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城乡关系与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
邓小平城乡关系与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
李 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所,四川 成都 治理发愣功072)
[摘要] 中国现代化发展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模式,与前苏联模式也不同。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把现代化、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统一起来并融为一体,一方面从现代化的共性意义考察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将现代化与中国国情紧密整合,通过城乡关系考察中国现代化自身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城乡统筹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工业化建设中正确处理工农互补;城市化建设中正确处理城乡互助;民主化建设中正确处理稳定与参与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在于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并从城乡政治协调发展的视角,丰富和启迪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如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实践依据、现代化要实现城乡政治均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要加大反腐败等。
[关键词] 邓小平;城乡关系;中国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 (2012) 06 -0067 -06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选择,首要的前提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牢牢抓住时代主题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这两大根本问题,从中国特殊的城乡关系人手,深刻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理论。其中对现代化发展的反思以及中国城乡协调探索是最重要的内容。
一、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城乡关系的反思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它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根本内容就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正如丹尼尔·勒纳所说,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鲜明特性的进程,“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以及传播媒介的参与,不是杂乱无章和互不相关地出现的”,而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思想和活动各个领域变革的多方面进程。于是,一个历史的课题就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现代化。从世界范围内考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启动远远晚于“早发内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照搬西方现代化道路还是走自己的道路?现代化问题专家布莱克认为,现代化“落脚于不同的土地,就结出许多不同的果实”。
作为一种理论与策略,现代化理论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一种是认为所有变迁必然遵循西方模式,这一假设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而且在经验上是错误的。这种认识最大的缺陷在于很少关注地方知识,或者把它看成是制约发展的因素,这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另一种就是忽视了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的政治含义。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一旦增长,所有的人群都将受益。而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没有这样简单,即使在经济得到很大增长的地区,贫困状况并不一定改变,甚至会加强。1978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是1952年的12. 14倍,而农业总产值仅是1952年的3. 03倍,平均年增长不到5%。大量农村资金通过各种形式流向城市。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考察以及世界现代化的深刻反思,使邓小平明确意识到,“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当代中国而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实现现代化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方式来实现现代化。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把现代化、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统一起来并融为一体,一方面既从现代化的共性意义考察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将现代化与中国国情紧密整合,通过城乡关系考察将中国现代化自身的独特性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凸显出来了。
第一,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的“最大政治”。在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问题上,邓小平把实现四个现代化提高到关系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关系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国家的安全以及为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指出: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邓小平理论 fanwen.oyaya.net)他还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最根本的利益。在197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根本指导方针”,从而实现了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找准了出发点。邓小平反复强调,要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发展的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邓小平对“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作了具体的构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构想:关于“经济民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关于“政治生活民主化”以及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的构想;关于在开放中走向现代化的构想,实际上,这种种具体构想具有内在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总体构想”。邓小平因此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第二,中国现代化要坚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宽广眼界和科学精神去认识和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所以,他强调指出,一方面“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1986年初,他针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状况,明确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为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均高度重视这个问题,30多年前,即在1979年3月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曾指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而中国的重要特点至少有两个: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很显然,立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邓小平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着眼点。
农村在进行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左右大局”的关键作用。从经济上看,注重农村现代化关键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巩固集体经济。邓小平在设计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从政治上看,邓小平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针对农村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粮食问题、耕地减少问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以及生态问题,邓小平提出农民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农村安定、富裕,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自主权。实践证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我国的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以及社会的许多领域间的差距急剧拉大,造成了我国总体建设水平上的不平衡,由此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成为影响当前发展的必须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这是邓小平在深刻分析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以后,对未来中国发展之路的深刻提醒,它不仅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能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而且就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讲,如果搞得不好,最终会从根本上影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乡关系问题是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它能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联系起来。随着早期现代化因素由城市向乡村的深入,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城乡之间的联系性加强;另一方面它们的对抗性矛盾加剧。建国以来,虽然在城乡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上,由于特殊的城乡二元制度,致使1949 -1978年间城乡矛盾加剧。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性地创新和发展毛泽东城乡协调发展思路。毛泽东认识农村问题,从城乡革命的优劣性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成功之路。邓小平认识农村问题,发现城乡隔离的政策,虽然阻止了农村劳动力对城市的无序流动,有利于解决城市社会问题,但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利的。由于农村劳动力无法流动到城市,加上人口的快速增加,农民人均占有的土地规模不断减少,劳动密集化程度加剧,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将城乡关系纳入中国现代化,照顾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别,则为中国现代化找到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邓小平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只知道种粮食、搞副业是不够的。”“即使我们的工业更发达,国家收人更多,也要照顾城乡关系,不能相差太多,当然差距总还是会有的。要按劳分配,要有差别,但差别不能太 《邓小平城乡关系与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4176.html
李 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所,四川 成都 治理发愣功072)
[摘要] 中国现代化发展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模式,与前苏联模式也不同。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把现代化、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统一起来并融为一体,一方面从现代化的共性意义考察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将现代化与中国国情紧密整合,通过城乡关系考察中国现代化自身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城乡统筹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工业化建设中正确处理工农互补;城市化建设中正确处理城乡互助;民主化建设中正确处理稳定与参与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在于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并从城乡政治协调发展的视角,丰富和启迪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如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实践依据、现代化要实现城乡政治均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要加大反腐败等。
[关键词] 邓小平;城乡关系;中国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 (2012) 06 -0067 -06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选择,首要的前提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牢牢抓住时代主题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这两大根本问题,从中国特殊的城乡关系人手,深刻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理论。其中对现代化发展的反思以及中国城乡协调探索是最重要的内容。
一、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城乡关系的反思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它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根本内容就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正如丹尼尔·勒纳所说,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鲜明特性的进程,“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以及传播媒介的参与,不是杂乱无章和互不相关地出现的”,而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思想和活动各个领域变革的多方面进程。于是,一个历史的课题就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现代化。从世界范围内考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启动远远晚于“早发内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照搬西方现代化道路还是走自己的道路?现代化问题专家布莱克认为,现代化“落脚于不同的土地,就结出许多不同的果实”。
作为一种理论与策略,现代化理论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一种是认为所有变迁必然遵循西方模式,这一假设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而且在经验上是错误的。这种认识最大的缺陷在于很少关注地方知识,或者把它看成是制约发展的因素,这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另一种就是忽视了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的政治含义。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一旦增长,所有的人群都将受益。而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没有这样简单,即使在经济得到很大增长的地区,贫困状况并不一定改变,甚至会加强。1978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是1952年的12. 14倍,而农业总产值仅是1952年的3. 03倍,平均年增长不到5%。大量农村资金通过各种形式流向城市。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考察以及世界现代化的深刻反思,使邓小平明确意识到,“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当代中国而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实现现代化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方式来实现现代化。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把现代化、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统一起来并融为一体,一方面既从现代化的共性意义考察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将现代化与中国国情紧密整合,通过城乡关系考察将中国现代化自身的独特性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凸显出来了。
第一,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的“最大政治”。在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问题上,邓小平把实现四个现代化提高到关系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关系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国家的安全以及为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指出: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邓小平理论 fanwen.oyaya.net)他还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最根本的利益。在197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根本指导方针”,从而实现了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找准了出发点。邓小平反复强调,要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发展的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邓小平对“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作了具体的构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构想:关于“经济民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关于“政治生活民主化”以及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的构想;关于在开放中走向现代化的构想,实际上,这种种具体构想具有内在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总体构想”。邓小平因此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第二,中国现代化要坚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宽广眼界和科学精神去认识和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所以,他强调指出,一方面“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1986年初,他针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状况,明确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为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均高度重视这个问题,30多年前,即在1979年3月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曾指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而中国的重要特点至少有两个: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很显然,立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邓小平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着眼点。
农村在进行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左右大局”的关键作用。从经济上看,注重农村现代化关键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巩固集体经济。邓小平在设计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从政治上看,邓小平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针对农村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粮食问题、耕地减少问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以及生态问题,邓小平提出农民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农村安定、富裕,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自主权。实践证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我国的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以及社会的许多领域间的差距急剧拉大,造成了我国总体建设水平上的不平衡,由此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成为影响当前发展的必须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这是邓小平在深刻分析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以后,对未来中国发展之路的深刻提醒,它不仅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能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而且就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讲,如果搞得不好,最终会从根本上影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乡关系问题是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它能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联系起来。随着早期现代化因素由城市向乡村的深入,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城乡之间的联系性加强;另一方面它们的对抗性矛盾加剧。建国以来,虽然在城乡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上,由于特殊的城乡二元制度,致使1949 -1978年间城乡矛盾加剧。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性地创新和发展毛泽东城乡协调发展思路。毛泽东认识农村问题,从城乡革命的优劣性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成功之路。邓小平认识农村问题,发现城乡隔离的政策,虽然阻止了农村劳动力对城市的无序流动,有利于解决城市社会问题,但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利的。由于农村劳动力无法流动到城市,加上人口的快速增加,农民人均占有的土地规模不断减少,劳动密集化程度加剧,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将城乡关系纳入中国现代化,照顾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别,则为中国现代化找到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邓小平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只知道种粮食、搞副业是不够的。”“即使我们的工业更发达,国家收人更多,也要照顾城乡关系,不能相差太多,当然差距总还是会有的。要按劳分配,要有差别,但差别不能太 《邓小平城乡关系与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