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新金融霸权与经济繁荣
nbsp;
1999年启动的欧元对美元的特权地位构成的威胁远远大于当初马克的挑战。在欧元启动前夕以及启动之初,不少国家曾纷纷表示要调整本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减少美元、增加欧元。但是,由美国主导的“北约”通过对南联盟的轰炸,动摇了国际社会对欧元的乐观预期,最终使美元度过了经受挑战的最危险时刻,并且保持着对欧元的强势。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科索沃危机是美国给欧元布下的陷阱,在危机的“帮助”下,美国股市一路凯歌,而欧元疲态尽现,美元无疑取得了与欧元较量的首轮回合的胜利。
(二)美国金融霸权的新工具——对冲基金
20世纪80年代后的金融改革,大大增加了美国金融业的活力,美国新的金融机构纷纷涌现,金融工具的创新层出不穷,这些都远远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这一方面大大增强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增加了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这些从事新的金融衍生交易的新的金融机构日益频繁的活动,大大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并且客观上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又一重要工具。
在诸多从事新的金融衍生交易的新的金融机构中,对冲基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对冲基金是随着美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期货和期权等交易的出现而兴盛起来的,是美国投资风险最大而联邦金融监管最松的一种基金。然而,直到1990年,美国的对冲基金仅有1500家,资本总额不过 500亿美元。但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美国对冲基金每年都以极快的速度增加。据估算,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至少有4200家对冲基金,资本总额超过4000多亿美元(不包括基金的借贷款)。
由于美国股票总市值十分庞大(2000年前后,美国股价市值已高达近17万亿美元,是GDP的1.8倍),外加金融监管严格完善,对冲基金很难在国内兴风作浪,但是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对冲基金则往往能够掀起惊涛骇浪,严重威胁金融市场业已开放或正在开放的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从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一系列的金融危机来看,对冲基金客观上已经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工具。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使国际社会第一次领教对冲基金的巨大威力。危机发生后,英镑和里拉先后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机制,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镑也受到重创,欧洲汇率机制受到严重威胁,英国如今对此仍心有余悸,依旧徘徊于单一货币体制之外,欧洲经济一体化因此而放缓步伐。欧洲货币危机,增加了英国对欧洲一体化前途的疑虑,增加了欧盟的离心力,从而减少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威胁。
1994岁末9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对冲基金又大显身手。墨西哥比索受到重创,外汇储备耗散殆尽,而对冲基金却中饱私囊。由于怕遭“池鱼之殃”,美国慷慨出资400亿美元,给予墨西哥鼎立援助,平息墨西哥的金融风潮。墨西哥金融危机,一方面增强了美国对冲基金的实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墨西哥对美国的依赖,再一方面增添了美元对西半球的影响力,加快拉美美元化进程。
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对冲基金兴风作浪的结果。对冲基金使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诸多国家遭受严重损失,印度尼西亚的损失尤其惨重,这些国家人民辛苦几十年所积累的财富,被“金融大鳄”席卷一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东盟诸国损失达数千亿美元,印尼经济甚至倒退了30年,菲律宾的国民财富也减少近一半。一度是无限风光的亚洲小虎被折腾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危机的结果是: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国际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的步伐放缓,“日元圈”遭受重挫,美元恢复并强化了在该地区的地位。
对冲基金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佐证还体现在:(1)美国官方和经济学者对对冲基金的严重违背人类道义的无赖行为——“于乞丐钵中取食”,聚敛不义之财——声嘶力竭的辩护;(2)美国官方和经济学者纷纷指责香港特区政府对对冲基金迎头痛击,违背自由市场原则,“损害”香港的长远利益;(3)美联储对因在俄罗斯金融危机和日本金融动荡中兴风作浪而遭受严重损失的本应“罪该万死”的“长期管理基金”给予迅速及时救助;等等。
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美国获取金融霸权利益的同时,还承担着维持国际金融秩序稳定的义务。在新金融霸权之下,美国在享用更大特权的同时,却很少甚至根本就不承担相应的义务。而且,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或攫取更大更多的特权利益,有意或无意制造国际金融动荡,业已成为美国新金融霸权的本身。美元的特权地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旧的国际金融机制给美国留下的遗产,而“金融大鳄”对冲基金则是美国金融市场诞生的杰作,一个坐收渔利,一个明火执仗,因此巧取与豪夺成为美国新金融霸权最显著的特征。而其他诸多金融霸权手段,要么是协助维护美元特权地位以坐收渔利,要么是配合对冲基金“金融大鳄”好明火执仗,如对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的利用。
五、美国新金融霸权迎来新的经济繁荣
(一)美国金融霸权的目标在于争夺国际资金
国际资金是美国金融霸权争夺的目标,为此美国利用各种霸权手段,竭力将美国营造成为世界最有利和最安全的投资场所。
1.保持强势美元,吸引外资进入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美元强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地位。为维持美元强势,90年代以来,美国一方面不遗余力打压竞争对手——马克(后来是欧元)与日元;另一方面将国内利率总是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扩大与欧盟和日本之间的利差,从而有力地增加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尤其是从1999年6月到 2000年5月期间,由于担心股市泡沫损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美联储连续6次提高利率。到2000年5月,联邦基金利率达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截至2000年底,美元的贸易加权汇率比1997年高出15%。保持强势美元,就可以吸引外资流入,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和投资,利用快速发展的证券市场,引导资金流向高新产业,鼓励企业重组和调整,增强在全球的竞争力,以此来支持美元的强势地位。布什新政府的财政部长的保罗·奥尼尔就曾强调,美元坚挺,通胀率较低,促进了外国资本的流入,是美国经济保持lo年连续增长的重要因素,美国新政府将继续沿用这一政策。
2.制造诸多事端,驱赶外资进入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元强势决不是美国吸引外资的唯一驱动力。前文业已陈述,通过不断的金融改革,美国对内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极富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对外强化了美元和对冲基金大棒,利用政府(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操纵国际经济机构)和市场(推进经济全球化)双管齐下来巩固和扩展美国的国家利益。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总是每隔一段时期(2~3年),都要发生与美国紧密相关的事端,从海湾战争,到欧洲、墨西哥与东亚三大金融危机,再到科索沃危机以及所谓“千年虫”问题等等。这些与美国紧密相关的事端,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导致国际金融动荡,国际金融界由此而确信;美国是世界最安全的避风港——例如对“千年虫”有着准备最充分和最稳定的投资场所——美国远离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360.html
1999年启动的欧元对美元的特权地位构成的威胁远远大于当初马克的挑战。在欧元启动前夕以及启动之初,不少国家曾纷纷表示要调整本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减少美元、增加欧元。但是,由美国主导的“北约”通过对南联盟的轰炸,动摇了国际社会对欧元的乐观预期,最终使美元度过了经受挑战的最危险时刻,并且保持着对欧元的强势。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科索沃危机是美国给欧元布下的陷阱,在危机的“帮助”下,美国股市一路凯歌,而欧元疲态尽现,美元无疑取得了与欧元较量的首轮回合的胜利。
(二)美国金融霸权的新工具——对冲基金
20世纪80年代后的金融改革,大大增加了美国金融业的活力,美国新的金融机构纷纷涌现,金融工具的创新层出不穷,这些都远远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这一方面大大增强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增加了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这些从事新的金融衍生交易的新的金融机构日益频繁的活动,大大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并且客观上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又一重要工具。
在诸多从事新的金融衍生交易的新的金融机构中,对冲基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对冲基金是随着美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期货和期权等交易的出现而兴盛起来的,是美国投资风险最大而联邦金融监管最松的一种基金。然而,直到1990年,美国的对冲基金仅有1500家,资本总额不过 500亿美元。但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美国对冲基金每年都以极快的速度增加。据估算,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至少有4200家对冲基金,资本总额超过4000多亿美元(不包括基金的借贷款)。
由于美国股票总市值十分庞大(2000年前后,美国股价市值已高达近17万亿美元,是GDP的1.8倍),外加金融监管严格完善,对冲基金很难在国内兴风作浪,但是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对冲基金则往往能够掀起惊涛骇浪,严重威胁金融市场业已开放或正在开放的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从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一系列的金融危机来看,对冲基金客观上已经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工具。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使国际社会第一次领教对冲基金的巨大威力。危机发生后,英镑和里拉先后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机制,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镑也受到重创,欧洲汇率机制受到严重威胁,英国如今对此仍心有余悸,依旧徘徊于单一货币体制之外,欧洲经济一体化因此而放缓步伐。欧洲货币危机,增加了英国对欧洲一体化前途的疑虑,增加了欧盟的离心力,从而减少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威胁。
1994岁末9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对冲基金又大显身手。墨西哥比索受到重创,外汇储备耗散殆尽,而对冲基金却中饱私囊。由于怕遭“池鱼之殃”,美国慷慨出资400亿美元,给予墨西哥鼎立援助,平息墨西哥的金融风潮。墨西哥金融危机,一方面增强了美国对冲基金的实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墨西哥对美国的依赖,再一方面增添了美元对西半球的影响力,加快拉美美元化进程。
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对冲基金兴风作浪的结果。对冲基金使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诸多国家遭受严重损失,印度尼西亚的损失尤其惨重,这些国家人民辛苦几十年所积累的财富,被“金融大鳄”席卷一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东盟诸国损失达数千亿美元,印尼经济甚至倒退了30年,菲律宾的国民财富也减少近一半。一度是无限风光的亚洲小虎被折腾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危机的结果是: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国际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的步伐放缓,“日元圈”遭受重挫,美元恢复并强化了在该地区的地位。
对冲基金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佐证还体现在:(1)美国官方和经济学者对对冲基金的严重违背人类道义的无赖行为——“于乞丐钵中取食”,聚敛不义之财——声嘶力竭的辩护;(2)美国官方和经济学者纷纷指责香港特区政府对对冲基金迎头痛击,违背自由市场原则,“损害”香港的长远利益;(3)美联储对因在俄罗斯金融危机和日本金融动荡中兴风作浪而遭受严重损失的本应“罪该万死”的“长期管理基金”给予迅速及时救助;等等。
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美国获取金融霸权利益的同时,还承担着维持国际金融秩序稳定的义务。在新金融霸权之下,美国在享用更大特权的同时,却很少甚至根本就不承担相应的义务。而且,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或攫取更大更多的特权利益,有意或无意制造国际金融动荡,业已成为美国新金融霸权的本身。美元的特权地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旧的国际金融机制给美国留下的遗产,而“金融大鳄”对冲基金则是美国金融市场诞生的杰作,一个坐收渔利,一个明火执仗,因此巧取与豪夺成为美国新金融霸权最显著的特征。而其他诸多金融霸权手段,要么是协助维护美元特权地位以坐收渔利,要么是配合对冲基金“金融大鳄”好明火执仗,如对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的利用。
五、美国新金融霸权迎来新的经济繁荣
(一)美国金融霸权的目标在于争夺国际资金
国际资金是美国金融霸权争夺的目标,为此美国利用各种霸权手段,竭力将美国营造成为世界最有利和最安全的投资场所。
1.保持强势美元,吸引外资进入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美元强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地位。为维持美元强势,90年代以来,美国一方面不遗余力打压竞争对手——马克(后来是欧元)与日元;另一方面将国内利率总是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扩大与欧盟和日本之间的利差,从而有力地增加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尤其是从1999年6月到 2000年5月期间,由于担心股市泡沫损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美联储连续6次提高利率。到2000年5月,联邦基金利率达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截至2000年底,美元的贸易加权汇率比1997年高出15%。保持强势美元,就可以吸引外资流入,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和投资,利用快速发展的证券市场,引导资金流向高新产业,鼓励企业重组和调整,增强在全球的竞争力,以此来支持美元的强势地位。布什新政府的财政部长的保罗·奥尼尔就曾强调,美元坚挺,通胀率较低,促进了外国资本的流入,是美国经济保持lo年连续增长的重要因素,美国新政府将继续沿用这一政策。
2.制造诸多事端,驱赶外资进入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元强势决不是美国吸引外资的唯一驱动力。前文业已陈述,通过不断的金融改革,美国对内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极富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对外强化了美元和对冲基金大棒,利用政府(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操纵国际经济机构)和市场(推进经济全球化)双管齐下来巩固和扩展美国的国家利益。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总是每隔一段时期(2~3年),都要发生与美国紧密相关的事端,从海湾战争,到欧洲、墨西哥与东亚三大金融危机,再到科索沃危机以及所谓“千年虫”问题等等。这些与美国紧密相关的事端,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导致国际金融动荡,国际金融界由此而确信;美国是世界最安全的避风港——例如对“千年虫”有着准备最充分和最稳定的投资场所——美国远离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