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党的十八大论文:三个自信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崭新篇章
想象改革开放道路的开拓。
伟大的实践总是与伟大的理论相辅相成。如果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铸造了中国现代化的奇迹的话,30多年也塑造了中国理论创新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思想理论的领先,是同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的快速增长交相辉映的。审视理论发展的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从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孕育与升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一直有理论创新的进程相伴随。实际上,30多年的历程也不平坦,甚至往往是惊心动魄,如果不能够不断地推动思想理论创新的车轮,不能够破除落后于时代的认识,以不变应万变,就很难想象我们能够如此地一路披荆斩棘、踏平坎坷。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便不能够阐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一内在关联,既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实践属性,也印证了这一理论的价值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突出地展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贡献上。30多年的思想进程,迸发的绝不仅仅是一般的思想火花,例如,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的阐述、对当今时代主题和潮流的判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确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定位、对发展本质的揭示等等,均敢于涉及经典作家没有论及的问题,勇于超越经典作家曾经有过的论述,在一系列涉及到当代社会主义基本的和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开拓创新,显然是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典增添了璀璨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还精彩地寓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提升上。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第一个光辉的榜样,他用“实事求是”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和确立思想路线,就是对中国文化瑰宝的精彩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中同样如此, “小康社会”的概念,就是邓小平对中国经典的一个借用,以此描绘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目标,极为形象生动和有中国特色。 “以人为本”源于先秦著名的政治家管仲,是对传统治国理念的美好描绘和理想化的定位。“和谐”的命题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西周思想家史伯最早阐述了和谐的思想。他非常深刻、辩证地在“和”与“同”之间作了重要的区分,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如“去和而取同” (《国语·郑语》),就会从根本上影响事物的生存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予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时代的提升,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以人为本”: “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很清楚地指出: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和谐”: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又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是极为强大的精神资源,也是极为宝贵的理论优势,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的强大思想武器。
制度自信
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主义由思想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载体,也是社会主义运行和发挥功能的基础。中国开辟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崭新阶段,就是以制度创新为驱动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谈到: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国没有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通过改革超越了苏联模式所代表的僵化的制度,把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反思,从对领导人个人作风行为错误的关注,转移和提升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由此而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崭新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创新进程,也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进程。最早的农村改革就体现了制度创新的优越性,突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1979年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9%,人均占有粮食由1978年的319公斤增加到1984年的395.5公斤,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一举改变了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确立,是制度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最为典型的例证。1979年11月,邓小平就谈到: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突破传统社会主义对计划经济的固守,使社会主义进一步融入时代,进一步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以改革开放30年为计,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人民的生活也进入了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 《有关党的十八大论文:三个自信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崭新篇章》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128.html
伟大的实践总是与伟大的理论相辅相成。如果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铸造了中国现代化的奇迹的话,30多年也塑造了中国理论创新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思想理论的领先,是同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的快速增长交相辉映的。审视理论发展的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从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孕育与升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一直有理论创新的进程相伴随。实际上,30多年的历程也不平坦,甚至往往是惊心动魄,如果不能够不断地推动思想理论创新的车轮,不能够破除落后于时代的认识,以不变应万变,就很难想象我们能够如此地一路披荆斩棘、踏平坎坷。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便不能够阐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一内在关联,既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实践属性,也印证了这一理论的价值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突出地展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贡献上。30多年的思想进程,迸发的绝不仅仅是一般的思想火花,例如,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的阐述、对当今时代主题和潮流的判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确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定位、对发展本质的揭示等等,均敢于涉及经典作家没有论及的问题,勇于超越经典作家曾经有过的论述,在一系列涉及到当代社会主义基本的和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开拓创新,显然是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典增添了璀璨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还精彩地寓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提升上。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第一个光辉的榜样,他用“实事求是”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和确立思想路线,就是对中国文化瑰宝的精彩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中同样如此, “小康社会”的概念,就是邓小平对中国经典的一个借用,以此描绘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目标,极为形象生动和有中国特色。 “以人为本”源于先秦著名的政治家管仲,是对传统治国理念的美好描绘和理想化的定位。“和谐”的命题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西周思想家史伯最早阐述了和谐的思想。他非常深刻、辩证地在“和”与“同”之间作了重要的区分,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如“去和而取同” (《国语·郑语》),就会从根本上影响事物的生存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予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时代的提升,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以人为本”: “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很清楚地指出: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和谐”: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又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是极为强大的精神资源,也是极为宝贵的理论优势,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的强大思想武器。
制度自信
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主义由思想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载体,也是社会主义运行和发挥功能的基础。中国开辟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崭新阶段,就是以制度创新为驱动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谈到: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国没有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通过改革超越了苏联模式所代表的僵化的制度,把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反思,从对领导人个人作风行为错误的关注,转移和提升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由此而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崭新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创新进程,也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进程。最早的农村改革就体现了制度创新的优越性,突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1979年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9%,人均占有粮食由1978年的319公斤增加到1984年的395.5公斤,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一举改变了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确立,是制度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最为典型的例证。1979年11月,邓小平就谈到: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突破传统社会主义对计划经济的固守,使社会主义进一步融入时代,进一步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以改革开放30年为计,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人民的生活也进入了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 《有关党的十八大论文:三个自信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