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邓小平处理边界领土争端的独特视角


题,要从尊重现实出发,找条新的路子来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49页。)在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把争议搁置起来,但搁置起来,绝不等于放弃主权。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同时又兼顾了维护主权和稳定周边两个大局。 
3.互利合作,共同开发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航道要冲,是联结太平洋与印度洋、东亚与大洋洲的“海上走廊”和“空中枢纽”,不但渔业资源充足,而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据联合国有关报告,南海海底大陆架有2.1 万立方公里的油层,含油量相当于中东石油储量。目前,在我南沙海域内,已探明含油气盆地6个,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石油含量约为230亿桶,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注:孙建设、辛立:《南沙群岛的主权纷争与发展趋势》,《国外社会科学情况》(南京),1994年第1期。 )因而为一些周边国家所垂涎,这些国家在强占我宝岛的同时,还疯狂地掠夺我资源。据统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菲律宾已在南沙海域打油气井90余口,1991年,石油收入超过33亿美元。为此,中国政府一再重申,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但现在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先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秉着利益共享、互利合作的原则,进行共同开发。小平同志说得非常清楚,“共同开发的无非是那些岛屿附近的海底石油之类,可以合资经营嘛,共同得利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7页。 )这样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放眼未来,和平解决 
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发展、友好往来,增进了解友谊,为最终用和平的方式合理解决主权的归属创造条件。邓小平再三指出,“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我们中国人是主张和平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8页。)“国际上的问题, 最好都能采取和平的方式,合情合理地加以解决”。(注:《人民日报》,1988年4月17日,第1版。)他还强调,“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现在我们不想远一点,看远一点,不从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好多问题就下不了决心,处理不下去。”(注:转引自《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357页。)这里“看远一点”,就是面向未来,“想远一点”,就是要着眼于我国的根本利益。无论对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沙群岛问题,以及其他边界领土争端问题,邓小平坚信,只要认真按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路走下去,就一定能获得一个圆满的解决。他说,“我相信,我们之间最终是会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9页。 )“如果我们这一代不能解决,下一代会比我们聪明一些,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93页。)“将来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注:《人民日报》,1978年10月26日,第15版。) 
三、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思想的客观依据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邓小平正确冷静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1.从国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政治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力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尤其六、七十年代以后,和平这一主题日益明朗。一方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虽有激烈的争夺,但基本维持着一种均势,他们的力量在相对下降;另一方面,欧盟、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上升,也谋求发挥与其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作用,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中国、巴西、印度等一些发展中的大国及一些区域性集团如东盟等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形势日趋缓和,这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大环境。 
经济技术上,二战后各国经济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借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及政策调整之机加快了发展步伐,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六、七十年代以后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正日益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已基本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和深入。国际竞争的重点已转向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过去靠战争才能获得的利益,今天通过科技、经济的手段也可以获得,而且还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和形象,这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邓小平在冷静分析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国际格局的变化后,精辟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05页。)因此,处理国际争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有利于和平、有利于发展为前提,这是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思想基础。 
2.从国内情况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根本方针 
对此,邓小平在80年代初就指出,我们“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所以,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找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10月版,第241页。)“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 ”(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40页。)后来,他更是反复强调,“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地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57页。 )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10月版,第105页。)“要发展自己,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要争取和平的环境,就必须同世界上一切和平力量合作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2页。)这样, “我们就能放胆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28页。)因此,对那些现实的和潜在的争端,中国保持着最大的克制和忍耐。 
3.从我国与周边国家争端的历史和现状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解决问题的现实原则 
在历史上,无论钓鱼岛还是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无可争议的领土。但自60年代末探明南海海底藏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后,这个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的平静海域就再也不平静了。一些周边国家垂涎其经济和战略利益,强占我岛礁,开采我资源,不仅如此,还修建军事设施派驻军队,形成了事实上的控制。现在,南沙周边国家为了其经济利益,都纷纷与拥有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外国石油公司签订协议,联合勘探和开采南沙油气。如马来西亚先后与美国、日本等国石油公司合作,投资20多亿美元,在我南沙海域进行大规模的钻井和采油活动。菲律宾也先后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了30多项油气勘探协议。越南也与十几个国家的30多家石油公司签订了联合开发石油的合同。(注:孙建设、辛立:《南沙群岛的主权纷争与发展趋势》,《国外社会科学情况》(南京),1994年第1期。)在1978年, 越南就与菲律宾就南沙问题发表联合公报,后来越南又与马来西亚就南沙问题达成协议,越、菲、马三国相互接触,达成协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联合起来企图孤立中国,共同对付中国,将争议的矛头指向中国。出于遏制中国的战略考虑,美国一改过去南沙问题上不介入的立场,直言不讳地表示要在南沙争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日本、俄罗斯也插手南沙争端。这些大国的卷入,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海域的国际化趋势,从而使本已复杂的争端越趋错综复杂。 
中国政府虽然再三声明,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并不是无主之岛,根本不存在什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邓小平处理边界领土争端的独特视角(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298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