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过程刍议


是最早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已被1993年第1 期的《新华文摘》予以转载。作者认为,邓小平理论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人民性。它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决策思想的人民性, 即邓小平同志总是强调必须保证党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利益。”“二、判断标准的人民性,即邓小平同志总是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以及人民群众拥护与否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政策得失成败和变与不变的根本标准。”“三、社会实践的人民性,即邓小平同志总是在实践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善于吸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力。”[8]此后, 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的人越来越多。如1993年4月16日, 李君如在《文汇报》发表题为《今年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走向》的文章,钟家栋等在1993年6月4日的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一文,伍大荣在1993年第3 期的湖南《毛泽东思想论坛》上发表了《邓小平理论的特征》一文,肖毅强在1993年第4 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上发表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概述》一文,……这些文章都相继采用或接受了“邓小平理论”的提法。其中,吉彦波在1993年第4 期的《长白学刊》上发表的《应确立一个新范畴:邓小平理论》一文, 特别指出:“应明确这样一个新概念, 即‘邓小平理论’”;陈仁铭在1996年第1 期的武汉《社会主义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还公开建议统一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经过讨论和比较,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在理论界和学术界逐渐居于主流。至于究竟用个什么概念、什么语言来概括,这不单纯是个理论问题、学术问题,而是个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问题,需要由中央从政治上去考虑和决策。但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无疑为中央的最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被载入党章和宪法,从而正式确定下来,这与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这个问题长期进行的探讨,以及所起到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所作的十五大报告,广泛地充分地吸收了全党同志和理论界、学术界的一些提法和意见,这也说明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正像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理论本身的形成和发展一样,不是完全出于个别同志,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成果,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1991.205,572. 
[3]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1,153,163—164,313. 
[4]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5]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90—491. 
[6]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61,415—419. [7]刘志信.再论邓小平思想[J].理论学刊,1988( 4):5—7. 
[8]闻颀.论邓小平理论的人民性[J].新华文摘,1993(1 ):12—15. 

《“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过程刍议(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71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