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
【 正 文 】
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依靠人民,只有切实做到了这两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好广大人民的利益。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党的远大目标和人民群众在各个时期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起来,带领和组织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斗争,是党的一贯要求和长期的基本实践。
1.为少数人还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所有政党在政治立场上的根本区别。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3页)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取私利作为衡量自己一切言行的最高准绳。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无论历史条件和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任务发生什么变化,都始终执着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反对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是为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战斗的。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1094~1095页)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简洁地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邓小平文选》第1卷,257页)江泽民同志同样强调:“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539页)也就是说,无论形势和任务发生什么变化,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远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党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把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
为人民服务不仅要用真理的力量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激励和鼓舞人民,同时还要通过广大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召人民,赢得人民的信任。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否代表他们的利益,最直接的就是根据身边党员的所作所为来得出结论。共产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性的根本要求。在战争年代,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发扬“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毛泽东选集》第2卷,522页)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要求共产党员“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邓小平文选》第2卷,367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增强党性锻炼。江泽民同志要求共产党员“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做遵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做脚踏实地、勤备工作、忠于职守的模范,做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591页)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永远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在我们党80年的历程中,涌现了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他们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无私奉献,赢得了人民的崇敬和爱戴,是广大共产党人的楷模,也是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代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但毋庸讳言,我们党也面临着少数党员干部背离宗旨,不为人民只为自己谋私利,甚至损害和侵犯人民利益的各种问题需要解决。在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党性观念衰退,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甚至消失,把个人利益顶在头上,把人民利益踩在脚下,对人民的意见和呼声麻木不仁,或置之不理,有的甚至大搞权力商品化,权力私有化,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视人民的生命财产如儿戏,严重侵犯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的感情。这样的党员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没有资格代表人民的利益。
2.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80年的基本实践。
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封建统治,赢得人民解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愿望。我们党成立8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这些目标顽强探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党领导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逐步实现上述目标。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牺牲了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文化极为落后,人民生活极为困苦。迅速恢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的迫切愿望。为此,党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探索和努力。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选集》,第4卷,1437页)建国后,毛泽东又提出,新中国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遗留的贫困和愚昧,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按照这个目标,党带领人民在短短三年之内,把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随后,党又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强盛,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采取符合中国特点的步骤和措施,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我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经过30年的艰辛摸索和努力,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基础上,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建立起独立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邓小平文选》,第2卷,167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进一步实现、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经历过“文革”的挫折,人民迫切要求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早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的要求,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多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我们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为了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122页)为此,党制定和实施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科技飞速进步,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已胜利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和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430.html
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依靠人民,只有切实做到了这两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好广大人民的利益。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党的远大目标和人民群众在各个时期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起来,带领和组织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斗争,是党的一贯要求和长期的基本实践。
1.为少数人还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所有政党在政治立场上的根本区别。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3页)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取私利作为衡量自己一切言行的最高准绳。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无论历史条件和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任务发生什么变化,都始终执着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反对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是为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战斗的。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1094~1095页)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简洁地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邓小平文选》第1卷,257页)江泽民同志同样强调:“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539页)也就是说,无论形势和任务发生什么变化,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远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党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把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
为人民服务不仅要用真理的力量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激励和鼓舞人民,同时还要通过广大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召人民,赢得人民的信任。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否代表他们的利益,最直接的就是根据身边党员的所作所为来得出结论。共产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性的根本要求。在战争年代,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发扬“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毛泽东选集》第2卷,522页)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要求共产党员“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邓小平文选》第2卷,367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增强党性锻炼。江泽民同志要求共产党员“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做遵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做脚踏实地、勤备工作、忠于职守的模范,做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591页)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永远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在我们党80年的历程中,涌现了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他们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无私奉献,赢得了人民的崇敬和爱戴,是广大共产党人的楷模,也是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代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但毋庸讳言,我们党也面临着少数党员干部背离宗旨,不为人民只为自己谋私利,甚至损害和侵犯人民利益的各种问题需要解决。在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党性观念衰退,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甚至消失,把个人利益顶在头上,把人民利益踩在脚下,对人民的意见和呼声麻木不仁,或置之不理,有的甚至大搞权力商品化,权力私有化,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视人民的生命财产如儿戏,严重侵犯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的感情。这样的党员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没有资格代表人民的利益。
2.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80年的基本实践。
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封建统治,赢得人民解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愿望。我们党成立8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这些目标顽强探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党领导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逐步实现上述目标。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牺牲了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文化极为落后,人民生活极为困苦。迅速恢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的迫切愿望。为此,党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探索和努力。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选集》,第4卷,1437页)建国后,毛泽东又提出,新中国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遗留的贫困和愚昧,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按照这个目标,党带领人民在短短三年之内,把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随后,党又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强盛,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采取符合中国特点的步骤和措施,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我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经过30年的艰辛摸索和努力,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基础上,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建立起独立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邓小平文选》,第2卷,167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进一步实现、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经历过“文革”的挫折,人民迫切要求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早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的要求,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多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我们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为了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122页)为此,党制定和实施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科技飞速进步,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已胜利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和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