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
。如果虚拟经济一味只追求自己的发展,甚至创造出各种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那么,虚拟经济可能“泡沫化”。泡沫的膨胀是危机的开始,而泡沫的破灭则是危机的到来。一句话,我国应该发展虚拟经济,但更需要健康地发展我国的虚拟经济,我国虚拟经济应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
(三)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即经济的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留出和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人类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和能力。就自然属性来说,人类是整个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然而,当代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的同时却在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人类的未来发展不可持续。因此,人类不仅应该关心当今经济发展问题,更应该关注人类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金融可持续发展,因为金融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责无旁贷。要完成这一重任,金融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金融,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
第一,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我国金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什么是金融创新,现在还没有一个为大家一致接受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金融创新:或者是引用熊彼特的说法把金融创新定义为新生产函数,或者是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要素或金融领域内部的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机构),或者是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工具特性的重新组合(包括收益、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可买卖性、定价惯例、数量大小和期限长短,等等),或者是金融创新的目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角度来定义金融创新。综合以上定义,我们把金融创新定义为: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新生产函数基础上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新金融工具或新金融服务)。从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的历史。金融创新的目的是想获取现有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可见盈利性的动机驱动和生存的压力使其层出不穷,进而也推动了金融业的巨大发展和变化。然而,金融创新是一柄双刃剑。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并获取盈利,但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这是因为,金融创新是在原生性金融产品基础上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原生性金融产品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在此基础上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就必然包含着原生性金融产品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是交易的对象,它们的价格或收益会因各种原因而波动,例如供求关系、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因而它们本身又产生着新的风险;再加上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在已有衍生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不断推出衍生金融产品,从而使衍生金融产品离实体经济愈来愈远而成为纯粹的投机工具,从而更把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推向极致。因此,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金融风险的克服与防范。
第二,金融安全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国金融才能具备强大的抵抗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生存是发展的前提,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保证金融安全才可能谈到金融的发展,从而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离开了金融安全,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金融安全的基本涵义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它应该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政府对国家金融主权的掌握,包括国家独立制定金融政策的权力和有效地控制金融资源的能力。二是社会单位,包括个人、企业能够保持对经济数据的信心,对经济发展和对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信心。三是货币币值保持相对的稳定,或者处于政府可以调控的范围内,不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而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导致货币的迅速贬值,或大规模的资本流人导致货币的迅速升值,从而使国际国内失去对该种货币稳定的信心。四是间接融资市场借贷的持续进行,以支持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与金融安全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金融稳定。我们认为,金融稳定侧重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不发生较大的金融动荡,强调静态的概念。而金融安全侧重于强调一种动态的金融发展态势,包括对经济体制、金融结构、货币政策机制等调整变化的动态适应。
为了保证中国金融安全,应该构筑金融安全的三大支柱:掌握金融主权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保障;稳健的银行体系是国家金融安全的坚实基础;谨慎灵活的外汇储备管理和适当的资本管制是国家金融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应该基于“免疫系统观”建立一种自我免疫与外部管制彼此融合、相互促进的新的金融安全网,在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中,国有银行的国有控股对中国的金融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金融安全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金融全球化使我国金融面临的风险因素增多、金融安全的可控性减弱、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急剧增强。而我国的金融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的漏洞等使我国的金融容易暴露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金融创新顺利进行和使金融安全得以实现,金融监管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如果金融创新成为金融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而金融监管或不到位,或听之任之时,金融风险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而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也就不可避免,金融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从而以人为本的金融也就成了空谈。当然,金融监管也有一个被监管的问题,也就是说,金融监管要以有效的制衡为前提。
一、中国金融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运行机制
中国金融要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必须在我国金融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运行机制。这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在经济学文献和日常生活中,体制、制度、机制是经常出现的三个概念。人们往往对这三个概念不加以区分。我们认为,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所谓体制是经济机体各构成要素(机构、职能部门)为了一个共同目的(目标)而按一定的组织层次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有机体(整体)。如果把这个有机体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各构成要素就是它的子系统。所谓制度则是整个经济机体及其各构成要素运行或发挥功能的规则、规范、政策,即共同的行为准则。所谓机制,则是指经济机体(系统)各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以及各构成要素(子系统)内部的各子要素(第二、第三等等层次的子系统)之间发生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方式。因此,人们又常常把经济机制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经济体的体制、制度、机制的关系是:(1)从外在向内在逐渐发展的关系,即体制是外在的,制度是外在的,但已有内在的“成分”,机制是内在的。这是符合“现象与本质”的哲学原理的。(2)从“实”向“虚”逐渐变化的关系,即体制为“实”,制度兼有“实”与“虚”的特征,机制为“虚”。这是符合系统论的一实一虚“二象对偶”原理的。
中国金融机制可从金融体制和货币运行两个角度进行完善。
(一)从金融体制角度
我国的金融体制是由中央银行和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成的,同时,为了规范中央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了金融制度的建设,制定了有关的法律、规定、条例和政策。这是研究完善我国金融运行机制的出发点。从金融体制角度完善中国金融机制表现为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的能量供给系统和指挥系统——中央银行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传导系统和新陈代谢系统—金融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中国金融的管理系统,将“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一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的双寡头模式。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中央银行以提供经济所需货币为主要任务,它是整个经济,也是整个金融系统的能量供给系统,应该处于能量供给层次的上层,举足轻重。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控制着货币供给量,影响着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因此,中央银行应该处于整个金融系统空间层次的上层。中央银行之外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也通过自己的运行为经济提供能量(例如贷款),但它们处于能量供给层次的下层。同时,中央银行以币值稳定为己任,它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指挥系统。中央银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与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目标保持“理性的一致”,这既是国家利益之所在,也是所有金融机构利益之所在。强化金融机制能量供给系统和指挥系统地位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包括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独立性两个方面。如果中央银行不能保证足够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会受到各种干扰,币值的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其结果必然要么是中国经济或者承受高通货膨胀的压力,或者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
(二)从货币运行的角度
从货币运行角度,中国金融机制的完善表现为要保证货币的正常循环:增强货币的主动供给、控制货币的被动供给和控制货币的“熵”的增加。在货币经济时代,正常的货币循环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第一,当代经济是货币经济。生产要素、物质产品和金融产品都是货币(价值)的转化或凝结。正是因为这种货币化现象使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经济的货币化现象成为人类社会配置资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机器运行的巨大力量。第二,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货币是经济体的“血液”。货币周而复始的正常循环是整个经济体充满“生命”活力的关键。如果货币运动的调节失控,就会或者出现通货膨胀,或者出现通货紧缩,于经济、金融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谓“货币运动调节的失控”既包括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失控,也包括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失控。因此,要使货币正常循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有责任。要控制货币的“熵”的增加。“熵”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不能再转化为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不做功能量的增加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这里借用“熵”这个概念就是想说明,货币的“熵”就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货币变成了不再推动经济发展的货币。马克思从商品流通的不同形式将货币分为“货币的货币”和“资本的货币”。前者是“为买而卖”的货币,即在商品流通中发生作用的货币,W-G-W。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消费领域。后者是“为卖而买”的货币,即资本运动中发生作用的货币,G-W- (G+△G)。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领域。但我们如果不考虑W,“资本的货币”的纯粹形式就是G- (G+△G),即生息资本或虚拟资本。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金融市场进行的。如果这样,那么货币的“熵”的增加,则是指作为“货币的货币”不再推动消费,例如,我国城乡居民大量的储蓄,作为“资本的货币”不再推动投资;例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投入金融市场的部分资金处于“沉寂”状态,等等。在货币供给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熵”的增加就是做功的货币减少、不做功的货币增加。很显然这是于经济、金融发展 《论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976.html
(三)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即经济的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留出和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人类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和能力。就自然属性来说,人类是整个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然而,当代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的同时却在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人类的未来发展不可持续。因此,人类不仅应该关心当今经济发展问题,更应该关注人类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金融可持续发展,因为金融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责无旁贷。要完成这一重任,金融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金融,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
第一,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我国金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什么是金融创新,现在还没有一个为大家一致接受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金融创新:或者是引用熊彼特的说法把金融创新定义为新生产函数,或者是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要素或金融领域内部的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机构),或者是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工具特性的重新组合(包括收益、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可买卖性、定价惯例、数量大小和期限长短,等等),或者是金融创新的目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角度来定义金融创新。综合以上定义,我们把金融创新定义为: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新生产函数基础上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新金融工具或新金融服务)。从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的历史。金融创新的目的是想获取现有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可见盈利性的动机驱动和生存的压力使其层出不穷,进而也推动了金融业的巨大发展和变化。然而,金融创新是一柄双刃剑。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并获取盈利,但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这是因为,金融创新是在原生性金融产品基础上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原生性金融产品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在此基础上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就必然包含着原生性金融产品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是交易的对象,它们的价格或收益会因各种原因而波动,例如供求关系、利率、汇率等的变动,因而它们本身又产生着新的风险;再加上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在已有衍生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不断推出衍生金融产品,从而使衍生金融产品离实体经济愈来愈远而成为纯粹的投机工具,从而更把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推向极致。因此,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金融风险的克服与防范。
第二,金融安全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国金融才能具备强大的抵抗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生存是发展的前提,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保证金融安全才可能谈到金融的发展,从而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离开了金融安全,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金融安全的基本涵义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它应该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政府对国家金融主权的掌握,包括国家独立制定金融政策的权力和有效地控制金融资源的能力。二是社会单位,包括个人、企业能够保持对经济数据的信心,对经济发展和对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信心。三是货币币值保持相对的稳定,或者处于政府可以调控的范围内,不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而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导致货币的迅速贬值,或大规模的资本流人导致货币的迅速升值,从而使国际国内失去对该种货币稳定的信心。四是间接融资市场借贷的持续进行,以支持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与金融安全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金融稳定。我们认为,金融稳定侧重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不发生较大的金融动荡,强调静态的概念。而金融安全侧重于强调一种动态的金融发展态势,包括对经济体制、金融结构、货币政策机制等调整变化的动态适应。
为了保证中国金融安全,应该构筑金融安全的三大支柱:掌握金融主权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保障;稳健的银行体系是国家金融安全的坚实基础;谨慎灵活的外汇储备管理和适当的资本管制是国家金融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应该基于“免疫系统观”建立一种自我免疫与外部管制彼此融合、相互促进的新的金融安全网,在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中,国有银行的国有控股对中国的金融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金融安全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金融全球化使我国金融面临的风险因素增多、金融安全的可控性减弱、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急剧增强。而我国的金融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的漏洞等使我国的金融容易暴露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金融创新顺利进行和使金融安全得以实现,金融监管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如果金融创新成为金融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而金融监管或不到位,或听之任之时,金融风险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而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也就不可避免,金融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从而以人为本的金融也就成了空谈。当然,金融监管也有一个被监管的问题,也就是说,金融监管要以有效的制衡为前提。
一、中国金融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运行机制
中国金融要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必须在我国金融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运行机制。这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在经济学文献和日常生活中,体制、制度、机制是经常出现的三个概念。人们往往对这三个概念不加以区分。我们认为,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所谓体制是经济机体各构成要素(机构、职能部门)为了一个共同目的(目标)而按一定的组织层次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有机体(整体)。如果把这个有机体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各构成要素就是它的子系统。所谓制度则是整个经济机体及其各构成要素运行或发挥功能的规则、规范、政策,即共同的行为准则。所谓机制,则是指经济机体(系统)各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以及各构成要素(子系统)内部的各子要素(第二、第三等等层次的子系统)之间发生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方式。因此,人们又常常把经济机制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经济体的体制、制度、机制的关系是:(1)从外在向内在逐渐发展的关系,即体制是外在的,制度是外在的,但已有内在的“成分”,机制是内在的。这是符合“现象与本质”的哲学原理的。(2)从“实”向“虚”逐渐变化的关系,即体制为“实”,制度兼有“实”与“虚”的特征,机制为“虚”。这是符合系统论的一实一虚“二象对偶”原理的。
中国金融机制可从金融体制和货币运行两个角度进行完善。
(一)从金融体制角度
我国的金融体制是由中央银行和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成的,同时,为了规范中央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了金融制度的建设,制定了有关的法律、规定、条例和政策。这是研究完善我国金融运行机制的出发点。从金融体制角度完善中国金融机制表现为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的能量供给系统和指挥系统——中央银行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传导系统和新陈代谢系统—金融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中国金融的管理系统,将“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一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的双寡头模式。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中央银行以提供经济所需货币为主要任务,它是整个经济,也是整个金融系统的能量供给系统,应该处于能量供给层次的上层,举足轻重。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控制着货币供给量,影响着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因此,中央银行应该处于整个金融系统空间层次的上层。中央银行之外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也通过自己的运行为经济提供能量(例如贷款),但它们处于能量供给层次的下层。同时,中央银行以币值稳定为己任,它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指挥系统。中央银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与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目标保持“理性的一致”,这既是国家利益之所在,也是所有金融机构利益之所在。强化金融机制能量供给系统和指挥系统地位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包括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独立性两个方面。如果中央银行不能保证足够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会受到各种干扰,币值的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其结果必然要么是中国经济或者承受高通货膨胀的压力,或者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
(二)从货币运行的角度
从货币运行角度,中国金融机制的完善表现为要保证货币的正常循环:增强货币的主动供给、控制货币的被动供给和控制货币的“熵”的增加。在货币经济时代,正常的货币循环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第一,当代经济是货币经济。生产要素、物质产品和金融产品都是货币(价值)的转化或凝结。正是因为这种货币化现象使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经济的货币化现象成为人类社会配置资源、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机器运行的巨大力量。第二,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货币是经济体的“血液”。货币周而复始的正常循环是整个经济体充满“生命”活力的关键。如果货币运动的调节失控,就会或者出现通货膨胀,或者出现通货紧缩,于经济、金融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谓“货币运动调节的失控”既包括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失控,也包括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失控。因此,要使货币正常循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有责任。要控制货币的“熵”的增加。“熵”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不能再转化为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不做功能量的增加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这里借用“熵”这个概念就是想说明,货币的“熵”就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货币变成了不再推动经济发展的货币。马克思从商品流通的不同形式将货币分为“货币的货币”和“资本的货币”。前者是“为买而卖”的货币,即在商品流通中发生作用的货币,W-G-W。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消费领域。后者是“为卖而买”的货币,即资本运动中发生作用的货币,G-W- (G+△G)。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领域。但我们如果不考虑W,“资本的货币”的纯粹形式就是G- (G+△G),即生息资本或虚拟资本。货币的这种运动一般是在金融市场进行的。如果这样,那么货币的“熵”的增加,则是指作为“货币的货币”不再推动消费,例如,我国城乡居民大量的储蓄,作为“资本的货币”不再推动投资;例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投入金融市场的部分资金处于“沉寂”状态,等等。在货币供给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熵”的增加就是做功的货币减少、不做功的货币增加。很显然这是于经济、金融发展 《论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