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邓小平强国富民的经济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周期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规律曾作出深刻而简炼的剖析,指出:“生产规模突然的跳跃式的膨胀是它突然收缩的前提,而后者又引起前者”。(注:《资本论》第一卷,第694页(1975年版).)实际上,马克思所揭示的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同样存在。所以,1991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基础上提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还是波浪式前进。”(注:《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77页.)1992年初又进一步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并展望“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注:《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55-356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马克思所不能解决、而又长期困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问题,这样,就能积极主动地驾驭和利用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在战略上争取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也就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强国富民的战略目标就可尽快实现。 
第三,邓小平强国富民战略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还在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新的曲折情况下,推进社会的第三次飞跃。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的两次大飞跃,但是,60年代以后,由于传统模式的束缚,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缺乏生机,终于导致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前所未有的曲折。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未上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借鉴这个深刻的教训,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经济建设,亲自制定强国富民的发展战略,密切关注这个战略的实施。在1990年我国经济处于波谷期时,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经济能不能避免滑坡,翻两番能不能实现,是个大问题。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至少十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注:《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63-364页.)他预言,“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再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我国综合国力达到世界前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真正体现了。”(注:《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63-364页.)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新飞跃的生动体现,必将在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战略,不仅是指导中国发展的强国富民战略,也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继马克思、列宁以来推进社会主义第三次飞跃的大战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三、强国富民的政策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政策是经济发展的杠杆,一个个具体的经济政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其所依据的政策思想。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政策思想的总设计师,与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和强国富民的发展战略一脉相承,邓小平的经济政策思想也是强国富民的政策思想。邓小平强国富民的政策思想十分丰富,但核心和灵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彻底的改革思想,二是全面的开放思想。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不仅成为党和政府一系列具体政策的理论依据,而且,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 
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解决了的问题。恩格斯在1890年写的一封信中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七卷,第433页.)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向来是谨慎的,但这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改革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问题所表达的这个很重要的观点,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时代却长期被忽视。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春的一次会议上曾号召“共产党员要立志改革,还要有一批党外的志士仁人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一起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11页.)但可惜的是,在这个时期没有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症结所在,脱离现实的生产力去变革生产关系,一步一步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道路。邓小平同志准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仅一再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还更深刻地指出,改革也是革命。1992年春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邓小平同志从改革和革命都具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上,透彻地解释了改革为什么也是革命的道理。显然,把改革提高到革命的高度,是彻底的改革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观的继承和发展。基于邓小平同志彻底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改革政策,引导我国的改革步步深入,改革领域也不断扩大,人民在改革中得到大量的实惠,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可见,邓小平的彻底的改革思想,是加快强国富民的改革思想。 
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对外开放,包括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理论上基本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一向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扬弃”的关系。从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意义上看,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对立的关系;但是,彻底消灭私有制是以生产力充分发展为前提的,无产阶级只有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或社会化大生产,才能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是继承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种“扬弃”关系,也就从理论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包括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问题。“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一切

“材料”,提出了“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的著名公式,(注:《列宁文稿》第三卷,第94页.)就生动地勾勒了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的具体蓝图,邓小平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对外开放理论,根据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思想。尤其是创办“经济特区”的新思路,将市场经济体制的先期示范与对外开放的窗口结合起来,不仅引进了外资与先进技术,而且还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全面改革经济管理体制,首创了许多具体制度、办法和政策措施,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种与经济体制改革有机结合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一种全面的对外开放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邓小平同志的全面开放思想,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显著提高,人民在对外开放中也得到了实惠。可见,邓小平的全面开放思想也是强国富民的开放思想。 
四、强国富民的大众经济学及其巨大的理论生命力 
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但又深入浅出;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但谈的又是中国人民所想所盼的实际问题;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国家经济建设大政方针的理论根据,但又是普遍劳动者勤劳致富自觉运用的思想武器。可以说,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已成为强国富民的大众经济学。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他自己曾说过,他是从政治角度分析经济问题的,与经济学家不同,他的经济思想具有政治家的鲜明特性。纵观经济思想史可以发现,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一般侧重于某个方面的经济理论,表达的方式也大多是详尽而细微的演说;政治家肩负着解决国民经济实际问题的重任,其经济思想并

《邓小平强国富民的经济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95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