上的分异与跨国公司资金和技术进入我国的流量和流向基本一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成为我国高新区发展最为活跃的地方,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则随着外资重心的转移,高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并呈下降趋势。以苏州、无锡、青岛、深圳为代表的一些沿海开放地区的高新区都有较快增长,这些高新区的升幅都在10位以上,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促成了高新区规模效应快速形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而且这一时期这些地区外资引入的水平也逐渐提高,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对国内产业的“外溢”作用明显。
概括起来,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特大城市周围的高新区的发展虽有下降但也算较为稳定,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如海口、珠海、南宁、宝鸡、包头、乌鲁木齐等一直没有发展。
通过这次高新区发展情况的定量分析,可以较为直观地给出目前各个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在技术、人才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开发状况良好的高新区为其自身的再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高新区是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具体工作落实在城市,因此它具有城市开发区和实现国家科技产业化战略的两重性,即使定量分析给出了高新区目前的开发状况,却无法反映各高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定量结果虽给出了一个参照,但对各高新区宏观政策的引导仍然需要分析各高新区内在发展机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2-04-05
【参考文献】
1 王学伟.论我国开发区城市化功能开发[J].南开经济研究,1998(增刊)
2 顾朝林.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 郑静.城市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J].城市经济,1999(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234.html
3 高新区发展动态比较分析
(1)高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正在逐步缩小。1994年排名第一的北京得分24分,排名末尾的珠海为-3.1,两者相差27分,而1999年,北京与乌鲁木齐的得分差距为8分。又如北京与上海1994年与1999年位次都是第一、第二位,而得分差距则由1994年的14分缩小为1999年的1.8分。这与全国各地都在抓高新区建设,加大高新区投入,高新区整体发展较快的态势相吻合,各高新区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以苏州、深圳、青岛为代表的第二批批准建立的高新区也已成长起来。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速度特别明显、突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杭州都有较大的升幅,南京由11位上升至6位,苏州由19位上升至3位,无锡由49位上升至10位,常州由47位上升至31位,杭州由31位上升至25位。这也说明了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三角洲整体呼应上海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外资的有效引入,给这一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苏州和无锡两市成为跨国公司本土化生产的制造生产基地,发展特别迅速。
(3)东北地区除哈尔滨、大连位次没有变化外,沈阳、长春、吉林都有较大幅度跌落,其中沈阳由1994年的第3位、1999年的第15位下降达12位,长春、吉林降幅也在7位以上。在国有企业在国家高新区内产业和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减小的总体情况下,上述地区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的优势正在逐步消逝,相反东三省地处我国东北角,偏居一隅,区位的劣势显得更为明显,北京、天津的发展又阻碍了资金、人才向这一地区的流动,使这些高新区仅仅依靠自身城市的资源、传统产业来带动发展越来越显得后续无力。
(4)中西部地区高新区位次也呈总体下降趋势,且发展大体上与其所处城市的等级规模相一致。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这些中西部大城市原有基础好,其高新区位次集中在Ⅱ类等级,不过都比1994年的评价结果略有下降。Ⅱ类等级以上的中西部地区高新区还有长沙和绵阳,这两者升幅较大,长沙上升10位,绵阳上升21位。长沙的人均在校大学生数位居全国第一,而绵阳被誉为西南科技城,较为雄厚的科技资源和以长沙远大、绵阳长虹为代表的支柱企业的壮大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其它中西部地区的高新区的发展虽有所变动,但都处于Ⅲ类等级内。
(5)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智力资源的密集区和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发展高新区的条件得天独厚,高新区的发展也基本与城市规模相一致,其中除石家庄、济南分别下降13位、青岛上升到14位外,其它各高新区在全国的位置与1994年相比变化不大,北京仍然有较大的优势,科技实力是它的保障,如中关村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培育形成的中小科技企业集群对在我国国情下发展高新区创新机制有很大借鉴意义。
(6)东南沿海地区与1994年相比,深圳、佛山和厦门分别上升13、17和6位,广州下降13位,但这一地区在Ⅰ、Ⅱ类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这与该地区城市规模小、重工业基础差、科技力量薄弱有很大的关系。整个地区发展与外贸关系密切,从珠江三角洲到闽东南再到环北部湾逐步随外资引入的减少而呈趋弱的态势。这一地区虽然有开发较早的优势,但早期外资多数为港资、台资和东南亚投资,属“三来一补”型,多为单纯制造基地,所发展的外向型加工业虽然促进了许多专业性城镇的发展,但普遍技术含量低、规模小、布局分散,对高新区的促进意义不大,随着投资中心的转移,优势也在丧失。
(7)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外资引进量开始快速增长,此后保持了一个恒定的高位,1993、1994年成为了一个发展的转折点。由于目前高新区的主要活动仍然是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转移与研发机构,在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外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1999年与1994年的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外资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高新区空间上的分异与跨国公司资金和技术进入我国的流量和流向基本一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成为我国高新区发展最为活跃的地方,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则随着外资重心的转移,高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并呈下降趋势。以苏州、无锡、青岛、深圳为代表的一些沿海开放地区的高新区都有较快增长,这些高新区的升幅都在10位以上,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促成了高新区规模效应快速形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而且这一时期这些地区外资引入的水平也逐渐提高,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对国内产业的“外溢”作用明显。
概括起来,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特大城市周围的高新区的发展虽有下降但也算较为稳定,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如海口、珠海、南宁、宝鸡、包头、乌鲁木齐等一直没有发展。
通过这次高新区发展情况的定量分析,可以较为直观地给出目前各个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在技术、人才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开发状况良好的高新区为其自身的再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高新区是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具体工作落实在城市,因此它具有城市开发区和实现国家科技产业化战略的两重性,即使定量分析给出了高新区目前的开发状况,却无法反映各高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定量结果虽给出了一个参照,但对各高新区宏观政策的引导仍然需要分析各高新区内在发展机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2-04-05
【参考文献】
1 王学伟.论我国开发区城市化功能开发[J].南开经济研究,1998(增刊)
2 顾朝林.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 郑静.城市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J].城市经济,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