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符合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潮流。
(五)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政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主张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做生意。只不过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制裁,使中国处于主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的“半开放”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开始执行改革开放政策。
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之一。邓小平曾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我们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这叫对外开放。”[4](P.105)
实行对外开放不仅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指出:“吸引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4](P.105)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只有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早在十几年前邓小平就强调指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并不只是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开放。对这些国家开放,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南南合作;还有一个方面,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一共三个大方面。”[4](P.83)实行这种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其最大益处在于博采众长、补己之短,立于主动地位。当然,实行三方面的全方位开放,并不是没有重点。根据我国缺乏资金、设备、先进技术和工艺的状况,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重点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有外资可以引进;2.科学技术、设备、工艺水平比较先进,可以节省我们许多时间和财力支出,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我们对外开放的重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技术和资金,决不是要引进资本主义。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不动摇;要始终注意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对于所有外国的好东西,我们都要学习。但这种学习,是批判地学习,是批判地继承,也就是吸收和借鉴。
简言之,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一个是根据这个判断相应地调整对外政策,这是我们的两大变化。现在看来,这两个变化是正确的,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这样的判断和这样的政策,我们就能放胆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好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我们的立足点还是自力更生,但是我们搞开放政策,利用和平国际环境更多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这对加速我们的发展比较有利。”[2](P.128)实践已经证明,我们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对我国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思想作出重大调整、充实与完善是完全正确的。
(六)提出在历史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中既要坚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的正确指导方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在现在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还居于优势地位,北富南贫的现状在短期内也还难以改变。加之,在我国对外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而且开放的重点还是放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对外既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的方针,完全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我国的最大国家利益的。执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家环境和周边环境,使我国的国家地位在不断提高。概括起来讲,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历史新时期对外工作指导方针是如下的40个字: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朋友要交,心中有数;抓住时机,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4157.html
(五)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政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主张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做生意。只不过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制裁,使中国处于主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的“半开放”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开始执行改革开放政策。
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之一。邓小平曾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我们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成果和资金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这叫对外开放。”[4](P.105)
实行对外开放不仅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指出:“吸引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4](P.105)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只有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早在十几年前邓小平就强调指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并不只是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开放。对这些国家开放,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南南合作;还有一个方面,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一共三个大方面。”[4](P.83)实行这种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其最大益处在于博采众长、补己之短,立于主动地位。当然,实行三方面的全方位开放,并不是没有重点。根据我国缺乏资金、设备、先进技术和工艺的状况,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重点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有外资可以引进;2.科学技术、设备、工艺水平比较先进,可以节省我们许多时间和财力支出,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我们对外开放的重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技术和资金,决不是要引进资本主义。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不动摇;要始终注意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对于所有外国的好东西,我们都要学习。但这种学习,是批判地学习,是批判地继承,也就是吸收和借鉴。
简言之,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一个是根据这个判断相应地调整对外政策,这是我们的两大变化。现在看来,这两个变化是正确的,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这样的判断和这样的政策,我们就能放胆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好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我们的立足点还是自力更生,但是我们搞开放政策,利用和平国际环境更多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这对加速我们的发展比较有利。”[2](P.128)实践已经证明,我们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对我国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思想作出重大调整、充实与完善是完全正确的。
(六)提出在历史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中既要坚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的正确指导方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在现在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还居于优势地位,北富南贫的现状在短期内也还难以改变。加之,在我国对外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而且开放的重点还是放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对外既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的方针,完全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我国的最大国家利益的。执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家环境和周边环境,使我国的国家地位在不断提高。概括起来讲,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历史新时期对外工作指导方针是如下的40个字: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朋友要交,心中有数;抓住时机,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