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
平这两步,现在正向着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第三步目标迈进。
自党建立80年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人民的地位得到了根本改变,人民的利益获得了逐步实现和发展,这充分地表明,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党长期的基本实践。
但是,我们并不讳言,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和挫折,在一个时期内,未能使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善。在改革深化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也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农民负担太重,收入增加缓慢,国企职工下岗人员增加,一些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眼前利益甚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出现了社会地区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的状况。因此,如何在深化改革中,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都能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和发展好,仍是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4页)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离开了人民,党的事业就会一事无成。代表人民,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充分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只有相信群众,才能代表群众。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要求全党要十分信任群众和尊重群众,充分发挥他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毛泽东曾反复强调,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1031页)每一个共产党员应时刻懂得,人民是真正强大的力量,只有坚决地相信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信任人民,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反之,轻视群众,脱离群众,我们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和失败。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多次重申和强调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指出,“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细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一刻也不脱离群众”。(《邓小平思想年谱》,34~35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十分注重加强对全党进行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作风和方法,全党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尊重群众的观点贯穿于党的全部实际工作之中。
2.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完成党的各项任务。
我们党在80年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最重要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依靠和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同群众保持密切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的“力量源泉”和“可靠保证”。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屡遭失败。对此,毛泽东深刻指出,近代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和缺乏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领导;二是没有把占全国人口90%的工农劳动大众组织起来。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毛泽东坚信:“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1260页)。他多次告诫全党,人民具有战胜任何敌人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只有动员广大工农大众,才能打倒敌人。他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之所以未能取得彻底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唤起民众”,没有得到广大工农大众的支持;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侵略我们,就是因为中国民众处于“一盘散沙”,没有组织起来;国民党军队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它害怕人民,反对人民战争;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能够英勇无畏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和打败用美国的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几百万国民党军队,主要也是因为它团结和依靠了人民的力量,把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组织起来,展开了人民战争。邓小平也同样认为,我们党能够在过去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胜千难万险,渡过重重难关,首先是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制定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正确主张,“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邓小平文选》,第2卷,217页)
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告诫全党,过去为了革命的胜利,我们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同样也要实行这个方针。当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群众意见较多,少数干部害怕听取群众的批评,不愿深入群众时,毛泽东多次提醒干部:“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毛泽东文选》,第8卷,293页)“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卷,488页)他要求党的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依靠群众、首先是工农基本群众的多数。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邓小平强调,“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342页)他告诫全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和依靠群众,要坚持把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我们事业取胜的“根本保障”。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所在。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参加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
一切依靠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优势。为保持这种优势,党在各个时期都同轻视群众,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毛泽东认为,官僚主义的本质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官僚主义的社会根源是反动统治阶级对待人民的反动作风的残余在我们党和政府内的反映。针对党和政府的一些部门、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瞧不起普通劳动者,高高在上,摆资格、摆架子、当官作老爷,对群众疾苦不了解和不关心,对群众的要求和意见敷衍塞责等官僚主义现象,毛泽东要求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彻底反对官僚主义,并探索着通过克服“五多五少”,干部下放参加劳动及开展整党、整风运动等形式来防止和反对官僚主义。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在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但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反对官僚主义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些党员和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群众观点淡薄,轻视群众,同群众感情疏远;在生活上追求享受和特殊化,与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差悬殊;在工作中高高在上,官气十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习惯于文山会海、公文旅行、迎来送往,喊口号做表面文章,不干实事,对待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互相推诿扯皮,不加以落实,有的甚至当官作老爷,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违法乱纪、腐败堕落。面对党和国家生活中广泛存在并不断滋生出的严重的官僚主义,邓小平严厉指出: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同党的宗旨根本不相容,如果不端正党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坚决惩治并清除腐败,取信于民,我们党就会被人民所抛弃,党就有失败的危险。在总结以往多次反对官僚主义“收效甚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着重强调要通过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430.html
自党建立80年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人民的地位得到了根本改变,人民的利益获得了逐步实现和发展,这充分地表明,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党长期的基本实践。
但是,我们并不讳言,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和挫折,在一个时期内,未能使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善。在改革深化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也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农民负担太重,收入增加缓慢,国企职工下岗人员增加,一些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眼前利益甚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出现了社会地区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的状况。因此,如何在深化改革中,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都能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和发展好,仍是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4页)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离开了人民,党的事业就会一事无成。代表人民,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充分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只有相信群众,才能代表群众。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要求全党要十分信任群众和尊重群众,充分发挥他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毛泽东曾反复强调,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1031页)每一个共产党员应时刻懂得,人民是真正强大的力量,只有坚决地相信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信任人民,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反之,轻视群众,脱离群众,我们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和失败。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多次重申和强调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指出,“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细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一刻也不脱离群众”。(《邓小平思想年谱》,34~35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十分注重加强对全党进行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作风和方法,全党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尊重群众的观点贯穿于党的全部实际工作之中。
2.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完成党的各项任务。
我们党在80年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最重要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依靠和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同群众保持密切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的“力量源泉”和“可靠保证”。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屡遭失败。对此,毛泽东深刻指出,近代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和缺乏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领导;二是没有把占全国人口90%的工农劳动大众组织起来。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毛泽东坚信:“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1260页)。他多次告诫全党,人民具有战胜任何敌人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只有动员广大工农大众,才能打倒敌人。他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之所以未能取得彻底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唤起民众”,没有得到广大工农大众的支持;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侵略我们,就是因为中国民众处于“一盘散沙”,没有组织起来;国民党军队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它害怕人民,反对人民战争;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能够英勇无畏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和打败用美国的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几百万国民党军队,主要也是因为它团结和依靠了人民的力量,把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组织起来,展开了人民战争。邓小平也同样认为,我们党能够在过去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胜千难万险,渡过重重难关,首先是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制定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正确主张,“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邓小平文选》,第2卷,217页)
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告诫全党,过去为了革命的胜利,我们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同样也要实行这个方针。当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群众意见较多,少数干部害怕听取群众的批评,不愿深入群众时,毛泽东多次提醒干部:“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毛泽东文选》,第8卷,293页)“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卷,488页)他要求党的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依靠群众、首先是工农基本群众的多数。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邓小平强调,“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342页)他告诫全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和依靠群众,要坚持把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我们事业取胜的“根本保障”。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所在。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参加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636页)推进改革和建设的好办法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归根到底只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只要我们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依靠人民群众积累新经验,创造新事物,“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就有了胜利之本,就有了吸取智慧和力量的最深厚源泉,就有了正确决策,减少和防止失误的可靠保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625页)相反,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我们就会一事无成。
一切依靠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优势。为保持这种优势,党在各个时期都同轻视群众,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毛泽东认为,官僚主义的本质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官僚主义的社会根源是反动统治阶级对待人民的反动作风的残余在我们党和政府内的反映。针对党和政府的一些部门、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瞧不起普通劳动者,高高在上,摆资格、摆架子、当官作老爷,对群众疾苦不了解和不关心,对群众的要求和意见敷衍塞责等官僚主义现象,毛泽东要求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彻底反对官僚主义,并探索着通过克服“五多五少”,干部下放参加劳动及开展整党、整风运动等形式来防止和反对官僚主义。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在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但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反对官僚主义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些党员和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群众观点淡薄,轻视群众,同群众感情疏远;在生活上追求享受和特殊化,与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差悬殊;在工作中高高在上,官气十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习惯于文山会海、公文旅行、迎来送往,喊口号做表面文章,不干实事,对待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互相推诿扯皮,不加以落实,有的甚至当官作老爷,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违法乱纪、腐败堕落。面对党和国家生活中广泛存在并不断滋生出的严重的官僚主义,邓小平严厉指出: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同党的宗旨根本不相容,如果不端正党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坚决惩治并清除腐败,取信于民,我们党就会被人民所抛弃,党就有失败的危险。在总结以往多次反对官僚主义“收效甚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着重强调要通过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