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两制关系”视野中的邓小平理论


用。 
例如,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邓小平大胆地提出所有制结构多样化的思想,他作出了我们的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有其他经济成分的论断。他认为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这样做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的地位。邓小平提出:“现在‘资’和‘社’的争论还没有完,这是一个大的原则问题。我就要一点‘资’,为什么?因为‘资’可以转变为‘社’”[12]。他认为“‘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2](P.373)。这些见解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待“两制关系”的开阔胸襟和远见卓识。 
再如,邓小平放眼世界范围内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处的大背景,将“一球两制”的模式运用到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和平统一问题上,提出以“一国两制”作为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根本方针。他认为,在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2](p.103),因为“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2](P.103)。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国两制”所提供的政治条件,利用台、港、澳地区的资本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现代化进程。总之,通过一个国家内部两种制度面对面的直接竞赛,社会主义可以更广泛、更全面地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以达到加速发展、增强国力的目的。 
3.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的一些具体制度作了不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使其经济、科技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劳资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这一切,无不证明着资本主义在其全部生产力释放出来之前是不会灭亡的。然而,同样无疑的是,上述一切变化,甚至包括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和方向,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两种主要社会制度并存和交替的时代本质。 
邓小平深刻洞察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政治民主的阶级内容和社会本质,以及当代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局限性,并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角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他认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2](P.382)他在这里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1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但要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才能完成这一代替;(2)这个总趋势不可逆转,但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曲折的, 不会一帆风顺。 至于怎样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严重曲折,邓小平指出,“问题首先出在内部”[2](p.344),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 迟早要出现的”[2 ](P.344);而“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2](P.382);同时,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使人民经受锻炼,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了促使社会主义最终超越和战胜资本主义,邓小平反复强调两条。首先,社会主义只有加快自身的发展,才能显示优越性,超越资本主义。他提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某些方面已经体现,更多方面尚未体现出来,而要促成取代资本主义这一时代任务的完成,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其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警惕来自资本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的图谋。作为性质根本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竞争和斗争是始终存在的。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抵制和仇视,不少西方国家一再利用我国扩大开放的需要,加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压力,企图促使我国的改革开放按照它们所希望的方向“演变”。因此,邓小平提醒人们对此必须保持警惕,顶住压力,教育后代,使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样,邓小平终于解开了在“两制关系”认识问题上的死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筑在开放、自信、科学、务实的基础上。20多年来,在对“两制关系”的全面把握和多维运作中,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当今“一球两制”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全世界进步人类面前展现了社会主义前途的无限希望。

《“两制关系”视野中的邓小平理论(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10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