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列宁和邓小平是先后提出自己的明确社会主义观的代表人物,二者的社会主义观在本质、内容及作用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研究列宁和邓小平的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对于我们在21世纪进一步深刻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列宁/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04)01-0023-06
  所谓社会主义观,是看待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和邓小平是先后提出自己的明确的社会主义观的代表人物。而且他们二人的社会主义观已被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对自己国家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列宁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对于我们在新的世纪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推进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事业,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经验社会主义观”与“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比较分析
  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列宁就提出了“经验社会主义观”。所谓“经验社会主义观”,是指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实践经验去认识、判断、确定和创建社会主义,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种科学的社会主义观,是列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结果。具体来说,列宁经过了从“本本社会主义观”转变为“经验社会主义观”的曲折过程。所谓“本本社会主义观”,则是指以前人书本上的东西为出发点,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结论和模式去认识、判断、规定和创建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建设的道路。
  列宁的“本本社会主义观”具体表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预测和构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模式,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式时,对待公有制、分配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商品生产、私有制等问题的态度和提法上,仍然坚持前人书本上已有的结论和传统观点。例如,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列宁在他的早、中期的著作中,就是沿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提法,只是一般地提“财产公有”,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又如,对于商品生产和流通问题,在很长的时期里,列宁同前人书本上的提法也基本一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的作用时指出:“在社会公有的生产中,货币资本不再存在了。社会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给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者也会得到纸的凭证,以此从社会的消费品储备中,取走一个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相当的量。这些凭证不是货币。它是不流通的。”[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明确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2]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这些设想,正是列宁对民粹派的错误观点和其他错误思想进行批判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尤其明显的是在1908年,列宁批判把土地国有化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的观点时断言:“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3]总之,关于商品经济问题,列宁曾经完全赞同并坚持传统观点,认为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所以,我们说列宁曾经坚持“本本社会主义观”,完全根据前人书本上的论述和思想认识和预见社会主义及其建设方式。
  但是,当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着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之后,他的社会主义观很快地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原来的“本本社会主义观”转变为“经验社会主义观”。列宁的这种崭新的社会主义观是在1918年7月5日他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来的。在这个名为《在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人民委员工作的报告》中,列宁强调说:“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4]列宁在这里说得十分明确,对于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已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已由前人的预言变为现实的俄国来说,再不能以前人的书本为依据谈论社会主义。不难理解,列宁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它是从经验的角度,并以它为标准去认识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的这种改变,在他去世前不久所写的名著《论合作制》中,有极为明确的表现。在《论合作制》中,列宁在谈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合作化制度时断然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5]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看法的根本改变,就是把看待和认识社会主义的视角从前人的书本转移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上面去了。这是列宁在1918年7月提出“经验社会主义观”之后,在经过了五六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于自己新的社会主义观的肯定,也是列宁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对自己新的社会主义观做出的总的结论。可以说,这实际上是列宁给布尔什维克党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最为宝贵的政治遗嘱。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社会主义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列宁一样,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也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观,就是“特色社会主义观”,所谓“特色社会主义观”,就是认为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个国家应以自己的特点与实际情况作为认识、探索和创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并以是否符合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做为判断是否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从而要求创建有自己国家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弄清楚。经过苦苦思索,在总结了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1983年6月18日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回答说:“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邓小平所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又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与方式,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就是“特色社会主义观”。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他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的谈话中还指出“要讲社会主义,也只能是讲符合莫桑比克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8]。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看来,不仅中国的社会主义要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莫桑比克等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同样要符合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是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说,符合各个国家的特点与实际情况,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一种认识和看待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总之,我们只有从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只能是“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符合莫桑比克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具有莫桑比克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中,认识并提升出“特色社会主义观”,才能说是真正认识了邓小平这一论断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及对科学社会主义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观”与列宁的“经验社会主义观”二者在本质、内容及作用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二者都是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

验做为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主要依据。就是说,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观”实际上也是把“经验”做为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基本依据。邓小平同列宁一样,也非常重视经验对于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作用。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向外宾介绍我们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曾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9]这段话是说,我们由于认真地总结了过去几十年中所发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这些错误的反面经验,因此才发现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在邓小平看来,同样要靠认真总结过去及现在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例如,邓小平曾经向听他谈话的客人解释说:“我为什么讲这个历史?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10]又如,邓小平断言《中国共产党中央

《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428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