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证券论文 >> 正文

不该干的事不干了 该干的事还得干


由市场各方面而不是单独由政府来承担。  

  (4)减持既然是长时期内的资本运作,任何一个减持方案就必然要经由上市公司内部人、券商、大户等才能实施。在股市仍处于分割状态的情况下,上下其手、坑害小股民是有充分空间的。全流通则是制度的变更,体制的改革。当初推行分割股市的方案(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建立中国的股票市场)是政府一手操办,同样,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全流通方案仍然要由政府一手操办,在方案实施的时候,不容各类运动员有插手的余地。  

  “折让配售方案”这一阶段性成果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把全流通提上日程,自此以后任何不能导致全流通的方案(如前述“净资产权数定价方案”)都失去存在价值。但是根据上述四方面的区别来判断,“折让配售方案”本身仍然是个减持方案而不是全流通方案。抛开其他所有弊端不谈,仅从时间效应来看,它要求用15年期限解决市场割裂问题,其间至少经历三届政府。如果没有全国人大的立法,这个方案以及这一类方案的可延续性是很值得怀疑的。“三分之二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得流通”这一承诺可以视为中国特色股市的基本法,在11年后的今天不是也必须放弃了吗!所以剖析“折让配售方案”,积极地看是试图利用减持的机遇走向全流通,消极地看是试图以全流通的承诺掩护减持。  

  阶段性成果确实是在“集中社会各界智慧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这些智慧仍然是为了回答一个傻问题。这第二个傻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国有股减持而走向全流通?”为了使社会各界的智慧得到优化配置,让我们取得这样一个共识:减持是减持,全流通是全流通;减持要快,全流通要稳;(这一次)全流通问题是由减持而引出的,但是减持并非全流通的必经之路。有了这一共识,就可以把第二个傻问题拆成两个互不从属的单纯性问题。  

  第一问:如何通过减持获得社保资金?答案是:暂时抛开深沪二市,现实存在着其他更快捷的途径,详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2年第1号“走不通的《减持办法》和必须走通的国资减持”。  

  第二问:如何实现中国股市的全流通?这个答案要靠社会各界的智慧来给出,但是所有答案都不必再把减持因素视作必要条件。股权调整类方案可以作为现实的讨论起点,这样的讨论将有较高的操作价值和学术价值。  

《不该干的事不干了 该干的事还得干(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95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证券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