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的丰富和发展


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在文化建设方面,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的思想,把发展教育和科学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要求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了科教兴国战略,力求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于物质文明建设重要作用的同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的新论断,要求全党和全社会面对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现实,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重大作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的思想,把发展文学艺术等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新闻出版要紧密结合中心任务,宣传党的主张的思想,强调新闻出版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出版物质量。 
在新人塑造方面,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把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特别要教育好青少年的思想,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视为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特别希望全国各界青年坚持“四个统一”(即学习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作出的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思考和论述,使人们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 
三、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探索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任务,从许多方面深入而具体地认识和掌握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作用规律。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阐述了两个观点,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要以物质文明发展为基础;物质文明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因此,他一再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邓小平的这些基本观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一方面强调了物质文明的基础性作用,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强调了精神文明的反作用,明确提出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了哪一手都不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缺了哪一个文明的发展都不成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相互依存规律。制度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创造适应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要求的各种制度和体制的成果。制度文明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时,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充分注意到制度文明对社会发展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突出地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的有机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制度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一新的论断,既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自觉地发挥它对精神生活的积极作用,同时更加自觉地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又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它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制建设是制度文明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法制的作用,一再强调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贯彻了这一思想,进一步加大了法制建设的力度。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认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样一来,就把与制度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加快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坚定地认为,这个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毫不动摇地坚持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观点,并予以进一步的发挥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党的十五大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的历史性决策,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更加充实,也更加科学。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发展规律。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继承民族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并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要

积极吸收我国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坚决摒弃一切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糟粕和精神垃圾。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要特别注意反对那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思想。他特别强调指出,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又指出,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这些论述,使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具体,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解决这一问题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对此作出过许多论述。他强调,抓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具体事情抓起。他还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提出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运用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思想。反复强调,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都必须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并且指出,重在建设就是着眼于创新和发展;立足于引导和教育;着力于探索规律,建立机制。 
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作用 
关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社会主义事业一样,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才能真正搞好。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遵照邓小平的思想,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问题,积极推进群众性的创建活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和军民、警民共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卫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的丰富和发展(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81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