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 键 词】邓小平/文化理论/传统文化/批判继承
【 正 文 】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江泽民提出的著名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先进文化,是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博采众家文化之长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邓小平文化理论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博采了众家文化之长,同时又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以,它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体现。那么,邓小平文化理论的民族性又体现在何处呢?那就是,邓小平文化理论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邓小平文化理论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一、邓小平文化理论的逻辑体系
邓小平文化理论又称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它与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相一致的。从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逻辑结构出发,邓小平文化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板块: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方面,就是加强思想建设。而最主要的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种目标追求,是引导人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他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前进动力,对前途充满信心,不至于因征途坎坷而畏缩不前。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P110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教育青年一代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就当前而言,这一理想不仅指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且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突出强调了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首先,他肯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那种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等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貌。继之,邓小平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和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这一道德建设体系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一道德体系确立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的价值导向,并体现了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有机结合。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最深厚的感情。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而深深地表达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是加强道德建设的关键。邓小平深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的道理,所以,他多次提出,必须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江泽民同志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提出把廉洁自律作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德”要求。江泽民多次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自律的重要性。他说:“党员领导干部,首先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2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3]“共产党员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自觉性, 廉洁自律,当好表率。”[4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和种种非道德化的倾向,江泽民不仅高举反腐利剑,而且把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5]这样, 江泽民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到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的突出地位,这是对邓小平文化理论的新发展。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第二大板块,而教育和科学又构成这一板块的最主要内容。鉴于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的全局性地位,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的先导性地位。邓小平一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搞教育不行。”[6](P40)“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7](P68)正是在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指导下,党的十二大首次把教育和科学列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四大又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确定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邓小平不仅提出教育要优先发展,而且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他认为,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他要求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在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育的根本任务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邓小平还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两大板块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构成了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生命力整体。
二、中国传统文化:邓小平文化理论形成的主要思想材料和文化渊源
邓小平文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文化发展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所以,邓小平文化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邓小平文化理论又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积淀丰厚的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并成为邓小平文化理论形成的民族文化渊源。
弘扬爱国主义道德,是邓小平文化理论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实,这一内容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感。如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不顾个人屈辱,用《离骚》等爱国诗篇,抒发自己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忧思;唐代诗人李白身处逆境,却心忧国家,“中夜三五叹,常为大国忧。”宋代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感被传为千古佳话。历代爱国仁人志士还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是保持个人人格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力量。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7]“君子可逝世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8]孔子用“不可夺志”、“不可陷”、 “
加强道德建设,是邓小平文化理论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这一内容也是对中国几千年儒家文化提倡的“德治”思想的时代升华。“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条重要的政治伦理思想。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性文献《尚书·太甲下》中提出 《邓小平文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4208.html
【 正 文 】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江泽民提出的著名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先进文化,是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博采众家文化之长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邓小平文化理论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博采了众家文化之长,同时又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以,它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体现。那么,邓小平文化理论的民族性又体现在何处呢?那就是,邓小平文化理论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邓小平文化理论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一、邓小平文化理论的逻辑体系
邓小平文化理论又称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它与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相一致的。从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逻辑结构出发,邓小平文化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板块: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方面,就是加强思想建设。而最主要的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种目标追求,是引导人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他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前进动力,对前途充满信心,不至于因征途坎坷而畏缩不前。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P110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教育青年一代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就当前而言,这一理想不仅指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且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突出强调了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首先,他肯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那种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等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貌。继之,邓小平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和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这一道德建设体系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一道德体系确立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的价值导向,并体现了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有机结合。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最深厚的感情。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而深深地表达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是加强道德建设的关键。邓小平深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的道理,所以,他多次提出,必须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江泽民同志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提出把廉洁自律作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德”要求。江泽民多次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自律的重要性。他说:“党员领导干部,首先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2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3]“共产党员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自觉性, 廉洁自律,当好表率。”[4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和种种非道德化的倾向,江泽民不仅高举反腐利剑,而且把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5]这样, 江泽民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到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的突出地位,这是对邓小平文化理论的新发展。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第二大板块,而教育和科学又构成这一板块的最主要内容。鉴于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的全局性地位,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的先导性地位。邓小平一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搞教育不行。”[6](P40)“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7](P68)正是在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指导下,党的十二大首次把教育和科学列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四大又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确定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邓小平不仅提出教育要优先发展,而且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他认为,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他要求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在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育的根本任务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邓小平还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两大板块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构成了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生命力整体。
二、中国传统文化:邓小平文化理论形成的主要思想材料和文化渊源
邓小平文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文化发展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所以,邓小平文化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邓小平文化理论又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积淀丰厚的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并成为邓小平文化理论形成的民族文化渊源。
弘扬爱国主义道德,是邓小平文化理论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实,这一内容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感。如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不顾个人屈辱,用《离骚》等爱国诗篇,抒发自己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忧思;唐代诗人李白身处逆境,却心忧国家,“中夜三五叹,常为大国忧。”宋代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感被传为千古佳话。历代爱国仁人志士还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是保持个人人格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力量。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7]“君子可逝世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8]孔子用“不可夺志”、“不可陷”、 “
不可罔”表达了一个人具有民族气节的重要性。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民族气节和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谱写了一首首不朽诗篇。如司马迁时刻怀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远大抱负;文天祥“以身殉道不苟生”,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慨。为了民族昌盛,谭嗣同、刘光第等维新志士慷慨就义;方志敏、刘胡兰等革命先烈视死如归……这种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乃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激励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道德建设,是邓小平文化理论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这一内容也是对中国几千年儒家文化提倡的“德治”思想的时代升华。“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条重要的政治伦理思想。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性文献《尚书·太甲下》中提出 《邓小平文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