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及绩效研究
销出去转化为应收账款,则可避免上述问题,特别是季节性销售的公司,在销售淡季,一般都采用较优惠的信用条件,以减少存货和各种费用支出。我们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看一下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情况。这个指标揭示了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公司资金回笼情况越好;反之,则表明公司的资金回笼情况较差。199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3.51次,1996年上升为91.23次,1997年则下降为19.64次。从这三年的情况来看,1996年的情况最好,1995年次之,而1997年较差。这项指标的波动较大,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质量不高。一般而言,公司应收账款回笼情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销售情况,如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不仅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而且还能够预收一部分资金;反之,如果产品在市场上供大于求时,资金的回笼就有限度。可见,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宽营销市场是促进上市公司资产管理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沪深两市股指大幅下跌,股票市值缩水30%左右,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受挫,人们开始担心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前景。笔者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这次大缩水实际上是对多年股指高居不下的一次大调整。回顾我国股市中的基本元素,上市公司的情况我们便可以看出这次调整实际上隐藏着历史的必然。
上市公司造假和掏空现象在中国股市比比皆是,其根源是在特定国情下产生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划分,2/3的股票不能流通,上市公司控制在非流通股股东手中,控股股东利益与股票的涨跌不相关,即控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同股不同权,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这种制度安排和利益格局决定了控股股东占用、挪用上市公司资源情况的必然发生。上市公司造假是由于融资成本低,同时控股股东无法分享股价上涨的好处,最终是为了追逐幕后的暴利。
事实上在我国特殊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的弱势地位很容易受到损害。这种损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不称职的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损害,即通常所说的代理成本,这种损害是全部股东都要承受的,但由于股本结构的原因,小股东更显得无能为力。不仅如此,投资者尤其是小股东的权利还经常受到管理层的限制,从而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更加肆无忌惮。二是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在企业理论中通常称其为掠夺,它是指控股大股东利用控制地位通过损害小股东利益增加自身利益的行为。当大股东控制管理层或管理层持有较大份额的股权时,代理成本和掠夺行为常常合二为一。即使大股东不参与管理,为获得大股东的支持,管理层也会作出有利于大股东的交易决策。在这里代理成本直接体现为大股东的掠夺。从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一些案例来看,掠夺常常表现为下列几种形式:大股东在公司担任管理者、装修豪华的办公房间、购置昂贵小汽车、把公司费用用做自己的大额预付款项;大股东在公司任职支取过高的薪水;大股东与公司争夺商业机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公司出售大股东的物业;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向公司借款或以高于市场利率的利率借款给公司;不顾公司现金紧张支付红利或阻止向小股东支付红利,迫使公司以低价出售股票给控制者;通过支付不同红利的方式去降低小股东股份的市场能力和增加大股东股份的市场能力;增发新股以稀释小股东的股份价值;发行股票时作虚假陈述等。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随着中国加入WTO,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规范化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为此作出努力。
作者:山西财经大学 王森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4113.html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沪深两市股指大幅下跌,股票市值缩水30%左右,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受挫,人们开始担心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前景。笔者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这次大缩水实际上是对多年股指高居不下的一次大调整。回顾我国股市中的基本元素,上市公司的情况我们便可以看出这次调整实际上隐藏着历史的必然。
上市公司造假和掏空现象在中国股市比比皆是,其根源是在特定国情下产生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划分,2/3的股票不能流通,上市公司控制在非流通股股东手中,控股股东利益与股票的涨跌不相关,即控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同股不同权,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这种制度安排和利益格局决定了控股股东占用、挪用上市公司资源情况的必然发生。上市公司造假是由于融资成本低,同时控股股东无法分享股价上涨的好处,最终是为了追逐幕后的暴利。
事实上在我国特殊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的弱势地位很容易受到损害。这种损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不称职的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损害,即通常所说的代理成本,这种损害是全部股东都要承受的,但由于股本结构的原因,小股东更显得无能为力。不仅如此,投资者尤其是小股东的权利还经常受到管理层的限制,从而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更加肆无忌惮。二是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在企业理论中通常称其为掠夺,它是指控股大股东利用控制地位通过损害小股东利益增加自身利益的行为。当大股东控制管理层或管理层持有较大份额的股权时,代理成本和掠夺行为常常合二为一。即使大股东不参与管理,为获得大股东的支持,管理层也会作出有利于大股东的交易决策。在这里代理成本直接体现为大股东的掠夺。从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一些案例来看,掠夺常常表现为下列几种形式:大股东在公司担任管理者、装修豪华的办公房间、购置昂贵小汽车、把公司费用用做自己的大额预付款项;大股东在公司任职支取过高的薪水;大股东与公司争夺商业机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公司出售大股东的物业;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向公司借款或以高于市场利率的利率借款给公司;不顾公司现金紧张支付红利或阻止向小股东支付红利,迫使公司以低价出售股票给控制者;通过支付不同红利的方式去降低小股东股份的市场能力和增加大股东股份的市场能力;增发新股以稀释小股东的股份价值;发行股票时作虚假陈述等。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随着中国加入WTO,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规范化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为此作出努力。
作者:山西财经大学 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