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邓小平文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德惟治,否德乱”。孔子更是强调用道德来治理国家,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9]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9]汉代董仲舒继承并发挥了儒家的这一“德治”思想, 他说:“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10]这种德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国大义。就连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指出:“有了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传统儒家是非常重视“官德”要求的。在他们看来,官德的好坏,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治乱和民德民风的好坏。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1]意思是说,执政者的道德作风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作风好比是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所以,孔子始终认为,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官吏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8]“己所勿欲,勿施于人。”[13]为此, 孔子提出了“仁、义”之说。孔子希望统治者施“仁政”,主张“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8]。孔子还提倡“见利思义”[14]。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这些方面呢? 儒家又提出了“察省”、“修己”、 “修身”和“慎独”的主张。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15]孔子说,君子应“为仁由己。”[11]“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4]《礼记·大学》一文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儒家看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九九归一的。然而,又如何才能做到“正心”、“修身”呢?儒家继而提出了“慎独”的概念。《礼记·中庸》一文指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准则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否则是不能称之为道德准则的。所以人们应时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检点自己的行为,应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坚持从“隐”、“微”处下功夫,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如此,才能“积小善而成大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可见,慎独这一道德概念,不仅指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而且指道德修养达到的一种境界。 
儒家的“德治”思想和道德修养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它在本质上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是剥削阶级用来巩固其地位的一种手段而已。同时,在儒家思想占正统地位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往往过分夸大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把道德说成是“万能”的,以至于在强调“德治”的过程中滑向“人治”的深渊[16]。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德治”思想所包含的许多积极合理因素,应是予以肯定的。邓小平文化理论中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尤其是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其文化渊源应基于此。 
重视教育的发展,是邓小平文化理论第二大板块中的主要内容。事实上,尊师重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方面。我国传统重教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尤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代表。首先,儒家突出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孔子认为,教育在政治统治中和一个人的个人品质形成中具有关键作用。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枉。”[17]这里的“学”,就是指受教育。《礼记·学记》一文也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孟子更是认为教育感化手段比其他行政强制手段更能治本,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18]可见,儒家早已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儒家还大力提倡尊师重教。早在《尚书》一文中,就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话语,把师与君相提并论。民间一直流传“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儒家认为,教师在教育中具有关键作用,尊师重教乃天经地义。《礼记·学记》一文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所以,《礼记·学记》主张“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就是说,国君不可用对待臣下之礼来对待教师。荀子还把对待教师的态度,看做一个民族和国家兴亡的征兆,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轻师而贱傅则人有怏(即任性放纵),人有怏则法度坏。”[19]由于儒家的大力提倡,尊师重教不仅为统治者而且为广大百姓所接受。儒家还提出了德育优先的教育原则。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圣人”、“君子”之类的理想人才。“圣人”、“君子”应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因此,教学内容应首先是“四教”(即文、行、忠、信)[20]然后才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在孔子看来,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注意品行修养。儒家的重教思想在本质上仍然是为了服从于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由于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这种思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尽管如此,传统重教思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一笔丰厚的思想财富。邓小平文化理论中重视教育的思想也应是对传统文化中重教思想的时代升华。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材料,邓小平文化理论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合理因素,从而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体现。 
三、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邓小平理论文化渊源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论断本身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二是邓小平理论是植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三是邓小平理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升华。基于以上分析,从传统文化视

角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渊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这是为了迎合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它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同在,这是全球化的明显特点。任何一个国家决不可能因为挑战和风险的存在,便消极回避并游离于全球化之外。孤立自己是没有出路的,明智的选择便是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迎合全球化的到来,并融入全球化的洪流之中。那么,何为“积极措施”和“主动迎合”呢?那就是决不抛弃自己的民族特色,或忽视本国国情一味地去简单趋同,而应该采取“和而不同”的方针,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情况下,去主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和发展。“和而不同”是孔子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2]就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独立思考,加以判断,而不是盲从附和。“和而不同”主张国内各民族文化之间或各学派之间相互融合,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和吸收;“和而不同”也主张大胆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博采众家文化之长。“和而不同”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21](P96)。 毛泽东同志就主张中国文化应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但他同时指出,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而应像对待食物一样,经过“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经过消化,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22](P707~708)。 这是“和而不同”方针的具体体现。 吸收外来文化是如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是如此。 中国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了极其丰厚的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正

《邓小平文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420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