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的丰富和发展
【 正 文 】
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互相联系着的四个大的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即关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即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规律,即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依靠力量,即关于谁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不仅自觉地坚持、运用了这些思想,而且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创造性发展。
一、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邓小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作了充分的阐述。他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认为,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物质文明建设具有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保证正确发展方向、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等功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些重要观点,为我们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指明了方向。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坚持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思想,而且总结历史经验,在新的实践中一再地加以强调,并予以新的发展。1989年9月29日,刚担任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必须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高度重视精神对于物质的巨大反作用。要记取前几年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发挥我们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只有把两个文明建设都搞上去,才可以防止和减少各种丑恶现象的发生,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更加明确地强调: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则进一步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来,并且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所以,在把物质文明搞得更好的同时,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五大报告又一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98年9月,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同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指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目标,要求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突出的地位。今年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不难看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思想的同时,进一步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角度,从提高文化力、增强综合国力的视角,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反复强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地位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这些重要论述,深化了人们对于问题的理解,纠正了某些错误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在邓小平同志看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思想,为人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思想,而且对这个工程的子系统及其各自的具体内容,也都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从而使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更为完善、充实和具体化。
在思想建设方面,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进一步强调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强调要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思想,更高地举起了爱国主义的旗帜,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统一起来;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国家越发展,越要提倡艰苦创业精神的思想,从新时期伟大创业实践中概括出64字的新时期创业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819.html
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互相联系着的四个大的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即关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即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规律,即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依靠力量,即关于谁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不仅自觉地坚持、运用了这些思想,而且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创造性发展。
一、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邓小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作了充分的阐述。他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认为,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物质文明建设具有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保证正确发展方向、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等功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些重要观点,为我们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从根本上指明了方向。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坚持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思想,而且总结历史经验,在新的实践中一再地加以强调,并予以新的发展。1989年9月29日,刚担任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必须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高度重视精神对于物质的巨大反作用。要记取前几年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发挥我们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只有把两个文明建设都搞上去,才可以防止和减少各种丑恶现象的发生,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更加明确地强调: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则进一步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来,并且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所以,在把物质文明搞得更好的同时,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五大报告又一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98年9月,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同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指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目标,要求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突出的地位。今年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不难看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思想的同时,进一步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角度,从提高文化力、增强综合国力的视角,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反复强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地位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这些重要论述,深化了人们对于问题的理解,纠正了某些错误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在邓小平同志看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思想,为人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思想,而且对这个工程的子系统及其各自的具体内容,也都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从而使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更为完善、充实和具体化。
在思想建设方面,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进一步强调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强调要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思想,更高地举起了爱国主义的旗帜,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统一起来;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国家越发展,越要提倡艰苦创业精神的思想,从新时期伟大创业实践中概括出64字的新时期创业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并要求全民族在新的实践中大力弘扬这种创业精神;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认真吸取“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的深刻教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但提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观点,而且进一步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和重要举措。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加强道德观教育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的思想,进一步强调应当在全社会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的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