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关 键 词】坚持/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
【 正 文 】
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这是任何科学理论产生、发展、走向成熟并发挥巨大作用的客观规律。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并根据新的实践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个理论,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既是江泽民同志对全党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他对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和行动准则。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最大贡献,就是继承坚持和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这种继承坚持和丰富发展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战略决策,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战略任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宣传、普及、研究和贯彻;第二,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实践,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贯彻邓小平理论,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三,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总结和吸收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一个整体,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理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的新阐发和新概括;第二个层次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积累的新经验、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进行科学总结,逐步形成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和观点。
应当指出的是,邓小平理论是与实践紧密联系,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理论。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和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在新的实践中作出新的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显著风格和重要特征,也是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的显著风格和重要特征。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丰富和发展,并且这种丰富和发展,“总起来是属于邓小平理论这个阶段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理解这种“丰富和发展”时,只能也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这样才能领会其深刻内涵,掌握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不断开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笔者认为,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对现实国情的认识上,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对国情的正确把握,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客观依据。一是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增加了人民生活、科技教育文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差距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目,认识更加全面。二是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指出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对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新概括。三是展开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理论上提出一系列新论断,这些新论断和以它为基础的基本目标、基本方针的确定,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大大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对于中国未来社会的设想,强调要以崭新的精神姿态跨入21世纪。制定了新世纪的奋斗目标,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在建设目标和大政方针上,深刻阐发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强调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深刻揭示了基本路线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的内涵,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从而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略日臻完善。确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党的基本方针,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总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局指明了方向。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验的总结。马克思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的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界碑。能不能提出一个符合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正确纲领,是衡量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方针、基本纲领的提出,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推进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心,表明我们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更加成熟。
第三,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一系列的大胆创新和理论突破。把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且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科学界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主体地位,对公有制性质和实现形式作了区分。比如:“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还要“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等等,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有利于形成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472.html
【 正 文 】
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这是任何科学理论产生、发展、走向成熟并发挥巨大作用的客观规律。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并根据新的实践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个理论,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既是江泽民同志对全党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他对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和行动准则。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最大贡献,就是继承坚持和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这种继承坚持和丰富发展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战略决策,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战略任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宣传、普及、研究和贯彻;第二,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实践,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贯彻邓小平理论,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三,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总结和吸收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一个整体,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理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的新阐发和新概括;第二个层次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积累的新经验、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进行科学总结,逐步形成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和观点。
应当指出的是,邓小平理论是与实践紧密联系,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理论。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和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在新的实践中作出新的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显著风格和重要特征,也是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的显著风格和重要特征。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丰富和发展,并且这种丰富和发展,“总起来是属于邓小平理论这个阶段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理解这种“丰富和发展”时,只能也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这样才能领会其深刻内涵,掌握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不断开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笔者认为,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对现实国情的认识上,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对国情的正确把握,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客观依据。一是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增加了人民生活、科技教育文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差距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目,认识更加全面。二是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指出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对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新概括。三是展开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理论上提出一系列新论断,这些新论断和以它为基础的基本目标、基本方针的确定,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大大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对于中国未来社会的设想,强调要以崭新的精神姿态跨入21世纪。制定了新世纪的奋斗目标,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在建设目标和大政方针上,深刻阐发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强调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深刻揭示了基本路线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的内涵,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从而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略日臻完善。确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党的基本方针,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总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局指明了方向。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验的总结。马克思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的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界碑。能不能提出一个符合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正确纲领,是衡量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方针、基本纲领的提出,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推进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心,表明我们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更加成熟。
第三,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一系列的大胆创新和理论突破。把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且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科学界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主体地位,对公有制性质和实现形式作了区分。比如:“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还要“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等等,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有利于形成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
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在坚持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