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研究——基于发展路径选择的视角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研究——基于发展路径选择的视角
作者:吕祥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治理发愣功064)
摘要:文章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历程,并引入主流银行业发展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即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建设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了跨区域发展的发展路径;地方金融机构随着地方政府金融意识的转变进行了试错式发展;政邮机构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演变而进行调整转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随着国家制度变迁进行发展演进。这些规律的总结和路径的分析,对于中国银行业下一步的统筹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3-0021-09
一、引言
传统的银行发展理论多侧重于从某一方面研究银行业的发展,但由于中国银行业机构体系多元化、推动因素多样化,单一理论难以系统、全面地解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种种逻辑。笔者通过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证分析认为,不同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发展主导因素,研究中应该采用差别化的理论研究和分析范式,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考察银行业中各类银行机构的发展路径。
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逐步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对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制度性安排问题1。。银行由于具有高负债经营、债权入主体多元化、业务活动的巨大外部性等特点,使得公司治理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术界对于国有银行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来推动改革的理论由来已久,其核心思想是推动国有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建立产权结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制度2。如王大用指出国有银行改革效果并不显著的原因在于体制未动,治标未治本,管理进步慢,并主张从改革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下手,因为改革治理结构是改进治理的基础;许小年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了良好的治理结构,管理的改善、风险的控制只是技术问题。
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这30年的改革开放,正是围绕公司治理这一核心命题,完成了从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国家专业银行到国家控股、境内外上市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蜕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察,这一变革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国家专业银行阶段的公司治理(1979—1993年)
国家专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在商业化改革方面开始进行一些探索,银行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经营管理权,业务交叉也开始出现。但国家专业银行在内部管理上仍然实行行政性的管理体制,尽管银行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行融通和运作信贷资金的权力,但这一“权力”的行使只能在国家下达的信贷计划这一“笼子”里行使,是否遵守和完成国家下达的信贷计划,仍然是考察评价银行和银行管理者的关键,国有银行还谈不上市场化经营。因此,其公司治理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再执行的管理模式。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的公司治理(1994-2002年)
在这一时期,随着《商业银行法》赋予国有银行市场化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以及政策性银行成立使国有银行政策性业务的分离,再加上国有银行的专业分工逐渐淡化,使工、农、中、建4家银行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设,正式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二是进一步强化统一法人管理,改革内部稽核体制,建立权责明确、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三是引入国际先进的贷款风险识别和管理理念,推行贷款5级分类试点。四是根据市场化原则积极推进机构管理改革,针对分支机构重叠、管理层次多、运行低效的状况,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但总体上看,银行经营管理还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没有真正的公司治理机制,与巴塞尔银行公司治理准则相比差距明显(表1)。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2003年至今)
严格意义上说,国有商业银行在实施股份制改革之前,还不能称之为具有现代市场环境意义下的公司治理。前一阶段改革主要是在梳理内外部关系、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以及处置不良资产的层面上进行的,并没有触及银行管理体制(如产权结构、制衡机制的改革)这一深层次问题。对此,经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和研究,2003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启动。
1.围绕公司治理制定股改战略并出台制度安排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明确了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帮助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的战略。同时,监管当局以公司治理改革为核心做出大量制度安排,如银监会出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并提出了涵盖经营绩效、资产质量、审慎运行3大方面的7项具体指标,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确立了监测和评估的标杆。
2.完善公司治理构架
各家股改银行建立了专业化、多元化的董事会,形成包含国家股权董事、管理层兼任的执行董事、战略投资者派驻董事和独立董事多种成分构成的董事会,并合理划定职责边界,协调好党委会与“三会一层”的关系和分工,有效延续党委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表2反映了目前工、建、中、交4大银行董事会结构。
3.完善管理机制
股改后,四家银行按照集约化、扁平化的原则和前、中、后台分离的要求,积极推进系统内管理机制的改进工作,减少管理层级,精简管理机构,改变过去“多级经营、多级管理”的分级经营机制,加强执行力的穿透性和报告路线的通畅性,并普遍引入了矩阵式管理模式(图1)。
概言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主要围绕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的改进和完善,即“企业化改造一商业银行转型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这一线索展开,并最终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模式。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逐步实现跨区域的增量改革发展
刘雪瑞认为,中国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成本。特别对于具有一定后发优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增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895.html
作者:吕祥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治理发愣功064)
摘要:文章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历程,并引入主流银行业发展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即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建设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了跨区域发展的发展路径;地方金融机构随着地方政府金融意识的转变进行了试错式发展;政邮机构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演变而进行调整转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随着国家制度变迁进行发展演进。这些规律的总结和路径的分析,对于中国银行业下一步的统筹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3-0021-09
一、引言
传统的银行发展理论多侧重于从某一方面研究银行业的发展,但由于中国银行业机构体系多元化、推动因素多样化,单一理论难以系统、全面地解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种种逻辑。笔者通过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证分析认为,不同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发展主导因素,研究中应该采用差别化的理论研究和分析范式,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考察银行业中各类银行机构的发展路径。
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逐步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对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制度性安排问题1。。银行由于具有高负债经营、债权入主体多元化、业务活动的巨大外部性等特点,使得公司治理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术界对于国有银行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来推动改革的理论由来已久,其核心思想是推动国有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建立产权结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制度2。如王大用指出国有银行改革效果并不显著的原因在于体制未动,治标未治本,管理进步慢,并主张从改革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下手,因为改革治理结构是改进治理的基础;许小年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了良好的治理结构,管理的改善、风险的控制只是技术问题。
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这30年的改革开放,正是围绕公司治理这一核心命题,完成了从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国家专业银行到国家控股、境内外上市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蜕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察,这一变革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国家专业银行阶段的公司治理(1979—1993年)
国家专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在商业化改革方面开始进行一些探索,银行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经营管理权,业务交叉也开始出现。但国家专业银行在内部管理上仍然实行行政性的管理体制,尽管银行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行融通和运作信贷资金的权力,但这一“权力”的行使只能在国家下达的信贷计划这一“笼子”里行使,是否遵守和完成国家下达的信贷计划,仍然是考察评价银行和银行管理者的关键,国有银行还谈不上市场化经营。因此,其公司治理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再执行的管理模式。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的公司治理(1994-2002年)
在这一时期,随着《商业银行法》赋予国有银行市场化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以及政策性银行成立使国有银行政策性业务的分离,再加上国有银行的专业分工逐渐淡化,使工、农、中、建4家银行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设,正式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二是进一步强化统一法人管理,改革内部稽核体制,建立权责明确、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三是引入国际先进的贷款风险识别和管理理念,推行贷款5级分类试点。四是根据市场化原则积极推进机构管理改革,针对分支机构重叠、管理层次多、运行低效的状况,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但总体上看,银行经营管理还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没有真正的公司治理机制,与巴塞尔银行公司治理准则相比差距明显(表1)。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2003年至今)
严格意义上说,国有商业银行在实施股份制改革之前,还不能称之为具有现代市场环境意义下的公司治理。前一阶段改革主要是在梳理内外部关系、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以及处置不良资产的层面上进行的,并没有触及银行管理体制(如产权结构、制衡机制的改革)这一深层次问题。对此,经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和研究,2003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启动。
1.围绕公司治理制定股改战略并出台制度安排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明确了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帮助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的战略。同时,监管当局以公司治理改革为核心做出大量制度安排,如银监会出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并提出了涵盖经营绩效、资产质量、审慎运行3大方面的7项具体指标,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确立了监测和评估的标杆。
2.完善公司治理构架
各家股改银行建立了专业化、多元化的董事会,形成包含国家股权董事、管理层兼任的执行董事、战略投资者派驻董事和独立董事多种成分构成的董事会,并合理划定职责边界,协调好党委会与“三会一层”的关系和分工,有效延续党委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表2反映了目前工、建、中、交4大银行董事会结构。
3.完善管理机制
股改后,四家银行按照集约化、扁平化的原则和前、中、后台分离的要求,积极推进系统内管理机制的改进工作,减少管理层级,精简管理机构,改变过去“多级经营、多级管理”的分级经营机制,加强执行力的穿透性和报告路线的通畅性,并普遍引入了矩阵式管理模式(图1)。
概言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主要围绕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的改进和完善,即“企业化改造一商业银行转型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这一线索展开,并最终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模式。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逐步实现跨区域的增量改革发展
刘雪瑞认为,中国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成本。特别对于具有一定后发优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