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实践
(一)体制机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我院从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总体趋势出发,进行了建院50年来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运行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初步形成了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要求、与国际基本接轨的体制结构和制度体系。
1.科技布局与组织结构调整
我院相继组建了由若干研究所组成的跨学科或跨地域的知识创新基地,整合了一批同领域或地域的研究所,组建了若干大型研究机构,如数学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新建了地球环境研究所、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等2个研究所,正在筹建基因组研究所、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组建了若干非法人研究单元。
按照“高起点、高目标、高标准”的原则,严格进入试点程序,基本完成了研究所层面的组织结构调整。全院研究机构由1998年的119个减少到目前的84个,其中14个技术开发型研究单位转制成为企业,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行了院部和分院机关的改革。
我院实施了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确立了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物质科学与新材料等9个优先发展领域,部署了一批重大创新项目、重要方向性项目和领域前沿项目。
经国务院批准,我院率先进行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院所两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截止2002年底,院属企业已完成改制357家,占需改制企业总数的93%。
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我院对研究生教育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主体的网络式研究生教育体系。
2.运行机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我院全面改革了用人制度。普遍实行了以“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开放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聘任制,取消了传统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初步建立了“岗位聘任、项目聘用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新型用人制度。
建立了新型分配制度。全面实行了体现绩效优先原则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三元结构分配制度,逐步试行了法定代表人年薪制,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特别是科技将帅人才的积极性。
改革了资源配置制度。确定了“整体规划、保证重点、择优支持、鼓励竞争、优化配置、动态调整”的资源配置方针,初步形成了有利于资源集成和提高使用效率的机制。
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按照“质重于量、分类评价、公开公正、科学严肃”的原则,对研究所逐年进行以科技创新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绩效优秀的研究所给予奖励,对少数相对发展较慢的研究所则扣减试点经费。研究所也普遍建立了对研究室(组)及个人的考核评价制度,部分研究所还主动试行了国际评估。
深化了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我院按照中央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所领导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建立与完善了向地方选派科技副职和吸收地方领导干部到我院挂职工作的制度。
(二)人员结构调整与队伍建设
我院大力加强了创新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动态更新的创新队伍,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已顺利实现。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青年科技骨干迅速成长。截止2002年底,我院共有35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占全国总数的35%,其中6人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70人担任了所级以上领导职务,27人次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在财政部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和“百人计划”等,共招聘836位优秀科技人才,其中1998年以来从海外吸引杰出人才580人,有155人入选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队伍结构趋于合理。调整后,各试点单位科研岗位占岗位总数的83.7%,管理岗位占8.9%,技术支撑岗位占7.4%。在岗位聘任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7.5%,硕士学位占21%。中青年已成为科技队伍的主体,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74.6%,45岁以下的研究员占研究员总数的54.8%。
以研究生为主的流动队伍发展迅速。2002年,全院在学研究生总数达2.3万人,较1998年增加了一倍,其中博士研究生近1万人;在站博士后1300人,较1998年增加71%。
(三)科技竞争能力与成果产出
在知识创新试点推动下,我院科技竞争能力显著提高,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质量的论文与专利产出快速增长,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迅速。
1.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创新贡献
相继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籼稻全基因组草图、全基因组精细图以及粳稻4号染色体精细图,研究成果分别发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世界顶级学术刊物上,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强国之一。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大鼠附睾中一种抗菌肽基因及其生物功能,对解决精子成熟异常所引起的不孕、研究男性避孕药物,解决我国的人口与健康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了成年体细胞克隆牛群体,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世界一流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为世界上掌握该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为实现我国家畜克隆胚胎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围绕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部行动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开展了青藏高原水资源、江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新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等调查,取得了一批反映区域生态现状与演变的原始数据,建立了5个试验示范区,为我国西部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提出了资源保育与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重要农作物优质高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创造并推广了“双层双株”棉花栽培新模式,1999年在5.3亩试验棉田上创造了亩产257.8公斤的世界纪录;选育出抗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号”,其蛋白质含量达到国际一级优质小麦标准,已进入大面积示范阶段。
在国际上首次从生产源头上解决了铬盐行业重金属污染的难题,实现了铬渣的零排放和铬资源多组分浓度利用的生态工业新模式,对推进我国铬盐行业的绿色革命具有重要作用。
2.取得了一批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创新成果
我院研制成功的“龙芯”芯片,体系结构设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人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芯片;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实现了高性能和通用性的和谐统一,在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如机群操作系统和并行编程环境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开发了“红旗Linux”操作系统并推向市场,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千吨级中试规模装置上打通了流程,成功取得了第一批合成油粗样品,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掌握了煤合成油催化剂和浆态床反应器的核心技术,为合成油工业示范及其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解决了高性能机器人研制与工程应用中
承担了神州载人飞船应用系统总体工作,研制了有效载荷和相关材料与器件,开展了生物、材料等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战略方面军,我院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方面还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3.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创新成果
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成功制备出超长、定向生长的碳纳米管阵列;合成出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发现了碳纳米管在室温下具有优异的储氢性能;在世界上率先制备出高纯、高密度、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能的纳米铜。
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合成了6种远离稳定线的重丰中子新核素和10种质子滴线核区新核素;在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实现了高温长时间可重复等离子体放电和高参数等离子体放电,该装置成为世界仅有的2个可进行高参数稳态条件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实验 《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339.html
(一)体制机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我院从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总体趋势出发,进行了建院50年来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运行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初步形成了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要求、与国际基本接轨的体制结构和制度体系。
1.科技布局与组织结构调整
我院相继组建了由若干研究所组成的跨学科或跨地域的知识创新基地,整合了一批同领域或地域的研究所,组建了若干大型研究机构,如数学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新建了地球环境研究所、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等2个研究所,正在筹建基因组研究所、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组建了若干非法人研究单元。
按照“高起点、高目标、高标准”的原则,严格进入试点程序,基本完成了研究所层面的组织结构调整。全院研究机构由1998年的119个减少到目前的84个,其中14个技术开发型研究单位转制成为企业,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行了院部和分院机关的改革。
我院实施了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确立了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物质科学与新材料等9个优先发展领域,部署了一批重大创新项目、重要方向性项目和领域前沿项目。
经国务院批准,我院率先进行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院所两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截止2002年底,院属企业已完成改制357家,占需改制企业总数的93%。
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我院对研究生教育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主体的网络式研究生教育体系。
2.运行机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我院全面改革了用人制度。普遍实行了以“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开放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聘任制,取消了传统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初步建立了“岗位聘任、项目聘用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新型用人制度。
建立了新型分配制度。全面实行了体现绩效优先原则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三元结构分配制度,逐步试行了法定代表人年薪制,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特别是科技将帅人才的积极性。
改革了资源配置制度。确定了“整体规划、保证重点、择优支持、鼓励竞争、优化配置、动态调整”的资源配置方针,初步形成了有利于资源集成和提高使用效率的机制。
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按照“质重于量、分类评价、公开公正、科学严肃”的原则,对研究所逐年进行以科技创新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绩效优秀的研究所给予奖励,对少数相对发展较慢的研究所则扣减试点经费。研究所也普遍建立了对研究室(组)及个人的考核评价制度,部分研究所还主动试行了国际评估。
深化了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我院按照中央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所领导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建立与完善了向地方选派科技副职和吸收地方领导干部到我院挂职工作的制度。
(二)人员结构调整与队伍建设
我院大力加强了创新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动态更新的创新队伍,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已顺利实现。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青年科技骨干迅速成长。截止2002年底,我院共有35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占全国总数的35%,其中6人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70人担任了所级以上领导职务,27人次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在财政部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和“百人计划”等,共招聘836位优秀科技人才,其中1998年以来从海外吸引杰出人才580人,有155人入选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队伍结构趋于合理。调整后,各试点单位科研岗位占岗位总数的83.7%,管理岗位占8.9%,技术支撑岗位占7.4%。在岗位聘任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7.5%,硕士学位占21%。中青年已成为科技队伍的主体,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74.6%,45岁以下的研究员占研究员总数的54.8%。
以研究生为主的流动队伍发展迅速。2002年,全院在学研究生总数达2.3万人,较1998年增加了一倍,其中博士研究生近1万人;在站博士后1300人,较1998年增加71%。
(三)科技竞争能力与成果产出
在知识创新试点推动下,我院科技竞争能力显著提高,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质量的论文与专利产出快速增长,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迅速。
1.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创新贡献
相继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籼稻全基因组草图、全基因组精细图以及粳稻4号染色体精细图,研究成果分别发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世界顶级学术刊物上,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强国之一。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大鼠附睾中一种抗菌肽基因及其生物功能,对解决精子成熟异常所引起的不孕、研究男性避孕药物,解决我国的人口与健康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了成年体细胞克隆牛群体,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世界一流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为世界上掌握该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为实现我国家畜克隆胚胎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围绕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部行动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开展了青藏高原水资源、江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新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等调查,取得了一批反映区域生态现状与演变的原始数据,建立了5个试验示范区,为我国西部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提出了资源保育与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重要农作物优质高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创造并推广了“双层双株”棉花栽培新模式,1999年在5.3亩试验棉田上创造了亩产257.8公斤的世界纪录;选育出抗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号”,其蛋白质含量达到国际一级优质小麦标准,已进入大面积示范阶段。
在国际上首次从生产源头上解决了铬盐行业重金属污染的难题,实现了铬渣的零排放和铬资源多组分浓度利用的生态工业新模式,对推进我国铬盐行业的绿色革命具有重要作用。
2.取得了一批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创新成果
我院研制成功的“龙芯”芯片,体系结构设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人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芯片;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实现了高性能和通用性的和谐统一,在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如机群操作系统和并行编程环境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开发了“红旗Linux”操作系统并推向市场,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千吨级中试规模装置上打通了流程,成功取得了第一批合成油粗样品,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掌握了煤合成油催化剂和浆态床反应器的核心技术,为合成油工业示范及其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解决了高性能机器人研制与工程应用中
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机器人及周边设备系列产品,为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和家电等行业提供了机器人设备与系统,为企业新增产值近90亿元。
承担了神州载人飞船应用系统总体工作,研制了有效载荷和相关材料与器件,开展了生物、材料等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战略方面军,我院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方面还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3.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创新成果
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成功制备出超长、定向生长的碳纳米管阵列;合成出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发现了碳纳米管在室温下具有优异的储氢性能;在世界上率先制备出高纯、高密度、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能的纳米铜。
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合成了6种远离稳定线的重丰中子新核素和10种质子滴线核区新核素;在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实现了高温长时间可重复等离子体放电和高参数等离子体放电,该装置成为世界仅有的2个可进行高参数稳态条件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实验 《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