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给予重点支持;调整引进人才的政策思路,加快现有人才的国际化,在继续欢迎广大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基础上,从以提供相对优厚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主,转向以在平等竞争前提下提供发展机会为主,按需引进,竞争择优,提高层次,保证质量;充分承认创新人才的价值,建立符合人才市场价值规律的高级人才分配制度;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养。
三是要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在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同时,建立全社会分层次、多元化、良性循环的科技投入机制,保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增长。公共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投入,应主要集中在公共性和竞争前科技领域、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国家科研基地等方面。在竞争性领域,要通过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必要的利益机制等途径,激励企业主动、积极、自觉地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同时,通过税收等政策杠杆,鼓励全社会增加对公益性科技事业的投入。
四是要加强整体设计,立足深层次改革,进行新的制度安排。我国正在进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是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现有科技体制的简单调整或原有建制的完善,而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设计和主动的部署。我国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制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我们必须从抓住机遇,从整体设计入手,对原有科技布局和制度体系进行深层次的调整与改革,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的要求。
三、我院下一阶段工作的思路
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我院确立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新时期办院方针。为贯彻新时期办院方针,我院制定了新时期发展战略,并以此作为推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深入发展的重点。
新时期发展战略由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部分组成,其中,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是核心,科技创新人才战略是关键,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础。
(一)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大幅度迅速提升我院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其总体目标是:在本世纪头20年将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高竞争力的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国家科研机构,实现我院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不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率先实现科技现代化做出历史性贡献。
拟分三步走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
——至2005年,全面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工作目标,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至2010年,全面实现我院10年发展蓝图:成为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成为国家科技思想库;成为我国培养和造就高级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文明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成为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重要代表。
——至2020年前后,在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上实现跨越发展,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国家科研机构,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力量,成为我国初步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态势出发,实现由“自我完善”转向以世界水平看科学创新发展、以国际竞争能力看技术创新目标跨越。从以跟踪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为主,从以模仿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从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转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和优选创新领域;从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转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有条件的研究所和研究领域要率先达到国际一流的科学水平,或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能力。
(二)科技创新人才战略
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目标是:
——至2005年,初步形成目标明确、导向清晰、分类管理、各精其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技队伍、管理队伍、支撑队伍和产业化队伍;全面实行岗位聘任、项目聘用与流动人员三结合的用人制度;基本完成转岗分流,建立人员流动与动态更新的机制。
——至2010年,拥有数十名率先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或者开创新领域的科学家,拥有数十名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管理才能的科技和管理专家和百余个善于攻坚、能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团队,造就数十名优秀的科技企业家,队伍规模适度发展。
——至2020年,形成与我院科技战略地位相适应、具有强大竞争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与技术支撑队伍,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和国际化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主要举措是:
一是调整人才引进计划,立足实践培育人才。按照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植,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积极推动用人主体到位,实行“所自主决策,院择优支持”的人才选聘办法,将人才引进的决策权交给研究所,鼓励研究所建立人才公平竞争的平台。
二是造就战略管理专家,建设职业管理队伍。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在管理实践中造就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深刻认识、能够总揽全局的战略管理专家,培养一批能够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具有领导才能的组织管理专家,形成一支精通管理业务的职业管理队伍,探索有利于职业化管理队伍建设的培训、评价、激励与约束的制度体系。
三是注重培养后备人才,全面提升队伍质量。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我院结合高水平研究工作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和导师的学与教的动力机制问题。改革现行的博士后管理模式,适度发展全院博士后规模,鼓励研究所招收外籍博士后研究人员。制定并实施继续教育计划,全面提升我院队伍的整体质量。
四是明确分类评价标准,完善有效激励机制。明确研究人员、技术支撑人员、成果转化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的不同评价标准,建立整体有序、导向明确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引导各类人员在共用发展理念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障我院创新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科技创新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
在实施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战略的同时,从体制、机制、资源、文化等方面入手,实施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建立我院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础。其主要内涵是:建立科技布局适时调整与自主优化的机制;建立创新队伍动态流转与更新的机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我院不同性质工作特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以国家预算为基础、能够充分吸纳和有效集成社会资源的机制;建设有利于我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文化等。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将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我国新世纪新时期的战略目标,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339.html
三是要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在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同时,建立全社会分层次、多元化、良性循环的科技投入机制,保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增长。公共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投入,应主要集中在公共性和竞争前科技领域、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国家科研基地等方面。在竞争性领域,要通过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必要的利益机制等途径,激励企业主动、积极、自觉地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同时,通过税收等政策杠杆,鼓励全社会增加对公益性科技事业的投入。
四是要加强整体设计,立足深层次改革,进行新的制度安排。我国正在进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是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现有科技体制的简单调整或原有建制的完善,而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设计和主动的部署。我国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制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我们必须从抓住机遇,从整体设计入手,对原有科技布局和制度体系进行深层次的调整与改革,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的要求。
三、我院下一阶段工作的思路
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我院确立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新时期办院方针。为贯彻新时期办院方针,我院制定了新时期发展战略,并以此作为推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深入发展的重点。
新时期发展战略由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部分组成,其中,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是核心,科技创新人才战略是关键,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础。
(一)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大幅度迅速提升我院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其总体目标是:在本世纪头20年将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高竞争力的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国家科研机构,实现我院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不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率先实现科技现代化做出历史性贡献。
拟分三步走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
——至2005年,全面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工作目标,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至2010年,全面实现我院10年发展蓝图:成为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成为国家科技思想库;成为我国培养和造就高级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文明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成为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重要代表。
——至2020年前后,在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上实现跨越发展,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国家科研机构,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力量,成为我国初步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态势出发,实现由“自我完善”转向以世界水平看科学创新发展、以国际竞争能力看技术创新目标跨越。从以跟踪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为主,从以模仿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从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转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和优选创新领域;从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转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有条件的研究所和研究领域要率先达到国际一流的科学水平,或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能力。
(二)科技创新人才战略
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目标是:
——至2005年,初步形成目标明确、导向清晰、分类管理、各精其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技队伍、管理队伍、支撑队伍和产业化队伍;全面实行岗位聘任、项目聘用与流动人员三结合的用人制度;基本完成转岗分流,建立人员流动与动态更新的机制。
——至2010年,拥有数十名率先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或者开创新领域的科学家,拥有数十名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管理才能的科技和管理专家和百余个善于攻坚、能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团队,造就数十名优秀的科技企业家,队伍规模适度发展。
——至2020年,形成与我院科技战略地位相适应、具有强大竞争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与技术支撑队伍,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和国际化
的人才结构,整体水平基本与科技发达国家国立研究机构相当。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主要举措是:
一是调整人才引进计划,立足实践培育人才。按照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植,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积极推动用人主体到位,实行“所自主决策,院择优支持”的人才选聘办法,将人才引进的决策权交给研究所,鼓励研究所建立人才公平竞争的平台。
二是造就战略管理专家,建设职业管理队伍。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在管理实践中造就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深刻认识、能够总揽全局的战略管理专家,培养一批能够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具有领导才能的组织管理专家,形成一支精通管理业务的职业管理队伍,探索有利于职业化管理队伍建设的培训、评价、激励与约束的制度体系。
三是注重培养后备人才,全面提升队伍质量。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我院结合高水平研究工作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和导师的学与教的动力机制问题。改革现行的博士后管理模式,适度发展全院博士后规模,鼓励研究所招收外籍博士后研究人员。制定并实施继续教育计划,全面提升我院队伍的整体质量。
四是明确分类评价标准,完善有效激励机制。明确研究人员、技术支撑人员、成果转化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的不同评价标准,建立整体有序、导向明确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引导各类人员在共用发展理念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障我院创新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科技创新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
在实施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战略的同时,从体制、机制、资源、文化等方面入手,实施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建立我院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础。其主要内涵是:建立科技布局适时调整与自主优化的机制;建立创新队伍动态流转与更新的机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我院不同性质工作特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以国家预算为基础、能够充分吸纳和有效集成社会资源的机制;建设有利于我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文化等。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将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我国新世纪新时期的战略目标,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