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 创新 发展——“邓小平理论深入研究与展望”工作会议纪要
【 正 文 】
2001年2月21日—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邓小平理论研究室在北京召开了“邓小平理论深入研究与展望”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马列所邓小平理论研究室“九五”时期作为目标管理责任制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讨论“十五”时期研究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学术活动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开关厂的领导和部分专家、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交流了京内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工作重点,并就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讨论。
一、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现状
作为写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上的理论指南和第二次伟大的历史飞跃,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现代化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乃至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与会学者在分析了国内近几年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成果后一致认为,理论界和学术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重大成就,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是可观的,水平也是值得肯定的。对于这一理论本身的研究,对于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对于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中国迫切的现实问题,对于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等等,也都有较大的成绩。这些都是理论界和学术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与会学者也提出,目前,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理论深度不够、研究视野狭隘、研究方法单一、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在认识上,还不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不能够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精髓,切实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存在着孤立、僵化、教条地去解释邓小平理论,甚至割裂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等错误倾向。这些倾向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是有害的,必须坚决反对。
与会学者指出,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目前处于亟待深入的关头。从已经出版和发表的成果上看,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性研究,论著和文章往往从宏观上阐释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思想,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但是这一“综合性”的研究还是比较肤浅的。第二个阶段是专题性研究,论著和文章通常能够就邓小平理论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和阐释邓小平的思想观点,这比第一阶段深入了一步。第三阶段是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论著和文章结合当前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研读邓小平理论原著,运用邓小平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提出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观点和建议,这一研究比较深入地理解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较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理论的高瞻远瞩和高屋建瓴,从而能够把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以上三个阶段所产生的论著和文章,虽然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但更高一层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还不够,其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有的学者指出,把邓小平理论研究引向深入,当前要注重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论证为什么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解决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怎样一脉相承的问题。这是将邓小平理论向前追溯的重大课题。有的学者指出,研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是研究邓小平理论向后延伸的重大课题。向前追溯和向后延伸,是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需要。还有的学者认为,要研究当前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特别是与难点和热点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必须从理论上阐释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方法
与会学者认为,要把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推进到更深入的层次,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讲究科学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观点和建议:
1.文本研究。所谓文本研究,主要是原著研究,熟读和吃透邓小平理论原著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有学者在发言中认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文章分类汇编——专题深入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应用的几个阶段。现在整个研究又到了必须深入的关头,需要埋下头来,重新回到原著文本上去,仔细地、反复地研读《邓小平文选》等相关原著,从中领会原著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实质,产生新的认识和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和应对实践中出现的理论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邓小平理论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
2.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也是他们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因此,学者们认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既要深入原著又不能局囿于原著,应该防止研究上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倾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进行理论深入、另一方面,进行实践检验,抓住现实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到具体实践中去寻找答案、调查研究、检验理论、升华理论,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路。
3.比较研究。与会学者认为,比较研究的方法也是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一脉相承性,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他们既具有共同点,又具有不同点,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与毛泽东思想进行比较,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和政治任务,在比较中才能认清他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和继承发展的关系。此外,还要与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进行比较,邓小平理论是正确的就不怕比较、不怕辩驳,在比较中才能更加坚定对邓小平理论的信念,在比较中才能吸收借鉴其他社会思潮的合理成分,促进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在进行比较研究中,要注意不能脱离必要的历史条件去做抽象的比较和肤浅的对比,而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去分析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认识。
与会学者强调,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者在从事研究工作中,除了运用具体的科学的方法外,还要特别重视研究的学风。江泽民同志在谈到目前形势和任务时,依据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学风,即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就把理论、方法和作风统一了起来,既要求理论工作者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难点、热点和前沿问题,为中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例证。
为此,与会学者们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的态度。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研究
2.正确的方向。有的学者指出,在理论界、学术界有一种倾向,认为搞现实政治问题不是学问,是跟风,因此不愿意过多涉足现实问题,而对中央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决策上,未能及时从理论上回应。这种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值得注意,在现实中,理论和学术不可能完全中立,没有这种方向的学术最终也会倒向某种方向,因此,不跟风但要跟方向。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旗帜和理论指南、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思想武器,不讲政治、不高举这个旗帜、不与中央保持一致,这一理论的研究都是无法保持正确的方向的。
《继承 创新 发展——“邓小平理论深入研究与展望”工作会议纪要》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407.html
2001年2月21日—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邓小平理论研究室在北京召开了“邓小平理论深入研究与展望”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马列所邓小平理论研究室“九五”时期作为目标管理责任制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讨论“十五”时期研究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学术活动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开关厂的领导和部分专家、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交流了京内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工作重点,并就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讨论。
一、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现状
作为写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上的理论指南和第二次伟大的历史飞跃,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现代化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乃至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与会学者在分析了国内近几年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成果后一致认为,理论界和学术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重大成就,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是可观的,水平也是值得肯定的。对于这一理论本身的研究,对于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对于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中国迫切的现实问题,对于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等等,也都有较大的成绩。这些都是理论界和学术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与会学者也提出,目前,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理论深度不够、研究视野狭隘、研究方法单一、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在认识上,还不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不能够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精髓,切实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存在着孤立、僵化、教条地去解释邓小平理论,甚至割裂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等错误倾向。这些倾向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是有害的,必须坚决反对。
与会学者指出,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目前处于亟待深入的关头。从已经出版和发表的成果上看,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性研究,论著和文章往往从宏观上阐释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思想,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但是这一“综合性”的研究还是比较肤浅的。第二个阶段是专题性研究,论著和文章通常能够就邓小平理论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和阐释邓小平的思想观点,这比第一阶段深入了一步。第三阶段是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论著和文章结合当前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研读邓小平理论原著,运用邓小平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提出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观点和建议,这一研究比较深入地理解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较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理论的高瞻远瞩和高屋建瓴,从而能够把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以上三个阶段所产生的论著和文章,虽然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但更高一层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还不够,其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有的学者指出,把邓小平理论研究引向深入,当前要注重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论证为什么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解决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怎样一脉相承的问题。这是将邓小平理论向前追溯的重大课题。有的学者指出,研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是研究邓小平理论向后延伸的重大课题。向前追溯和向后延伸,是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需要。还有的学者认为,要研究当前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特别是与难点和热点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必须从理论上阐释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方法
与会学者认为,要把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推进到更深入的层次,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讲究科学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观点和建议:
1.文本研究。所谓文本研究,主要是原著研究,熟读和吃透邓小平理论原著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有学者在发言中认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文章分类汇编——专题深入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应用的几个阶段。现在整个研究又到了必须深入的关头,需要埋下头来,重新回到原著文本上去,仔细地、反复地研读《邓小平文选》等相关原著,从中领会原著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实质,产生新的认识和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和应对实践中出现的理论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邓小平理论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
2.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也是他们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因此,学者们认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既要深入原著又不能局囿于原著,应该防止研究上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倾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进行理论深入、另一方面,进行实践检验,抓住现实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到具体实践中去寻找答案、调查研究、检验理论、升华理论,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路。
3.比较研究。与会学者认为,比较研究的方法也是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一脉相承性,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他们既具有共同点,又具有不同点,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与毛泽东思想进行比较,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和政治任务,在比较中才能认清他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和继承发展的关系。此外,还要与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进行比较,邓小平理论是正确的就不怕比较、不怕辩驳,在比较中才能更加坚定对邓小平理论的信念,在比较中才能吸收借鉴其他社会思潮的合理成分,促进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在进行比较研究中,要注意不能脱离必要的历史条件去做抽象的比较和肤浅的对比,而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去分析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认识。
与会学者强调,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者在从事研究工作中,除了运用具体的科学的方法外,还要特别重视研究的学风。江泽民同志在谈到目前形势和任务时,依据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学风,即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就把理论、方法和作风统一了起来,既要求理论工作者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难点、热点和前沿问题,为中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例证。
为此,与会学者们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的态度。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研究
科学的体系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研读原著,真正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路和精神实质。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辩驳,要在实践中科学地论证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
2.正确的方向。有的学者指出,在理论界、学术界有一种倾向,认为搞现实政治问题不是学问,是跟风,因此不愿意过多涉足现实问题,而对中央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决策上,未能及时从理论上回应。这种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值得注意,在现实中,理论和学术不可能完全中立,没有这种方向的学术最终也会倒向某种方向,因此,不跟风但要跟方向。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旗帜和理论指南、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思想武器,不讲政治、不高举这个旗帜、不与中央保持一致,这一理论的研究都是无法保持正确的方向的。
《继承 创新 发展——“邓小平理论深入研究与展望”工作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