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
论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
何泽荣1 徐艳2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金融应该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的核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的基本要求。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金融应该在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内部与外部的全面协调,并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的运行机制,以期达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金融;科学发展观;金融机制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1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通过的、经过部分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这一修改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科学发展观为我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中国金融要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紧紧把握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已经得到极大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通过中国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内部与外部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的大好局面,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中国金融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对中国金融怎样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国金融界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把以人为本的金融与全面协调的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力图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中国金融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以人为本的金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金融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最终是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实现马克思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要求。
中国金融要进一步发展应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这个核心,并实实在在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全面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的金融内涵应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内在的本质要求。中国金融要实现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对人的尊重。从现阶段来说,对人的尊重首先是要克服中国金融存在的相当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所谓“金融排斥”就是需要借助于金融的支持谋求发展的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和急需发展的行业因为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现象。贷款歧视就是金融排斥最明显的表现。被人所轻视“是一个没有任何人可以忍受,也是永远不能忍受的困境”。
中国金融贯彻以人为本的必要前提是实现金融自由。金融自由包括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自由两个方面,即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自由(金融供给的自由)和客户选择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自由(金融需求的自由)。尊重金融供给的自由,实质上就是尊重金融法人主体自主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及其自主定价权的独立性,而尊重金融需求的自由,实质上就是尊重金融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自主选择权。只有有了前者的自由,后者的自由才能最终实现,因为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是以人为本的金融的最终目标。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需求创造着供给,供给引导着需求。但在中国金融领域,金融供给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垄断地位。广大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的认知程度不高,对自身的金融权益保护严重不足,对金融资源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也无可奈何,因此,金融需求自由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也必须看到,处于强势地位的金融供给自由由于管制过多、竞争过度、创新滞后而不足。要实现金融供给和需求的自由就要正确处理政府管制与金融自由、金融竞争与金融创新、金融资源地区配置的均衡与失衡等关系。
(二)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
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之一。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非均衡状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协调,促进投资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内外经济的协调。只有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有了可靠的经济基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各种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以人为本才真正落到实处。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的金融,也应该贯彻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中国金融应该通过自己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金融经济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通过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数量政策与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实现金融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实现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的协调,最终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
当前全面协调的金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外同时均衡。按照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生产一分配一交换一消费”和“两大部类”等理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有其必然性,因为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是中国经济对内失衡的表现或反映,要解决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必须从这个必然性中寻找,从解决经济的对内失衡着手。在“生产一分配一交换一消费”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强势的是投资,其次是出口,最后才是消费,这是一种“跛脚”的经济发展方式。当务之急是提振消费,降低国内储蓄。增加居民个人名义收入(包括减少税收负担)对扩大消费具有积极作用。但增加城乡居民的真实的(即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可支配收入,才是扩大个人消费更重要的途径,即既要增加城乡居民的名义收入,更要使名义收入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中国要真正扩大内需,必须从提高城乡居民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着手。
这里要澄清一种观点: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来纠正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首先,汇率的基础是货币的价值,但在当今纯粹纸币制度下,纸币的价值是无法确定的,一再对中国人民币施压的美国人也是同意这一观点的。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万无一失地给某种货币定值;衡量一种货币的公平价值是不可能的,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可靠或精确的方法估计一国货币的确切汇率。其次,为了解决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低估了多少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评估方法,设置了许多数学模型,但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英国《经济学家》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估采用了3种方法(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的公平价值理论和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估,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几乎不可能确定某种货币何时处于错位状态,更不要说确定错位的程度了。它甚至认为,即便贸易顺差需要中国对人民币汇率作出重大调整,但内部平衡原则可能也会要求中国调低而不是调高汇率。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之后,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经济作用的重新思考,对虚拟经济极大地脱离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危害的警觉。我国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关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注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引发经济出现虚拟化的现象。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没有虚拟经济的提法,只有虚拟资本的概念。但马克思对虚拟资本性质与特征的分析完全实用于对虚拟经济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虚拟资本是与由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构成的现实资本不同的一种资本形态。它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它们是货币资本,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生息资本。虚拟资本中的有价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机的性质”。它们的资本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总之,它们的价值、价格、收入都是“虚拟”的、“假定”的、“假想”的、“幻想”的。虚拟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高流动性、高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点。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飞跃,它把虚拟资本的四个特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在美国,由于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大大地大于实体经济的财富效应,因此,不少人将自己大部分的,甚至全部的金钱、精力和时间放到来钱很快、赚钱容易的虚拟经济中,诸如金融、房地产、博彩等等,而不再“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从而导致美国个人“寅吃卯粮”和政府的财政赤字。应该看到,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就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论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3976.html
何泽荣1 徐艳2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金融应该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的核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的基本要求。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金融应该在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内部与外部的全面协调,并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的运行机制,以期达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金融;科学发展观;金融机制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1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通过的、经过部分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这一修改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科学发展观为我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中国金融要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紧紧把握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已经得到极大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通过中国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内部与外部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的大好局面,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中国金融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对中国金融怎样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国金融界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把以人为本的金融与全面协调的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力图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中国金融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以人为本的金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金融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最终是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实现马克思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要求。
中国金融要进一步发展应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这个核心,并实实在在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全面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的金融内涵应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内在的本质要求。中国金融要实现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对人的尊重。从现阶段来说,对人的尊重首先是要克服中国金融存在的相当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所谓“金融排斥”就是需要借助于金融的支持谋求发展的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和急需发展的行业因为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现象。贷款歧视就是金融排斥最明显的表现。被人所轻视“是一个没有任何人可以忍受,也是永远不能忍受的困境”。
中国金融贯彻以人为本的必要前提是实现金融自由。金融自由包括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自由两个方面,即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自由(金融供给的自由)和客户选择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自由(金融需求的自由)。尊重金融供给的自由,实质上就是尊重金融法人主体自主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及其自主定价权的独立性,而尊重金融需求的自由,实质上就是尊重金融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自主选择权。只有有了前者的自由,后者的自由才能最终实现,因为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是以人为本的金融的最终目标。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需求创造着供给,供给引导着需求。但在中国金融领域,金融供给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垄断地位。广大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的认知程度不高,对自身的金融权益保护严重不足,对金融资源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也无可奈何,因此,金融需求自由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也必须看到,处于强势地位的金融供给自由由于管制过多、竞争过度、创新滞后而不足。要实现金融供给和需求的自由就要正确处理政府管制与金融自由、金融竞争与金融创新、金融资源地区配置的均衡与失衡等关系。
(二)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
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之一。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非均衡状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协调,促进投资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内外经济的协调。只有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有了可靠的经济基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各种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以人为本才真正落到实处。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的金融,也应该贯彻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中国金融应该通过自己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金融经济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通过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数量政策与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实现金融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实现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的协调,最终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
当前全面协调的金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外同时均衡。按照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生产一分配一交换一消费”和“两大部类”等理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有其必然性,因为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是中国经济对内失衡的表现或反映,要解决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必须从这个必然性中寻找,从解决经济的对内失衡着手。在“生产一分配一交换一消费”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强势的是投资,其次是出口,最后才是消费,这是一种“跛脚”的经济发展方式。当务之急是提振消费,降低国内储蓄。增加居民个人名义收入(包括减少税收负担)对扩大消费具有积极作用。但增加城乡居民的真实的(即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可支配收入,才是扩大个人消费更重要的途径,即既要增加城乡居民的名义收入,更要使名义收入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中国要真正扩大内需,必须从提高城乡居民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着手。
这里要澄清一种观点: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来纠正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首先,汇率的基础是货币的价值,但在当今纯粹纸币制度下,纸币的价值是无法确定的,一再对中国人民币施压的美国人也是同意这一观点的。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万无一失地给某种货币定值;衡量一种货币的公平价值是不可能的,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可靠或精确的方法估计一国货币的确切汇率。其次,为了解决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低估了多少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评估方法,设置了许多数学模型,但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英国《经济学家》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估采用了3种方法(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的公平价值理论和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估,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几乎不可能确定某种货币何时处于错位状态,更不要说确定错位的程度了。它甚至认为,即便贸易顺差需要中国对人民币汇率作出重大调整,但内部平衡原则可能也会要求中国调低而不是调高汇率。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之后,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经济作用的重新思考,对虚拟经济极大地脱离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危害的警觉。我国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关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注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引发经济出现虚拟化的现象。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没有虚拟经济的提法,只有虚拟资本的概念。但马克思对虚拟资本性质与特征的分析完全实用于对虚拟经济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虚拟资本是与由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构成的现实资本不同的一种资本形态。它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它们是货币资本,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生息资本。虚拟资本中的有价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机的性质”。它们的资本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总之,它们的价值、价格、收入都是“虚拟”的、“假定”的、“假想”的、“幻想”的。虚拟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高流动性、高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点。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飞跃,它把虚拟资本的四个特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在美国,由于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大大地大于实体经济的财富效应,因此,不少人将自己大部分的,甚至全部的金钱、精力和时间放到来钱很快、赚钱容易的虚拟经济中,诸如金融、房地产、博彩等等,而不再“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从而导致美国个人“寅吃卯粮”和政府的财政赤字。应该看到,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就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论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